第346章庄嫣劝兄(3) - 重生之郡主威武 - 月色阑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46章庄嫣劝兄(3)

第346章庄嫣劝兄(3)

小厮带着细崽走后,顾山对李嬷嬷说道:“密信恐怕是落到皇帝手中了,你不能再回宫,等下我就安排你混出城,先去二弟那里躲上一阵子,等风头过了我再想办法送你到更安全的地方。”李嬷嬷一把抓住顾山道:“我走了你怎么办?太后和王爷不会饶了你的。”

顾山道:“不用担心我,我自有办法脱身。”

李嬷嬷立刻摇头道:“不行不行,阿山,我不能走,我若走了太后便会立刻知道密信丢失之事,我若不走太后一时便发现不了。”

顾山气道:“素青你在想什么,太后是一时发现不了,可皇帝呢,密信若真是皇帝派人偷走的,那你一回宫岂不是自投罗网,我听说慎刑司就是座阎王殿,活人进去再别想活着出来。我知道你想为阿虎阿豹搏一份富贵前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连命都没有了,就算有天大的富贵咱们也没命去享啊。”

李嬷嬷心里还存着几分侥幸,低低道:“说不定就是个普通偷儿偷了我的荷包,他已经走远了所以细崽才没有发现。我若就这么逃了,岂不是不打自招么?倒不如先进宫去打探虚实,若密信真的落到皇帝的手中,我一定会给你传出消息,你立刻离开京城,带着阿虎阿豹远走高飞。若是平安无事,咱们便谁也不惊动,只当这事没有发生。”

顾山气道:“那王爷的回信怎么办?太后收不到王爷的回信,岂会不起疑心?”

李嬷嬷压低声音在顾山耳边说道:“王爷的信也不是没有丢失去。”

顾山眼神微微闪烁,他立刻明白了李嬷嬷的意思。缓缓点了点头,顾山算是默认了李嬷嬷的意思。只是他仍然担心那密信落到皇帝的手中,皇帝不能拿太后怎么样,收拾一个嬷嬷还不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李嬷嬷打定主意要回宫,自然不敢在外面停留的太久,只催着顾山配了付补益气血的养生之药,便匆匆回到了宫中。

让李嬷嬷一颗心落到实处的是她很顺利的进了宫,并没有任何人对她有任何形式的盘查,更没有人将她押往慎刑司。李嬷嬷便以为自己的荷包真的是被个普通的扒手偷走了。她便放心的回以慈安宫。

然而李嬷嬷不知道的是,她的荷包已经正摆在御书房中的龙案之上,藏有太后密信的蜡丸已经被捏破,那张一个字都没有的梅花笺就拿在隆兴帝的手中。

将梅花笺细细检查一番,隆兴帝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从前在军中之时也曾发过密信,只是用来写密信的药水不同,相应的用来显影的药水便也不同,倘若用错了药水便会将密信毁去,隆兴帝还不知道太后都写了些什么,自然不能就这样毁了密信。

太子一直跟在隆兴帝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他见被封在蜡丸中的信笺竟然是一张白纸,不由惊奇的问道:“父皇,费了这么些力气就为封一张白纸,这也太奇怪了吧。”

隆兴帝笑笑道:“自然不是白纸,这是密信。”

“密信,那要怎么破解?”太子急切的问道。

隆兴帝倒不是很着急,只说道:“这密信没有送出去,咱们已经占了先机,只命人慢慢想法子将密信显出来就行了。”

太子急道:“可哪得等到什么时候,父皇,若是有什么阴谋,那岂不是……”

隆兴帝走下来拍拍太子的肩膀笑着说道:“耀儿,要沉的住气,别慌,乱不起来。”

太子低下头不好意思的应了一声,自从知道吴王极有可能要谋反之事以后,太子便有些陷入焦虑之中,他自己并不觉得,可是他周围的人都已经有所察觉了。

“皇上,慈安宫的李嬷嬷已经回宫了,她只去了百草堂一个地方。”陆柄进来向隆兴帝回禀,他现在暂时负责管理暗卫。这消息自然由他前来禀报。

隆兴帝点点头,看向太子问道:“耀儿,你说该如何处理百草堂?”

太子想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暂时不动百草堂,只派人渗透进去打探消息,等有了确凿证据之后再以雷霆之势将其一网打尽。”

隆兴帝满意的点点头,太子能想到这些已经比从前进步多了,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

“陆柄,就依太子的话去做,务必派人打入百草堂取到确凿的证据。”隆兴帝沉声下旨,陆柄躬身应是,便飞快退下去安排了。

“父皇,明年是您五十圣寿,是否招吴王宁王回京朝贺?”太子忽然问了起来。

隆兴帝赞赏的笑道:“招,怎么不招,十年之前朕的四十圣寿正在孝中,并没有大办,明年的圣寿节,自是要轰轰烈烈的庆祝一番,不独招吴王宁王回京,还要传谕各友邦,邀请他们前来共襄盛举。回头就命理蕃院拟旨晓喻诸王及各友邦。”

太子大声称是,眉眼儿比刚才生动了许多。隆兴帝便也微笑起来。

隆兴帝下旨招诸王于明年圣寿节之时回京贺寿的消息很快传到太后的耳中,大后大喜过望,兴奋的说道:“素青,哀家再没料错的,再过五个月哀家就能见到铖儿了,十三年了,整整十三年啊,哀家都不知道铖儿现在是什么样子。”

李嬷嬷心中有鬼,忙掩饰性的夸张笑道:“娘娘您放心,王爷只会越来越英武不凡,谁不知道吴王千岁是京城第一美男子啊!”

太后欢喜的笑道:“铖儿如今都快四十了,还提什么当年的旧话,他也不年轻了。唉……想当年……京城之人谁提起吴王府世子不竖起大拇指赞他一声啊!”

李嬷嬷赶紧奉承道:“娘娘,此番王爷回京,必会再让京城百姓领略王他的风采,您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太后最喜欢听的就是别人赞美吴王庄铖,因此李嬷嬷越说,太后脸上的笑容便越灿烂,直笑成了盛开的花儿一般。

主仆二人正说笑着,外头忽然传来小太监的回禀之声,“启禀太后娘娘,顺宁公主求见。”

太后微微皱眉,示意李嬷嬷替自己整了整头发衣裳,方沉声道:“宣她进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