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决断 - 重回北魏 - 黄皇室主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重回北魏 >

第180章决断

刘文远坐在牛车上,双手分执着一个卷轴,这是何点给他的庆义馆的详细地图,说是萧长懋让馆令绘制的,留给他以作不虞之用。除了地图之外,在他的左侧的一个长木盒,盒中还有一卷纪述建康地理的粗图和一些关于陵墓建筑形制的资料。这卷资料也是萧长懋为他准备的,何点让他亲自动笔绘制了一遍,给他讲述了两遍其中的细节,让他将这卷资料交给拓跋慎,以取得拓跋慎的信任,好便于之后的行动。

除了这两卷资料,连刘文远要准备的各种祭品祭物,何点都为他准备好了,可谓尽心到了极点了。

刘文远将地图对折了一下,当作扇子来用,扇着风,闭着眼靠在车壁上,耳边传来车轴的摩擦声,陷入了沉思中。

他今天去找何点,本来是不打算再回去的,反正就这几天功夫,多待一天多一分危险,不如早点走。没想到现在不但要再回去,还有件危险的任务要办。

刚刚在东宫中,他被萧长懋的许诺所打动,让他心中的惊喜压过惊惧,现在离开何家,走了一阵,心中的惧意又重新萦上心头。

睁开眼,刘文远看了看身侧的木盒,坚定了信心。

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只要办成了事,汝阴王就是他的了。

。。。。。。

回到馆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算算时辰,大约已经快到了戌时中。刘文远拿着木盒走进自己的房间,将木盒放在床头,在婢女的侍奉下洗了脸,正准备用饭,便听见从院墙外传进来脚步声。

刘文远让婢女出去看看,才知道是拓跋慎派人来找他,让他去前厅。

刘文远打发了来人,回到卧房,看着床头的木盒后,来回跺几步,走到床头打开木盒,取出卷纸再仔细看一遍后放进盒中,合上后,抱着盒子除了房门,在婢女好奇的眼神下出了小院。

前厅中,几个侍女在收拾着几案上的残食酒水和刀箸等物。拓跋慎和李彪,于忠等人移步到厅外的廊下,下阶到了院中。院中已经安置好了几个矮榻,铺好了凉席,准备了茶水。

拓跋慎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残月和繁星,拉了拉贴在身上的衣料好让自己舒服一点,又在婢女的侍奉下简单的盥洗了一下。

刘文远的事,他已经和李彪,于忠等人说了一遍,几人商量了一下,李彪,蒋少游,郑道昭三人认为刘文远是否有南叛之心还不能确定,为了审慎所见,可以多派人跟着他,寸步不离的监视。于忠则认为可以将刘文远监于馆中,以刘文远私见南人不报严加讯问,再派细作查查他到底与南朝有无勾结。

“殿下,刘文远来了。”郑道昭手拂蒲扇,看着院廊下的刘文远道。

。。。。。。

刘文远上前见礼毕,拓跋慎与他客气了两句,说道:“今日馆中诸人聚宴,正要等刘卿回来同聚,不想刘卿戌时尚未回来,因此才与诸人先开宴。”

“仆不明建康街巷,耽误了不少时刻,还请殿下宽谅。”刘文远拱手道。

拓跋慎摆手道:“无妨,左右只是闲聚话话家常。卿有正事,不必以我等介怀。卿今日诸事已毕么?我见卿回的晚,若是有什么麻烦,可以告知我等,所有能相助之处,尽可直言相告。”

“不敢劳烦殿下,皆已备下了。仆准备明日便去蒋山(钟山)。”

“好。如此我就不多问了。此次回平城,我等中大约除了李公外,无缘再来建康了。卿来此不易,明日待祭陵之后,卿可再去乌衣巷拜辞,勿留遗憾才好。”

刘文远心下咯噔一下,不知拓跋慎言下何意。不过想到拓跋慎今日还如往日一般客气,便压下惊慌,说道:“仆父子既是已经归命圣朝,岂有再怀贰心之理。姑母那里,能一拜便可,不需再见。”

拓跋慎道:“卿勿多虑,我此言并无疑卿之意。”

“仆岂敢如此想,殿下此言,是仆大过。”说着,刘文远抽下腰带上的长盒,道:“仆这几日观游建康内外,又往蒋山几次,于途中多有留心,绘制了舆图。请殿下阅览。”

“哦!”拓跋慎心下疑惑,接过长盒,打开之后拿出纸卷,郑道昭取了灯火过来,几人互相传看,见卷上绘制的有蒋山南路及清溪及(秦)淮水两岸,东南十几座篱门和几处集市,标注了一些南朝官署,集市出产等信息,只是非常散乱,不成系统。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以探查的秘密,只要花花时间就能查清楚,不过有几处倒是能弥补李彪,蒋少游成果上的不足。

“刘卿有心了”拓跋慎高兴的道。

“不敢,仆久受殿下恩惠,无以为报,以此聊表心意而已。”刘文远谦虚道。

。。。。。。

拓跋慎手摇蒲扇,坐于榻上,眼见刘文远走过院墙,挥扇将奉茶的侍女们驱赶到一边,低声说道:“诸公怎么看?我以准其拜访之事启发刘文远忠诚之心,予其请罪之机,可谓待之不薄。但此人却于私谒之事一无所言,若以此来看,可断定其人必有叛心,只是今又奉上舆图。其意着实让人费解。”

“或是其心中害怕殿下疑他,才不敢接言。”蒋少游道

“正是,殿下已经许了他去拜访,他若是行端坐正,怎么不乘此时机请殿下准其拜访?必是心下有鬼,害怕我等疑他,才闭口不言,以虚言诓惑殿下。”于忠道

“郑卿所见呢?”拓跋慎问道

郑道昭道:“刘文远父子与萧氏有亡国灭族之仇,按理说当无叛本朝之心。只是今观其衷心未诚,我等不能不做防备。至于献舆图之事,下官也不能解。或许是其外叛之事未定,以此来迷惑殿下,也未可知。”

拓跋慎想了想,道:“他到底是丹扬王长子,若非不得已,我不能轻易杀了他。且他能献舆图,或许尚有一二良心,只是立于高崖,徘徊前后不能决断。于卿,你明日多遣亲兵去护卫他,一定要寸步不离,待祭事完毕后护送其回馆。不要让他接触外人。如此,我也算不负丹扬王信任之情了。还有,此事不能只应在刘文远这里,还要让细作细查。若是我等多虑,还朝后我亲自登门致歉,若是我等所虑不假,也只能将刘文远置之于法了。”

于忠点头应道:“下官明日让于麟亲去。只是,若刘文远叛情是真,心中肯定见疑,若其途中有异动,于麟等人该怎么办?还请殿下明示。”

“若其真有异动,则叛心自明,不需与他客气,可当即将之斩了,带了首级回来便可。我等远在异域,不能事事请示,凡事当断则断,不致铸成大错。丹扬王那里,我回京后可亲去解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