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衣锦还乡 - 一梦至乡间 - 娇嗔o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一梦至乡间 >

第55章衣锦还乡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李政彦、杜恒与春暖带着乡试的辉煌成绩,踏上了归乡的路途。沿途的风景似乎都比往日更加明媚,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三人先回到小镇,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他们镇上出了两位举人老爷,使得许多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夹道欢迎这两位位荣耀归来的学子。孩子们更是兴奋地围着他们转,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和羡慕。

杜恒一进镇子就被家里人接走接风洗尘去了。

春暖他们则先回了镇上的赵家,春暖一家早就期盼已久的等在了门外。

赵家院内,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温馨的乐章。春暖的父母亲早已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宴席,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他们望着李政彦,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仿佛看到了女儿未来幸福生活的曙光。

“政彦啊,你可真是给我们家争了光!”赵二牛举杯,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这杯酒,我敬你,以后你前路光明,望对春暖还始终如一。”

李政彦连忙起身,恭敬地接过酒杯,诚恳地说:“伯父言重了,政彦能有今日,全赖春暖的鼓励与支持,还有家人们的帮助。这杯酒,我应当与春暖共饮,感谢她一路的陪伴与付出。”

春暖闻言,脸颊微红。她轻轻依偎在李政彦身旁,两人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深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大为安心和欣喜。

宴席间,赵家左邻右舍的邻居们纷纷提礼上门,前来祝贺敬酒,表达着对李政彦和春暖的祝福与敬意。他们谈论着李政彦的才华横溢,春暖的温柔贤淑,以及赵父赵母的勤劳能干,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往后希望他们家多多看顾一下邻里。

友好的关系春暖她们是不拒绝的,远亲不如近邻,能力之内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当然是谦虚的友好回应着。以后她们家算是真正的站稳脚跟,立起来了。

夕阳西下,热闹渐渐接近尾声。李政彦和春暖,回到了他们在赵家的小屋。屋内,烛光摇曳,温暖而热烈。“政彦,我们一定会成功的。”一场云雨过后春暖轻声说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一起面对。”

李政彦紧紧抱着春暖,脸上带着魇足的笑意说道:“是的,暖暖。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因为我们有爱,有信念,有彼此。”

在这宁静的夜晚,两颗年轻的心紧紧相依,共同期待着未来的辉煌与灿烂。

翌日一早,春暖她们马上赶往赵家村。

李政彦的家中,更是热闹非凡。娘亲早已盼望已久,见到儿子归来,眼眶瞬间湿润,却又笑得合不拢嘴。她拉着春暖的手,连声道谢:“春暖啊,辛苦你了,是我们李家欠你的。往后政彦要是敢不听你的,我第一个饶不了他。”李母深情地牵着春暖的手,眼眶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真挚与疼爱,仿佛在这一刻,春暖已不仅仅是李政彦的伴侣,更是她的亲生女儿。

赵家村的村民们也闻讯而来,纷纷涌向李家的小院,院子里挤满了前来祝贺的乡亲。他们带来了自家最好的吃食,有新鲜的瓜果,有自家养的土鸡,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每一份礼物都承载着他们对李政彦的敬佩和对春暖的赞赏。

“政彦啊,你真是咱们村的骄傲!”一位年长的村民拍着李政彦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想当年你还是个小娃娃,经常在村头的大槐树下读书识字,如今竟已高中举人,真是了不起!”

李政彦微笑着向乡亲们致谢。他知道,这份荣耀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更属于这个养育他、支持他的小村庄。他环顾四周,看到了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那是他成长的见证,也是他力量的源泉。

春暖站在李政彦的身旁,她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感慨。她想起了自己初到赵家村时的情景,那时的她还是一个穷困无依的女子,是这里的人们给了她温暖和关爱。如今,她已经成为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李政彦共同分享着这份荣耀与喜悦。

临近中午,李家的小院里摆了很多桌椅板凳,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李政彦的故事,谈论着科举方面的事情。春暖则在一旁忙碌着,为大家准备着茶水和小吃。她的身影在院子里忙不停,显得格外温柔而贤惠,引得众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春暖啊,你真是咱们政彦的贤内助!”一位大娘拉着春暖的手,笑着说道,“以后啊,你可要好好照顾政彦,让他能安心读书,考取更高的功名。给你挣个诰命,当个官太太享享福。”

“放心吧,大娘。”这时李政彦走了过来,搂着春暖的肩膀,坚定地说道,“我会更加努力,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春暖,为了这个家,为了赵家村的乡亲们。”

随着李政彦的话音落下,院子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乡亲们纷纷点头,肯定着李政彦的人品。

这时,村长赵德福站了出来,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充满威严:“各位乡亲,今日咱们赵家村出了个举人老爷,这可是咱们村天大的喜事啊!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怎么给政彦这孩子立个举人牌坊,让后世子孙都记住这份荣耀,也让外面的人看看咱们赵家村的文运昌盛!”

村长的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乡亲们纷纷议论起来,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村长说得对啊,咱们得给政彦建个举人牌坊,让这荣耀永远留在咱们村!”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率先响应。

“对对对,建牌坊,还要请最好的工匠,用上好的石材,让这牌坊成为咱们村的脸面!”另一位大婶附和道。

村长见大家热情高涨,便继续说道:“好,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接下来,咱们得分工合作,我负责去县里报备,申请筹集资金,再安排几人负责寻找工匠,还有设计牌坊的样式。大家都要出力,让这牌坊建得既气派又庄重。”

乡亲们纷纷点头应和,纷纷表示愿意为建牌坊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政彦和春暖面面相觑,没想到村里这么重视,本想等以后中了进士后再建的,那样更气派些。

“村长伯伯,举人而已,不如等以后我考中进士在动工?”李政彦尝试着说服村长小声说道。

“有志气是好事,进士的事以后再说,考中了再建就是,这还怕麻烦怕多不成?这是咱们整个村的荣耀,你别打岔,就这么定了。”赵村长一锤定音的拍案决定了。

拗不过便随他们去吧,中举本就是好事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