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联邦警察的偏见 - 谁为他们辩护 - 莫梦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谁为他们辩护 >

030联邦警察的偏见

天空微微亮,照亮了大地,雁不归森林散发出大自然的气息。碎烂的铁路,过分嘈杂的工业城市,嚣闹不已的交通道路,偶尔还能看到有人坐马车在路上行走着,处处林立着高楼大厦,银行的业务员每天都外出跑业务,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包里有一份由银行提供的潜在借贷人名单,银行可以通过客户的存款信息得知哪些客户拥有十分充足的现金,得知哪些客户存款紧缺,但是名下并没有任何的物业,包括车子,房地产,但不包括金融附属品。

银行业务员近日的工作任务很繁重,但也很简单,他们不再需要窝藏在银行分支里接待前来存款的客户,相反来说,他们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每天负责把银行里的钱尽量贷出去,吸引潜在客户前往银行借钱。由于房地产发展潜力实在太惊人,市面上的热钱越来越多,但是购买房子的需求仍然在增加,此时银行渴望借出更多的钱,希望鼓励合法公民入手房地产,把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再度翻一翻。

所以银行的目的就是要把多余的钱全部往外借,每一个业务员都有定额配制的任务,例如每天必须要借出去的数目要达到银行的要求水准,他们实行鼓励老百姓大量借款,并且承诺以较低的利息贷款给他们购买房子。

那段时间里,银行的业务员几乎不再为客户介绍存款在银行里的好处,只会鼓吹大量借贷,投资房地产的好处。号称永远不会消灭的房地产神话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他们都入迷了,很夸张地描述着:如果你在这个国家不买房子,你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什么?房地产产业会萎缩?不可能!如果萎缩了,我们的国家就会发生毁灭性的灾难!振作精神!属于我们的繁荣时代终于来临了!你有一套房子是不够的,你拥有的房子越多,你就越富有!

于是,房子的价格几乎在半个月之内就涨幅超过去年的百分之15,市值最高的时候,就连美国也望洋兴叹。

那个时期的人们都很富有,打车最基本都要1000美元起步,汽车产业自然遭到了打击,他们已经不屑于自己买车,他们要享受生活,要坐计程车,哪怕只是出门到附近的地方,例如超级市场,或者书籍店之类的,能打车他们就会打车,对于他们来说金钱可以取替时间,金钱已经强大到可以取代任何的东西。

在那样繁华的街道上,人头攒动的座头市,人均白领,市面上的各式各样的宠物都出现了,宠物的粮食比人类的食物还要昂贵,宠物医院、宠物学堂、宠物服装店、宠物杂货店、就连宠物租房都出现在建筑物上。

在那样奇怪的时光里,辛波斯卡弗犹如逆水行舟那样,出现在一个极度繁荣的街道上,她今天换了一身黑色的裙子,胸口的位置绣了三朵玫瑰花,袖口的位置开了三粒,她手里挎着一个挎包,以骄傲的姿态走进了一家金融办公楼里。

”未来“金融办公楼是一家外汇管制的金融企业,负责处理货币业务的日常工作,货币的升值与跌幅都会在这家办公楼里得到体现。不过办公楼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有在周一到周五才会开门,其余时间就闭门,闭门之后倒是成了一个新的景象。

金融界的巨鳄以及各种社会精英都会出现在办公楼里,他们正在举办着酒会,直接无视了禁酒令所带来的法律约束,他们认为禁酒令的管制已经开始越来越宽松,哪怕你在街上喝酒,也不会有人报警举报你,毕竟他们下班之后还要赶回家盯着股票市场与房地产的价格起伏。浪费一分钟也就意味着浪费了三万块那样的代价。

金融的投机取巧者纷纷在交流心得,他们都在计划集资在沿海地区进行重建与拆迁,把刚刚建成没多久的房子再次翻新,或者拆了重新建造,再次超高价格,套取巨大的利润。他们的计划看似天衣无缝,似乎没有人可以管制他们。而事实上,不少的政府官员也参与了金融资本家的聚会,他们惺惺相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与利益。

出现在酒会上的多半是投机取巧者,擅长套取利润,压榨成本价格以及煽动股票市场价格。

辛波斯卡弗自然也出现在集会里,她当然也有投资房地产,只不过她买一套房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就像买了一块蛋糕那样简单,不像普通人那样,跑去银行贷款,承受着高风险的压力。

钱对于她来说,只不过是一堆数字,她现在要追寻的是意义不明的生命存在价值。

她出现在这里当然不代表她是投机主义者,约翰逊总统约了她在顶楼见面。

顶楼是国际货币自由兑换中心,出现在这里的多半是外国的友人,例如俄国人、德国人以及爱尔兰人,他们要兑换货币就只能在这里兑换,不仅成本低,而且还能免手续费。

非工作日的自由货币兑换中心成了一个人去楼空的银行机构那样,办理业务的窗口异常寂静,通往天台的捷径有一条通道,她知道通道的方向,沿着捷径向前走,经过无尽的黑暗与孤独的煎熬,她终于看到了一丝丝的光芒,一个身影出现在她眼前—那是约翰逊总统,他已经在那里恭候多时,他看到她出现的时候,手里正抱着一只白鸽,她笑了笑,他也心领神会地给予回应,随后他的手放开了鸽子,象征和平的信鸽飞向了远方。

诺亚方舟的世界末日竟然与此时此刻的场景如此相似。

他们两个走到了一块,心照不宣地拥抱在一起。

他能感受到她的温柔与孤独,她能感受到他的焦虑与不安。

两人在天台上望着远方的风景,看着车来车往的城市,失落的都市人,不禁都有些感概。

她都忘记有多久没有与他像这样站在一块聊天了。

他看着对面的高楼大厦,不禁说着:没想到你居然担任了总统刺杀案的检控工作。

她笑了笑,但一点情绪都没有:我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居然在政府机构做律师,这些行为与我的做事原则完全不符合,如果现在让我写一本自传,我一定会在这个阶段狠狠说上一句:我的人生从来没有想过与政府机构合作,这是从来不曾设想过的道路,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好奇地问着:你还有兴趣写自传?你什么时候有这种闲情逸致。

她也被自己吓了一跳,或许是因为林肯的原因吧,她一直在阅读他的回忆录,深深被他的文笔所吸引,进入到他的记忆世界,他的文字就等于使他活了过来,出现在文字上,活灵活现地跳起舞步。她突然想到,林肯的回忆录貌似快要看完了,每次想到这个,她就有些沮丧,读过林肯的回忆录,她很难再适应其他的文学作品。

他看她半天没有反应,只好说了句:嗯?你在想什么呢?

她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拍了拍胸口:没事。我想着以后退休了没事做,搞点文学作品,写写回忆录,装作文化人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他似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做律政司没有那么容易功成身退。

她不以为然地回应着: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问题。

此时,她也发现了他带来的保镖,尽管已经隐藏得很好,可是她还是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看来,肯尼迪总统遇刺的事件对你影响很深,你很害怕再度遇刺?”

“我的生命可是很宝贵的,能苟活多一天就活多一天,我可不希望死在任期上。死得太窝囊了,简直是遗臭万年。”

“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人策划了总统的谋杀案呢?”

“没有想过,在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里,时常有暗杀的事件发生,如果每一宗案件都要去调查,我想,联邦总局需要扩张人手。”

“难道你就不希望搞清楚整件事情?”

“你们抓到了凶手,抓到了杀手,对吧?你们继续审讯行动,我相信早晚会水落石出的。”

“很不幸的是,整件事情显然有幕后黑手。藏在最深,最角落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他竟然可以躲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策划着每一件事,控制生死,掌控大局。”

空气突然寂静下来,他的眼神变了,变得迷茫起来:其实我这一次来找你,主要是希望你考虑撤换检控官的事情。

一说到这个,她可就很感兴趣了:为什么你们都想让我退出检控官的职责呢?

他扯开其他话题:纯粹不希望你太操劳而已。这个案件一旦开审就要搞很久,我也不知道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你同意,律政司那方面我可以找人去商谈,相信我,这一场风风雨雨可不简单,我知道你处理官司很有一手,可是这一次注定是不平常的案件。你赢了,对你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凶手会被判以死刑,你并不会因此升职。

她双手撑在栏杆上,望着繁忙的景象,不禁感叹着: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为政府机构做事,只不过出现了某些意外,我迫不得已要在政府机构寻找生命中某些最重要的东西。至于升职与否,就随便了。

他都快要被逼急了:可是你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她抖了抖肩膀:很多事情都没有好处,我们不也都做了。年轻的时候,年幼的时候,无所谓了,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他恢复了平静:所以结论就是,你不愿意放弃检控的工作,对吧?

她无可奈何地说着:或许我惹你生气了,可是我仍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

他的脸上重新出现了笑容,但是看不出来他是讽刺还是无奈。

他拍了拍她的肩膀,随口说了句:你好自为之。

她也回应着:你也是。

她回去的那天晚上,一口气接了好几个地产经纪人的电话,不断地询问她是否要购买房子,或者要把房子抛售之类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在房地产如此兴盛的时期竟然还有这种推销方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