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消防救灾总指挥:子产(鲁昭公十八年,前524年,春秋第一百九十九年) - 捧着左传品春秋 - 逸蝶宿深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70章消防救灾总指挥:子产(鲁昭公十八年,前524年,春秋第一百九十九年)

这是“春秋时期”记载的一次有名的大火灾。

火灾发生在这一年的五月十三日,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发生了火灾事件,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其实现在想来,有风必助火势,在那个基本上都是木制品建筑的时代里,火借风势,风助火势,一通乱烧,竟然给四个国家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先说说当时的气候情况,因为当时没有天气预报,只能是按照星宿进行推断,这真是高智商的烧脑学问,绝对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一般老百姓并不知道天气的变化,事先进行预防。比如,现在天气预报了“有雨”,我们就事先准备雨具,天气预报了有“台风”,我们就事先进行防范,让船舶靠港,若天气预报预报了“天气干燥”,再加上大风气候,就要预防火灾的发生了,于是,现在的日常的生活,就有了预防灾难的准备。

这年的夏天,是个气候反常的时节。

从五月份开始,中华大地上天空中的大火星宿,就时时的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到了五月七日,开始刮大风了,而且是东北风。鲁国观看星象的官员梓慎说:

“我看气候反常,不太好啊,这个季节发生的东北风,就是融风,是立春的木风,是火之母风,火所以开始生成了,融,就是祝融的融,祝融就是玩火的祖宗,祝融玩火的大风,这不是越烧越厉害吗!

我看,根据七七四十九的规律掐算,在七天之后,火灾就开始发作了吧”

这个梓慎很厉害,能够根据当时的星宿,而预见到大火的发生,不知道他有没有事先做出预报的通知,这恐怕也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吧,要知道,那个年代要是预报错了,可不像是今天这样轻松,恐怕就会按上一个妖言惑众的罪名。

所以,估计这也是梓慎说说玩玩罢了。

三天后,初九,大风一点也没有停顿的意思,反而越刮越大,一阵阵的,好像是妖怪来了一样。

五月十三日,风更大了。

梓慎再次登上了鲁国附庸的“大庭氏”小国的库房顶上观看气象,说:

“坏了,看这个样子,恐怕在宋国、卫国,陈国,郑国四个国家发生了火灾。”

果然,坏消息传来了,宋国、卫国、陈国、郑国先后都在这几天发生了大火灾。

郑国的裨鼋在这次大火发生的时候,就一直的提议要准备神庙里的盛水容器防范火灾,但是子产并不同意,裨鼋说:“如果不听我的话,郑国将要再次的发生火灾”。

郑国人要求按照裨鼋的话,用神庙里面的容器宝物盛水以做防火的准备,但是子产还是不同意,子太叔劝道:

“神庙里面的宝物,是用来保护人民的,如果再有火灾,国家差不多就烧光了,就要灭亡了。如果可以挽救危亡,你又何必爱惜那些宝物呢?”

子产说:

“自然的天道发展悠远,人世间的生存道理在眼前,两个问题互不搭界,没有关联,我们怎么能够由天道而推算人道呢?这个裨鼋怎么能够知道天道,这就是他多言了,即便是偶尔有说中的事情,不过也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碰巧而已,不用担心”所以,子产就没有按照裨鼋的意见办理,果然,郑国暂时的也没有发生火灾。

但就在这个空档里面,郑国的大夫里析告诉子产:

“根据我推算,郑国将要发生大的变动,导致百姓震动,甚至国家几乎要灭亡,不过到那时我也已经死了,不能亲眼看到了。为了避免这个灾难,我们把国都迁移吧,这样可以吗。”

子产一听,心里面也有些七上八下的,但是很犹豫的说:“迁都虽然可以,但是我一个人无法决定迁都的事情,还是等等看看吧。”

果然,当郑国再次发生大火灾的时候,里析已经病死了,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下葬,子产看到里析的预言十分的准确,心里面也很感慨,就派了三十个民工亲自把他的灵柩迁走,避免了被大火烧毁,也算是表彰他的预告准确吧。

五月的大火,借助着五月的风,终于在郑国再次的燃烧起来了,开始的火势还不是很大,爆发点在郑国首都的西、北、南三个地区,所以郑国的首都的西门、北门、南门已经无法通行了,因为人们纷纷的救火,抢救物资,人流攒动,一片混乱,严重的堵塞的道路。

此时,正好赶上晋国的公子公孙在郑国访问,于是子产连忙将晋国的公子公孙,将他们从东门送出国都,晋国其实在郑国的西边,最方便的是从西门出城,现在大火已经将另外的三个城门封锁了,只能从东门出城了。

另外,子产还派司寇,将所有新来郑国访问的宾客中,那些刚到城门外的,都一起送走。已经在郑国首都城内住下的,阻止他们不要出宾馆,注意安全,等待救援。

子产派子宽和子上,重新巡视郑国都城内的所有家族祭祀的宗庙,以及郑国的祖庙,严查烧香助燃大火的情况。

派郑国负责算卦的官员公孙登,搬走大龟,不要烧了郑国占卜使用的神器,没有大龟,以后还占卜什么,所以必须进行必要的保护。

派负责祭祀的祝史把郑国宗庙的神主牌位,全部迁入周厉王的庙,都放在一起,以方便进行保护和救助,并马上向已经死了的郑国先君以及列祖列宗们报告这个事情,请他们原谅,移动他们的神位,也是万不得已的操作,让祖宗们不要担心和惊慌。

同时,子产下命令,让看守仓库的人员,各自戒备自己管辖内仓储的物资安全。让管理内宫的大臣商成公督促内宫全力戒备,将以前伺候先君的宫女们,安顿到大火烧不到的地方。司马和司寇,都纷纷的在火道上工作,让他们以便救火,一边保持城内的警戒,防备盗贼趁火打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