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鲁文公的“新城之盟”(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春秋第一百零九年) - 捧着左传品春秋 - 逸蝶宿深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5章鲁文公的“新城之盟”(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春秋第一百零九年)

晋国的士会归国了,晋国暂时消除了秦国的隐患。

但是,中原地区的还是一团糟的局面,被楚国搅乱的局面需要修复,所以晋国的精力转到这上面了。

鲁文公十三年,冬天——

鲁国的鲁文公亲自到晋国觐见,小国觐见大国,目的还是重温五年前(鲁文公八年),鲁国公子遂与赵盾在“衡雍”见面会盟时的友谊和阶级感情。

前往的晋国的路上,鲁文公路过卫国的沓地,并且直接和卫国国君卫成公见面,卫成公向鲁君说明了自己国家目前的状况,以及前期为何又倒向了楚国的原因,卫国是一个小国,没有大国的保护,就不可能生存,晋国大哥这几年忙着和秦国交战,而且晋灵公刚登基,没有时间照顾我们这些小弟,所以在被楚国压迫的时候,只能倒向楚国。

卫成公十分诚恳的要求鲁文公给晋国大哥带个话,自己还是愿意跟着晋国大哥干革命的,只要是大哥不离不弃,我们卫国就不离不弃。

鲁文公十分的感动,非常理解卫国的处境。

鲁文公到达晋国后,在和晋国晋灵公以及赵盾交流的时候,代为卫国进行的疏通,并取得的晋国的谅解。

鲁文公算是胜利的完成这次外交活动,可谓是一箭双雕,及稳固了鲁国和晋国的友好关系,而且还“穿针引线”的说和的卫国的事情。

在回国的途中,鲁文公充分的发挥了一个外交家的优良作风,不辞劳苦,转道又前往了郑国,并在郑国的“棐地”与郑穆公会见。

郑穆公,就是当年晋国扶持起来的君主,就是那个郑国的公子兰,晋国和秦国为了扶持他的时候,曾经一起征伐郑国,谁知道,秦国被郑国的烛之武一顿忽悠,秦国撤兵了,晋国单独的扶持了公子兰担任了郑国的太子,顺理成章的继承了郑国的王位。

原本,郑穆公想一心一意的站在晋国的大旗下,奋勇前进,直到永远。但是没想到,江湖诡秘、风云突变,在晋国发生内乱无暇顾及中原的时候,楚国还是发扬了“进军中原、先打郑国”的优良传统,对郑国进行了攻击,郑国在得不到晋国,以及整个中原诸侯集团的帮助下,只能委曲求全,与楚国结盟,这是令郑穆公十分伤心的事情。

既然,这次鲁文公前往晋国,办好了卫国的事情,所以郑穆公也想请鲁文公,顺便帮助一下郑国和晋国友谊延续事情。

为了表示对鲁文公的谢意。于是,郑国在棐地,举行了盛大的酒宴,以招待辛苦的鲁文公。

在酒宴上,郑国的大夫公子归生(子家)当场就吟唱的《鸿雁》诗歌一首。

这可不是现在流行的歌“鸿雁”,而是诗经小雅中的《鸿雁》

《诗经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诗歌的大意就是——

鸿雁啊——,翩翩飞,双翅催人泪。游子啊——,离家走,出征人未归,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啊——,翩翩飞,聚在沼泽会。苦役啊——,筑墙苦,筑起墙百堵。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啊——,翩翩飞,阵阵哀鸣催。聪明啊——,有哲理,都是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怎么样,如果谱上现在的音乐调子,肯定不亚于流行歌“鸿雁”的吟唱。

其实,郑国大夫的意思就是只拿着鸿雁自比,说自己国家好比是鳏寡之人,没有人照顾,很可怜的,所以才造成现在的局面,感情至深。

陪同的鲁国大夫季文子听后,触动了他的感情,眼泪也是哗哗的流,看着别人赋诗,自己作为一个文人,也不能落后,于是就说:“现在我们的国君也已经是鳏寡之人了,也是很难的,怎么还能再返回晋国专门的为你们请求,这不是要累死他吗”。

于是,季文子就吟唱了《诗经、小雅、四月》中的前二段,来对答子家的《鸿雁》吟唱: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四月已经是夏天,六月酷暑就将完。祖先不是别家人,怎忍让我受熬煎?

秋日有风风凄凄,百草凋零百花稀。颠沛流离痛苦深,何时才能回家里?

季文子的意思就是:我们大王年龄已经很大的,鲁国操劳到现在,也是很难的,太难了,已经没有精力,再返回晋国为你们工作了,如果老是这样来回的奔波,鲁君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鲁君也是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啊。

郑国的子家一听,这可不行,现在除了你们鲁国能够说上话,还有哪个国家能帮这个忙。因此,一着急,就接着继续用诗歌进行回答。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当大臣如果不会《诗经》,就麻烦了,就是文盲,听不懂外交辞令,怎么办。

郑国的子家唱到:

《国风·鄘风·载驰》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翻译过来就是——

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

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

贵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

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为我亲自跑一趟。

鲁国的季文子一听,怎么滴,看来子家来情绪了,怎么拒绝都不行,还一篇篇的吟唱诗歌,看来真是个有学问的大夫啊。季文子就回头看看鲁文公,其实鲁文公正抱着鸡腿在喝酒,他们两边的文人们,文邹邹的对答,并没有引起他多大的兴趣,就看了季文子一眼,意思是:让他看着办吧,自己也听不懂,他们这些鸟文人们在哼哼什么东东。

季文子,于是,就仰起脖子,深情对着子家,长啸一声——

《诗经小雅采薇》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