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一对新冤家“秦晋对抗”(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春秋第九十八年) - 捧着左传品春秋 - 逸蝶宿深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9章一对新冤家“秦晋对抗”(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春秋第九十八年)

“鲁文公时代”一开始,就退出了一个楚成王。

当年中原江湖上的那帮老人中,齐桓公、晋文公、楚成王,现在只剩下秦国的秦穆公了,这是唯一硕果仅存的老人。

秦穆公,十分郁闷,因为自己的雄心大志,遇上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这就是基于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天然障碍的原因。秦国平定的管内平原后,只有向东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是,秦国这条东进的道路上,总是被一个强劲的守门员把守,把秦国死死的挡在关内。

这就是晋国,至于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具体地理位位置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地图,秦国的东面就是晋国,只要是晋国存在,秦国就永远不能走向东方。所以,这两个国家不是朋友,就是死敌。

现在这个时代,晋国在重耳的经营下,已经是诸侯中唯一的超级大国了,实力超群,秦国始终与这样高的对手,练兵对抗,既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荣幸。

痛苦的是,失败总是陪伴着你。

而荣幸的是,能和高手对决,一旦胜利,就是高手中的高手。

秦穆公就是这个“苦练内功”的老头子。

崤山之战,秦国吃了晋国的大亏,秦穆公当然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战略布置存在问题而导致的,所以就坚决的不对领军的大将孟明进行处理,而是仍然信任他,让他继续掌握秦国军权,这是对孟明的极大信任。

秦穆公的信任,就成了孟明精神负担和压力,拼命的练兵,准备复仇。

(1)彭衙之战,晋勇将狼曋舍命败秦军

“崤山之战”的两年后,恰好也是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春天,孟明带着训练了两年的秦军,准备攻打晋国,报复当年的崤山之战仇恨。

秦穆公有些犹豫,认为现在时机还是不到,但是又害怕磨灭了孟明高涨的复仇情绪和战斗欲望,于是就答应了孟明的要求,当然在孟明出征前,秦穆公还是嘱咐孟明,这次的战斗以锻炼队伍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实战经验”,和探看晋军的实力为战略目标。

孟明带着秦军,大张旗鼓的出征了。

晋国自从放走的孟明等三个秦将后,得知秦穆公并没有处罚这三个人,还是让孟明执掌秦国的军队,就知道这三个人肯定会报仇的,战争随时会爆发。于是,也整天安排侦察兵进行侦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边秦军刚出发,就被晋军获得的情报,晋军马上组织人马前往迎敌,双方的战斗就发生在“彭衙”这个地方。

这个战场的具体地址,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了。

但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信息分析,“彭衙”可能是在当时的秦国国境里面,也可能是两国的交界,位于秦国一侧的地域。

因为在这次战斗后,晋国在冬天为了报复秦国的这次征伐,也进攻了秦国,并且收复了“彭衙”,如果是此地是晋国的地域,那么在春天的战斗中,秦军已经失败了,何谈“再次收复”的说法。

这场战斗,秦军的实力还是不如晋军,失败是必然的,但是晋军中一员大将为这场战斗胜利,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谁?

狼曋(shen)。

这个名字,看起来就很凶狠,确实这个哥们也是个狠人。

狼曋能够在这场战斗中,玩命的厮杀,一则是因为对晋君的赤胆忠心和军人的职责,二则是因为一个“职位”而产生的名誉荣辱的事情,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这次,带着晋国出征的晋襄公的战车车驾是:王官无地,这个名字很费解,但肯定不是日本人昂,“王官”应该是这个人的分封的地区,“无地”是他的名字;

但是这次晋襄公的车右,也就是陪着晋君一起打仗并担任保镖的车右职位,变成了:狐鞫居,也可以叫做续简伯,为何这样叫,因为“续”是他的封邑,“狐”是他的姓氏,“鞠”是他的名字,“简伯”是他的字号。所以说,过去一个名人的名字是很麻烦的。

在“崤山之战”中,晋襄公的车右不是莱驹吗,一般来说,车右不是随便更换的,怎么现在变成了狐鞫居。其实,这里头有一段过程,开始是莱驹,后来是狼曋,最后才是狐鞫居。

事情是这样的。

还的从“崤山之战”说起:当时晋襄公的车右是莱驹,但是因为意外的事故,这个莱驹竟然被狼曋给当场杀死了,而且晋襄公并没有处罚狼曋,而是让狼曋直接代替了莱驹,担任了晋襄公的车右。

为什么故事这样的“狗血”?

在“崤山之战”收尾的第二天,晋献公也进入了战场,此时秦军已经被杀得七零八落的,没有战斗力了,晋献公总不能老是在战场的后面观看,总要也进入战场走上两回,也算是君王亲临战争第一线,回去也好宣传。所以,晋襄公战车一上战场,就亲自抓获了几个秦军的俘虏,这让晋襄公十分的高兴,于是马上命令车右莱驹当场杀死这些俘虏。

现场杀俘,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这让莱驹有些犹豫。

被俘虏的秦军将领也很生气,心里想:我们已经投降了,你作为一个晋国的大王,竟然命令车右现场杀掉我们,所以满腔的怒火,化作悲愤,一声高亢的秦腔喊了出来,要知道,这是生死交际时候发出的怒吼,是闻名遐迩的:秦腔。

冷不丁的,秦将一声吼,让莱驹没有防备,放松下来的精神突然紧张,竟然失手把手中的长戈掉落在了车子下面,场面很尴尬,大将手中没有作战武器了,而且这个大将是肩负保卫君王重要责任的。

晋献公摇了摇头,看着已经跳下车子,准备拾长戈的莱驹,掉头让车驾开车,走了。

在旁边的跟着作战的狼曋,冷眼看了莱驹一眼,过去从地上拿起了莱驹失手掉落的长戈,“咔——,咔——,咔——”几下子,就把几个喊秦腔的秦军被俘将士杀死了,然后揪着莱驹,赶上了晋献公的战车,请大王做指示。

晋献公,马上让狼曋代替莱驹担任自己的车右,狼曋一声得令后,咔嚓——,也把莱驹给杀死了,看着晋襄公喊道:担任大王的车右,丢失武器,不能保护大王,就是死罪。

晋献公看着这员猛将,很是赞赏的点了点头。

从此,狼曋担任的晋襄公的车右。

但是,后来在打完了“崤山之战”后,在晋国征战白狄的“箕之战”中,晋军元帅先轸罢黜了狼曋的车右位置,而是让现在出现的狐鞫居,担任晋襄公的车右。

这可是个事关荣誉的问题。

为什么,先轸会撤掉狼曋这个猛将的车右职务呢?

难道先轸和狼曋有什么过节?还是狐鞫居比狼曋更厉害?

我可以告诉你,这些理由都没有,先轸是晋国的战神,怎么能不知道狼曋的勇猛。但是,就是因为狼曋太勇武了,才不适合担任君王的保镖,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吧。

车右的责任,不是上阵杀敌,而是保护战车的主将,也就是说,红花需要绿叶配,车右就是绿叶,而车左才是红花。象狼曋这样的战将,上阵就红眼了,他不是保护君王的最好人选,是上阵杀敌的最佳人选,所以,战神先轸就更换了狼曋。

狼曋并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生气,自己凭着本事当上了君王的车右,多么荣耀的事情,但是竟然被撤职了,而且连原因和理由也不说,狼曋很是愤怒。

社会里总是有很多愿意搅合事情的人,于是,狼曋的一些朋友就说:

不要紧,狼大哥,我们都是你的铁哥们,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和你一起干!杀死先轸。

狼曋虽然很生气,但是毕竟他是个正规的军人,听着这一群“瞎参谋、乱干事”的一顿搅和,就说:

“不行,不能这样,根据我们军事条列《周志》中记载,因为表示自己的勇敢而杀上级长官,就是死了,也不能进入烈士纪念馆的。

因为不义的事情而死,不是真正的勇敢,只有为了国家而死,才是勇敢。我就是因为勇敢才当上的车右,可能是因为达不到元帅所认为的勇敢程度,才被废黜的,如果是这样,也是理所应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