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宋襄公图霸(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春秋第八十年)
齐桓公死了。
春秋中原诸侯的第一霸主国齐国,开始混乱了。
俗话说:大哥死了,自然要有小哥来填空,但是小哥能不能顺利的接管大哥这一摊工作,这要看小哥自身的能力了,现在机会已经来了,那些“勇于逐梦”的小哥们当然不能放过。
现在的小哥就是:宋襄公。
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宋国的国君宋桓公死后,嫡生的太子宋襄公和庶出的哥哥子鱼,两人相互谦让王位,相互退让,最终还是让宋襄公继承了王位,宋国兄弟让位的事情,在整个江湖上留下了美名和喝彩声一片。
宋襄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但是那时候齐桓公是江湖霸主,宋襄公一派新锐的作风,属于后起之秀。
宋襄公上台后,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爸爸宋桓公参加齐桓公召开的国际会盟大会,因为当时爸爸还没有安葬,就不能称“公”,只能称“子”,一个新生的政治明星宋襄公,在谦虚谨慎,兄弟和睦的光环笼罩下,给江湖老大齐桓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鲁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宋襄公征讨曹国,这是为了报复在鲁庄公十四年期间,由于宋国发生南宫长万弑君事件时,而由齐国组织的“伐宋除乱”的征伐中,曹国也参加的后果。
曹国原本就是宋国序列里面的小弟诸侯,竟然屁股坐到了齐国的一边,在齐桓公活着的时候,宋国只能是敢怒不敢言,睁一眼闭一只眼的状态。现在齐桓公死了,宋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收复曹国这个小弟,也可谓是有仇必报。
曹国在宋国的军事压力下,只能是重新站队,回到了宋国的怀抱之中了。
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宋襄公继位的第七年,春天。突然,在宋国发生了两个诡异的景象:一个是令当事人不可理解的天文事件,五块巨大的陨石,坠落在了宋国。这在当时的古人眼中,可是件大事,老天爷降下了异相,很恐怖。
这还不算完,另一件是违背自然界规律的事件。
在大风中,有六只鹢鸟竟然倒着飞过了宋国的国都,这可是十分令人惊讶的神迹,其实用现在的科学观点很好理解,无非就是当时的阵风风力,瞬间达到了十级以上,那些小鸟被风吹的不能前进而已。
但是,宋襄公对这两个异相,感到十分的豪迈,用他的理解来分析:这可能是天降大任于宋国了,要不天上掉石头,小鸟倒着飞会降临到宋国?正赶巧,此时周王室的史叔正受聘于宋国任职,属于见多识广的大知识分子,于是宋襄公就诚心的求教于史叔。
宋襄公问:“史大人,这都是什么情况?天上掉石头,以前还听说过,但是鹢鸟竟然倒着飞,曾没有听说过,这都预示着什么意思?吓死我了”
史叔微微一笑,掐指一算,结合目前国际上的状况,以一个老前辈的姿态结合国际形势后,说:“今年鲁国可能会出现大的丧事,明年齐国会有很大的内乱,国君你会得到诸侯的支持,但是结果可能不会善终的。”
到底史叔的这个解答,是根据什么将陨石和鸟飞与鲁国和齐国结合起来了,我们也不知道,根据什么说宋襄公会不得善终,也没有证据,反正《左传》就是这样记载了,很神奇。
但是史叔的这个解答,顿时让宋襄公精神大振,因为如果鲁国出事了,齐国内乱了,在中原地区就剩下了郑国和宋国还算稳定。宋襄公想到:目前在这个局势中,宋国和郑国相比较,有很大的优势,刚得到的确切的情报和消息,今年的冬天,郑国也发生了内乱,郑国国君杀了王位继承人郑太子:子华。
什么情况?子华为何被杀?
很简单,这个子华就是鲁僖公七年的时候,因为郑国在周天子的挑拨下,擅自无故逃离齐桓公组织的国际大盟会,被齐国借故征伐时,郑国派出与齐国联合国军谈判的郑国太子子华。
子华代表郑国参与谈判,但是私下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谈判中,子华要求齐桓公帮助消灭郑国内的反对派势力,开始齐桓公想答应,但是被管仲看透,齐国拒绝了子华的要求。因此,子华留下了这个祸根,子华从此得罪了郑国。
太子子华,是爸爸郑文公性冲动的结果,当年郑文公奸污了叔叔子仪的妃子陈妫,而生的儿子,来路确实有些不正,所以随着郑文公的移情别恋,陈妫所生的公子子华和子藏都失去了宠爱。
尤其是太子子华的行为,更是触犯了郑文公的底线,为了报复子华利用“公差谋取私利”的行为,郑文公将子华诱骗到“南里”给杀死了。然后又安排杀手将子华的弟弟子藏,找了个奢靡“爱好鸟毛”的借口,也给杀死在了陈国和宋国之间的地区。
鲁僖公十六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郑太子子华被杀。
所以说,郑国现在已经是萎靡不振了,目前只有宋国在冉冉升起——
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宋国的应验终于实现了,齐桓公死了,总是被齐桓公这个大哥压着的宋襄公,自然是长出一口气了,因为此时,他手中有一张王牌:是当年齐桓公和管仲托国的政治遗嘱,而且被委托照顾的齐国太子,因为齐国的政变已经跑到了宋国。
这样一来,宋国出兵帮助逃亡的齐国太子复国,就成了正义的事情了。
于是,鲁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春天。
宋襄公马上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号召并带领着众位小弟曹国、卫国、邾国一起出兵,护送着齐国的太子回国复位。声讨齐国的内乱,拥立正宗的新国君。
四国联军,带着齐国太子杀向齐国的国都。
齐国国内大臣们一看,这肯定应付不了,本身人家宋国就受过齐桓公的托孤之命,今天宋国来拥立太子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二来,太子才是齐国最应该继位的公子,无诡是利用了妈妈的关系以及易牙和竖刁的帮助,才获得了王位,所谓的“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还有另外四个公子的政治势力,也反对无诡的继位,因此,齐国人就借着这个机会,杀掉了刚继位的公子无诡,堂而皇之的迎接了太子进入国都,登基继承了齐国国君的位置,历史称为:齐孝公。
被杀的工资无诡拼赢了妈妈,但是没有拼赢政治势力。落得了个被杀的下场,也总算是去掉了一个竞争的选手。
宋国领着四国的联军办完了这件事情后,就返回了宋国。
谁知道,这个齐孝公的势力,只能算是六股争位势力里面的一股,这次回国,虽然多了王位,但还没有完全的控制齐国的政局。因此,齐孝公回国登基,直接给另外的公子们造成了危害,原本一起反对擅自继位公子无诡的联合势力,转移了目标,变成了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新回来的齐孝公了,原来的五比一,因无诡的出局,变成四比一了。
此时,齐孝公受到了其他四个争位公子政治势力的排挤,四比一,齐孝公的势力即便是占股大一些,和四家比较起来,显然也是少数。
这就是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道理。
于是,以齐孝公为代表的国家正规军,和四个公子为代表的反政府军,开始血战,加急电报送到了宋襄公那里,宋襄公也十分后悔自己做事不彻底,马上继续出兵前往齐国助战,当年的夏天五月,终于打败了四公子的反政府武装,再次确立了齐孝公国君的地位,这样总算是帮助齐孝公站稳了脚跟。
宋襄公在处理齐国大哥家务事中,拔得头彩,诸侯国们拭目以待。
这个期间,能够和宋国一竞高低的郑国,又出事了,而且是在诸侯国眼中很羞耻的事情。也是一场荒唐的闹剧,更是衬托了宋国继任齐国潜在高大形象。
什么事?
根据目前的国际局势,郑国已经演变成夹在齐国和楚国之间,遭受夹板气的国家,楚国要想进军中原,必然与齐国发生争霸的冲突,夹在两国之间的郑国,就是首当其冲挨揍的对象。
当然也是齐国南下征伐楚国,必救的对象。
郑国是周王室东迁后,春秋开始时期的中原第一小强国,是中原诸侯的正宗底子。因此,就是受不了楚国的进攻和长期的拉锯战,也不能脱离中原诸侯的队伍,苦苦的死撑,尤其是在齐桓公时代,更是不能脱离队伍,咬牙硬挺,国力急剧的下降。现在齐桓公死了,齐国乱了,靠山没有了,郑国马上就脱离中原诸侯的队伍,转而投向了楚国,这个中原根正苗红的大国投降了,郑国的面子扫地,形象丢了。
郑国国君朝拜楚国,这是第一次,也是开始,面子和里子都丢了。
楚国很是高兴和激动,敌对阵营瓦解了,这是政治斗争的巨大胜利。楚君一高兴,就马上赏赐给了郑国很多的铜,那个时代叫做“金”,铜可是战略物资,既可以用来装饰宫殿建造精美的器具,也可以用来制造兵器。
楚成王赏赐完了后,冷静下来,就后悔了,但是覆水难收,总不能再要回来,这样其他的诸侯国谁还再投奔楚国。于是楚国就让郑国国君盟誓:我们楚国给你的铜,你可不能用来制造兵器,否则就是不仗义了昂,搞装修用吧!
郑君刚投降,一副汉奸的嘴脸,一定要表示忠诚,所以马上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三个巨大的铜钟,并告诉楚成王:你们楚国放心,我们郑国永远都是你的附庸国,我们每天敲钟玩,这样楚国放心了。
郑国的形象一下子破碎了!
宋襄公开始在家里研究国际局势了,经过分析和研究后,发现了这样的新的国际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