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币重而言甘的“甜言蜜语”(鲁僖公十年,公元前650年,春秋第七十三年) - 捧着左传品春秋 - 逸蝶宿深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币重而言甘的“甜言蜜语”(鲁僖公十年,公元前650年,春秋第七十三年)

(1)一厢情愿的谋划:币重而言甘

币重而言甘,就是指:钱给的丰厚,话说的好听。

里克有个铁哥们,那就是丕郑,绝对的老狐狸级别的人物,每次里克遇到大事一般都和丕郑商量,当时里克想杀死奚齐的时候,就和丕郑商量。按照丕郑流露出来的意思,想让里克拥立一个小的公子,这样里克完全可以把持朝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免去弑君之祸,但是里克没有听从丕郑的意见,现在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因此,在晋国政坛上都知道这两个人是死党,里克倒台,丕郑也就不保,这就是政治的游戏规则。

好在,里克被晋惠公逼死的时候,丕郑因为到秦国出公差而躲过了这次的灾难。

丕郑出什么公差?

丕郑其实去为晋惠公擦屁股去了。因为,当晋惠公继承了王位后,就对秦国的那些承诺反悔了。晋惠公当了国王,身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国家政权,对公子夷吾来说就是一块大饼,悬挂在晋惠公的面前,能不能吃上,都是未可知的事情,于是他就需要一个垫脚石,至于用什么代价都是次要的,只要是能帮助他拿到这块大饼,怎样的许诺都可以。

当时,晋惠公为了能当上国王,获取秦国的支持,可以不惜任何的代价,大嘴一开,就是五座城池许诺出去了。秦穆公也不想想:越是容易得到的许诺,越是不靠谱的东西。其实现在这是这样道理,如果人家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很多人会大口一张,说什么成功后怎样的分财产,说什么怎样的感谢,其实都是天上挂大饼的事情,等到真的目的实现后,大就都反悔了,导致双方的翻脸,这样事不是层出不穷吗,民间是这样,当大王的也是这样。

现在,晋惠公吃到了大饼,再让他分出一部分给当年的垫脚石,这就不太容易了,晋惠公也觉着代价太大了,从理论上讲,自己国家的一寸寸土地都是晋国的财产,这都是祖先们用鲜血换回来了,没经过商量,就随便的丢掉给别人,肯定不会得到国内政坛的支持,再说晋惠公也舍不得。

按照当年晋惠公和秦穆公的约定,秦国扶助晋惠公上位后,晋国应该割让给秦国五座城池。

现在晋惠公当然反悔了,但是又不好在刚上位就和秦国撕破脸,这个也太直接了,总是要找个理由搪塞一下,于是晋惠公便运用了无赖常用的,甚至到现在还屡试不爽的办法,一个字“拖”。

晋惠公派丕郑到秦国解释一下:目前晋国暂时不能割让城池的理由,以及面临的巨大的经济困难,并且让丕郑代表晋惠公向秦穆公敬献上最真诚的道歉。

完全是“老赖”的手法。

这样的事情要派能说会道、老奸巨猾的选手出面,此时里克还没有死,所以丕郑就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了,在晋惠公和里克的安排下,丕郑拿着礼品出发了。

路上,丕郑就听说了国内的政治事变,知道自己的铁哥们里克死了。

丕郑这个老油条,当然知道自己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也很难幸免,心里暗骂里克是个书呆子,当初不听自己的话,落得个这样的下场,按照当时里克和他的势力,拥立任何一个公子,都可以把持朝政,里克非不听自己的劝告,摆出一副高资格的忠臣调调,这不,把自己给玩死了。

思来想去,丕郑还是决定继续出使秦国,但是此时的计划却发生的根本的变化,丕郑想通过秦国来打击晋惠公,看看能不能有个翻盘的机会。

于是丕郑就见到了秦穆公。

“大王,我这次名义上是受晋惠公的委派前来赔礼道歉,但是我可以实话和大王说,晋惠公根本就没有要交付割让五座城池的意思,只不过是拖延大王的借口罢了。”

丕郑一下子就亮出了晋惠公想法的底牌,这让秦穆公十分恼怒,这个小舅子真不是个东西,刚刚在我的扶持下上位,就忘恩负义,真不是个玩意,于是就阴沉着脸对丕郑说:

“那,你来干什么?”

丕郑实话实说。

“大王,原本我是来忽悠大王的,但是我来的路上,就知道了晋惠公因为反悔了给里克的承诺,找了个借口把里克杀死了,当时的里克大人弑君事件,我也参与了,肯定没有好下场,我到没有什么,烂命一条,但是这个晋惠公太可恶了,撕毁与你的承诺,我要为大王谋划一下,出出恶气。

不如这样,大王你权当是不知道这些事情,派人和我一起回晋国,带着重礼并借口接受了晋惠公的道歉,但是要求晋惠公的三个重要谋划大臣,“吕甥、郤称、郤芮”传到秦国来,让他们解释:为何不能割让城池的理由,以及办理后续割让的确认条约。

如果晋君派他们来,你就直接把他们扣留了,然后我在国内就把晋惠公直接赶跑,大王你再派军队迎接公子重耳回国,重耳肯定会感谢大王的,所有的承诺就实现了”

丕郑这是在玩火自焚,晋惠公可能很傻,但是这三个大臣都是人中之精,看看前面在扶持晋惠公回国中,人家的各种计谋和外交手段,并不次于重耳身边的那些大臣们。

丕郑现在发现事情不好,还不如“携款潜逃”,置身于世外之中,或许可能苟延残喘,这不是很好吗。

但是,丕郑自认为是聪明人,聪明人总是认为自己很聪明,别人很傻,所以就给秦穆公出了这个好主意,等于给自己出了个馊主意。

秦国当然愿意答应这个计策了,反正已经得不到了,试试,也未尝不可,没有什么损失。

鲁僖公十年的冬天。

丕郑带着秦国的大臣泠至,拿着很贵重的重礼,回到晋国,泠至以秦穆公的名义进行国事回访。

一到晋国的首都,丕郑就回家安排自己的家将,做好秘密准备工作,待被忽悠走的三位晋国大臣离开晋国后,就开始驱逐国君的秘密行动。

泠至到宾馆休息,等候晋君的召见。

很快,在朝堂上召见泠至的命令下来了,泠至准备好一切,从容的到晋国朝廷与晋君见面,当朝拜的礼节完毕后,泠至就给晋惠公提出了秦穆公的要求:

“亲爱的晋君大王,我们国君非常的理解你目前的状况,对于贵国暂时的不能履约给付城池,表示完全理解,请你放心,我们两国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而交恶,要世代友好。

现在,虽然秦国十分的理解晋国目前的情况和困难,但是秦君需要将吕甥、郤称、郤芮三位大臣召到秦国,询问事情的原委,以及进一步的商谈下一步割地的谈判工作”。

郤芮非常的聪明,心想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什么召唤我们三个大臣去秦国,肯定是丕郑知道了里克的事情后,在秦君的面前说了我很多的坏话,尤其是自己在里克死亡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诱捕行动,绝对不能前往,这个丕郑也必须要处理掉。

于是,郤芮就秘密的面见了晋惠公。

说:

“大王——

你千万不要听秦国使臣的哄骗,这次丕郑带着秦国的使臣回来,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第一,丕郑是里克的铁哥们,也参与的弑君的行动,里克的死,对于丕郑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第二,丕郑是里克一党的人,杀了里克,必须处理掉丕郑,否则这个定时炸弹会随时引爆,对于大王的安全是不利的;第三,丕郑这次回来,没有积极地向大王述职,就返回家里面,肯定是心有鬼胎,不得不防;第四,这次我们前往秦国带着很少的礼物,而且是去道歉的,现在秦国却返回来很重的礼物,而且语言甜美,没有对我们的违约进行谴责,这是有问题的,不符合常理。”《左传》记载: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随杀丕郑。

而且,目前,里克一党,除了丕郑外,还有晋军中掌握着军权的七舆大夫等七人,也参与了对前国君奚齐和卓子的弑君行动,必须一起除掉,收兵权。”

晋惠公觉得分析很对,斩草必须除根。

点头默许了郤芮的暗杀一号“锄奸”行动。

于是,当天,在月黑风高的半夜,三大臣的杀手们齐聚郤芮府中,首先潜行到丕郑的府内,打了丕郑一个措手不及,顿时血光迸溅,一顿鬼哭狼嚎之后,丕郑在家的满门全被屠杀干净,事后发现丕郑的儿子丕豹消失,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然后众人继续分作七个战斗小组,到了七舆大夫共华、贾华、叔坚、骓欷、累虎、特宫、山祁等七个军中大夫,里克、丕郑一党的党羽,屠杀殆尽。

里克的政治势力,在这次的“大清洗”中完全丧命,只有当夜出去找朋友喝酒的丕郑的儿子丕豹,连夜逃跑,跑往了秦国。

丕豹跑到了秦国面见秦穆公,放声大哭。

“现在晋君已经背叛了秦国,做出了毁约这等无礼的事情,在国内滥杀无辜,杀死了里克和丕郑大人,以及众多为晋国奉献的军事将领,令人发指,现在晋国的大臣们纷纷避难,没有帮助晋君的,而且百姓是不会原谅晋君的,如果大王陈现在征讨晋国,晋君一定会逃跑的”。

秦穆公十分感慨,但是肯定不会因为这个晋国的国内政治大清洗而发动战争,于是就安慰丕豹说:

“对于你们家族遇到的这个事情,我十分遗憾,你就留在秦国做官吧,至于晋君如果真的失去了民心,他怎么还敢这样的杀人,象你说的那样,如果晋国的大臣们都避难逃跑了,还有谁能够出面赶跑晋君?所以说不要着急,慢慢等着,必有复仇的一天。

回去睡觉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