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掌上飞鸿,天将陨霜
别说赵飞燕现在贵为太后,就算当初未进宫还在阳阿公主家时,那也不是等闲人等谁想看她跳舞就能看到的。但是人家匈奴使者只字未提赵太后和人名,只说舞蹈,理由陈说得有理有据,且是大汉厌胜理亏在先,此时倒是发作不得。可是哪里又去找个能跳这掌中舞的人呢?
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集中在一个方向,但都是轻轻一掠便快速闪开,不敢停留注视,仿佛水滴溅到涂了油的铠甲上被立刻弹开。王嬿顺着众人目光,看到坐在姑祖母太皇太后王政君稍下首的一个人,心知这位大约便是赵太后赵飞燕了。
赵太后很年轻,好像三十岁都不到。自然是美的,但那美是一种轻俏的美,纤薄瘦削,如她的名字,飞燕,仿佛随时可以随风消逝而又不留半点痕迹。
此刻,赵飞燕赵太后脸上一派漠然,好像匈奴使臣的话全然与她无关,没有丝毫受到冒犯的样子。只是她笼在袖中的手不为人知地相互捏紧了,又有意无意地向庭下扫了一眼,似与某个目光相撞,然后一触即回。
这时有朝臣从席上站起身来,对着匈奴使臣不客气地指责,“贵使此乃非分之请。众所周知掌中舞乃当朝赵太后所创,岂能——”
他没有说完,便被匈奴使臣抢白道,“大汉泱泱大国,这样冠绝天下的舞蹈,总不会只有赵太后一人会跳吧!”使臣又朝向皇帝再拜了拜,装出言辞恳切的样子说:“皇帝陛下,请您一定满足我们的小小心愿,不要让我们单于再在西域诸国面前失了颜面。”
这个“再”字用得好,分分钟扣住大汉厌胜单于一事,提醒大汉的理亏。“泱泱大国”和“小小心愿”也藏了心机,言下之意是今天你大汉拿不出掌中舞,还算什么泱泱大国,传出去只会叫天下人笑话,也别指望别国还对你们天下归心。
皇帝刘欣环顾四周,触碰到他目光的臣子都立刻神奇地缩小了自己的身体,一边垂下了眼帘。他自然没有去望赵太后,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让当朝太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献舞的,尤其是为这些匈奴蛮子,那才是礼崩乐坏,奇耻大辱。
眼见是无法解围了,刘欣轻咳了一下,正要开口找些理由搪塞,或者给些别的赏赐来堵匈奴使臣的嘴,忽然庭下一个人站起身,来到刘欣座前。
站起来的那人长身玉立,先施了个礼,然后说:“皇上,匈奴使臣远道而来,既然想要瞻仰下我朝闻名的舞蹈绝技,以我煌煌大国,自是不能让远来失望。”
说话的人唇红齿白,姿容绝丽,芳华不只不输在座妃嫔,而且简直还要更胜一筹去。声音虽则柔婉,但却是男声,着的也是男装,看官阶,职位还不低。他说完,还仗着背对众人、众人看不见,冲皇上妩媚地眨了下眼。
皇上略略一怔,立刻兴高采烈起来:“既然大司马如此说了,那就辛苦大司马安排操办吧。”
原来这就是董贤。
王嬿赶紧再定睛仔细看一回,没办法不喟叹:真真是艳丽无匹呀。原来这大司马不只有才干,还长得这样好看。
董贤施施然一礼,退了下去。
随即,王嬿对面的席位上,一个女子悄然起身,不引人注目地离了席。
片刻后,在众人的引颈翘盼中,一队轻罗广袖的歌舞伎上来。
歌舞伎在殿堂中央散开,众人才发现队伍正中竟是四名魁梧的大汉,而大汉们手里,捧着一只金灿灿的“手掌”。
那是一只黄铜打造的手掌,一只人类手掌的形态,一尺见方,周身鎏金。手掌只到腕部,呈平摊向外舒展的姿态,仿佛在等待接受什么,又像是手中原本托着一只宝瓶。
众人正自惊诧,一个身着轻纱、薄绫覆面的曼妙女子,从队伍后面缓缓而来。
女子一袭绛红色衣裙,袖口和领口有银丝镶裹,舞衣在胸前巧妙地收紧,勾勒出曼妙的身姿。腰间系着一条宽宽的翠绿色玉带,腰带下垂着细密的墨绿流苏,流苏末尾缀着几枚小小铜铃,裙摆宽大而飘逸,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曳,铜铃也发出叮铃铃的脆响。她的发髻高挽,插着几支金步摇,也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唯独可惜,她的脸上覆着墨绿的纱绫,只能看见一双斜飞入鬓的明亮双目。
四名大汉在大殿中央站定,放低捧着的“手掌”,几近地面,女子莲足轻抬,踩上“手掌”。与此同时,大汉们齐齐矮下身躯,半蹲半伏,面对众人,背朝里,手臂向上,将“手掌”与其上的女子一齐举过了头顶。女子在“手掌”上单足站立,拈一个反弹琵琶的舞诀。
大殿内一时寂静无声,不仅匈奴使臣,便是汉朝诸人,也一齐屏了声息。
掌上的女子兀立不动,修长白皙的颈项却缓缓转动,一双妙目,将在座巡视了半圈。
被她眼波所及之人,心里不禁泛起丝丝异样,仿佛有支轻飘飘的羽毛,在心房上似有若无地划拉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