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祖宗显灵 - 林小妹的发家史 - 枯枝逢春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2章祖宗显灵

过年着几日来林家拜年串门的络绎不绝,林胡氏和姑奶奶几个人,每天忙着招呼客人。

闲谈间,林果也知道了那日方然没说完的村里的丑事。

村里的祠堂,算起来应该是刘家的祠堂,每年祭祖时都是刘家的人先祭拜,村子里的人后祭拜。

今年祭祖时刘家的人一进了祠堂,还没开始祭拜,牌位便都到了下来,众人大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瞒着村里的人,又把排位给摆放好了。

谁知跟进祠堂的一个孩子却大哭大闹起来,直说自己看见鬼了,在祠堂里打滚,哭闹了起来,二爷爷训斥了几句,那孩子就在地上口吐白沫的抽搐着昏死了过去。

这孩子不是别人,正是被包子打了的刘石头,刘翠花见自家儿子瘫倒在地,也顾不得那么许多,飞扑向自家儿子,进了祠堂。

刘家规矩大,在祭祖时,女人是不允许进入祠堂的,还不待二爷爷呵止,刘翠花一迈入祠堂,刚被刘家众人扶起的排位就又到了下来。

这次围在门口的旁姓人家,瞧的真切,都围上来要看看发生了何事。

刘翠花却突然发了疯,见人就推搡厮打,嘴里不停的说着,“你们这些妖怪,都离我远些,我杀了你们,杀了你们。”眼睛血红,力气大的出奇,好几人都治不住她。

这边刚按住了刘翠花,人群里又有几个婆子媳妇癫狂起来,等众人好容易控制了局面,也过了祭祖的时辰。

等众人缓过神来,细想想,这些失心疯的女人,都是刘家的媳妇,不由的就对刘家指指点点起来,不让他们再进祠堂。

刘家众人耽误了祭祖这样的大事,惹了众怒,自然不敢争辩,带着刘家的人,离开了祠堂。

事后大家都说这是祖宗显灵,天降责罚,至于为什么要责罚刘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都尽量的避开与刘氏一族的接触,生怕自家被牵连。

刘氏在村中是大族,生活水平也比一般人家要好些,本村旁姓的姑娘不外嫁的话,在村里挑婆家,也多爱往刘家去。

可如今失心疯的都是媳妇婆子,村里的许多人家便拘着姑娘,不让与刘家来往亲近了。

刘氏一族这下不但在村里丢尽了脸面,还背上了不敬先祖的恶名,名声尽毁,在村里也有些抬不起头来。

那些媳妇婆子,被仇大爷扎过针,喝了几剂药也就没事了,但事后都说不记得发生了何事,只觉得当时心中烦闷,身边影影倬倬围着的,都是些妖魔鬼怪。

这下更丰富了冬日农闲的谈资,都说刘家的人心术不正,连祖宗仙人都看不过眼了,要给他们点教训尝尝。

林果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自然知道这不是什么祖宗显灵,天降责罚,想到媳妇婆子们的癫狂,有点像是金宝的手段。

再想到村子里四起的流言,又有点像是吕畅的手笔,说不得还有自己家的兄弟们。

不过这样挺好,管他是谁呢,原本自己还想着过完了年抽空给他们点教训,如今倒是省了自己的麻烦了。

年里林果抽空去山上探望孙道全,却没见着人,只得了他留下的一封书信。

“仙子勿念,有事下山,不日便归。”

林果看完纸条,就丢下了,闷闷的想着,这两老头不知道在搞什么鬼,丢下这事,便匆匆下了山。

过了初六各处的铺子就可以开门迎客了,衙门里的官差衙役也开始处理公务。

苏和安回京述职还不知道结果,今年沭阳县的县太爷还不知是不是他。

苏和安虽然不在,但林果对衙门熟门熟路,许多人也都认得她,带着方然去过了户籍,改了名字叫林方然,从此变成了林果的兄长。

方然看着手里的户籍文书,心里对林果的那点璇霓心思也不见了,看向林果的目光也从心悸变成了宠溺,以后这就是我的家人,是我的妹妹,拼了性命也要好好护着她。

过完了年,林家也终于定下今年去考童生试的就宋文成和方然两人,一同参加考试的还有李地主家的小公子,和与林家兄弟一同经历过生死的那位同窗。

为了顺利考过,这段时日应考的几人,自然是要心无旁骛,闭门读书的,几人都仰慕吕先生的学识,便都搬到了老宅里去。

如此老宅就不够住了,林旭也怕影响了几位哥哥,带着包子搬了回来,对娘亲没让他参考也没什么不满。

照常每日早起,跟裴十七练武,然后自己读书习字,还帮着林果处理些家里的账目,教春杏秋桃和宋文丽认字。

林果不太懂此时的科考制度,想着考童生应该就如,小学考初中一般吧,等林果从林旭哪里得知了童生的应试规则,不由的直道变态。

童生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丑、未、辰、戌年为岁考,岁考通过者,称为童生,录取为生员,送入县学,称入学。

寅、申、巳、亥年为科考,科考是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科考通过者,便是秀才了。

秀才可入府学,冲击更高一层的秋闱,通过层层严酷选拔与考试,若能成为举人,便可走上仕途做官了。

如今家里兄弟参加的童生试,是要考三场的。

第一场的县试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还要有四名村里的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才可参加考试,通过者才能参加接下来的府试。

第二场的府试在四月举行,由知府主持,要五名村里的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才能参加考试,府试通过者就可以称作童生了。

得到童生的身份后,就能进入由朝廷公办的县学府学继续攻读,也有了能参加秋日院试的资格。

院试也称科考,是由朝廷指派的各省学政主持的,要求有六名村里的人和两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这也是童生试的终极考试,一朝布衣变秀才,就靠这场考试了。

这一路考下来,至少也要一年,着考生得背负多大的压力,才能读书,应考,不使自己崩溃。

吕畅说让他们感受一下考场的气氛,着也是检验他们这几年来学习的成果,不用太过有压力,即便过不了,他们也还年轻,提前感受一下也是好的。

应试的几人,每日刻苦攻读,眼看着也没几日就要进考场了,林果有种他们在临时抱佛脚的感觉。

村里有孩子要去考试,这在村里是大事,怕影响几人用功,村民们说话都放低了声音,串门走亲戚的都少了许多。

本来过完年大家就要开始收拾农具,准备春耕的事了,因为这事,把春耕都放缓了几天。

吕畅本就有功名在身,村民的保举信,更是不要林家操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