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淘汰赛
终于,最后一个球杨洋回球过高,球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慢慢飞出了界,同时出界的还有杨洋的心情,被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感觉让他倍感沮丧。
李振鹏这次一改以往两人互相调侃的风格,难得郑重的对杨洋说:“我现在唯一比你强的,就是两人之间的熟悉!单从实力上说,你已经胜过我了。”
杨洋心中一暖,只是心中并不十分相信他的话,摇了摇头道:“别安慰了,我自己什么水平自己知道,照着你还差好远了。”
“哈哈,这次你可说错了,黑小子可没骗你!”一个猥琐的声音在两人后面响起,不用说,肯定是老陈这个家伙。只见他笑呵呵的对杨洋说:“你这个小子平时看着挺聪明的,今天怎么变笨了?这都看不出来。”
杨洋反唇相讥道:“那是因为和你在一块带的时间太长了。”
老陈嘴角一撇:“那你应该更聪明才对,怎么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可见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杨洋还想与他争辩,又实在想知道原因,因此忍住不发。
老陈一看杨洋不说话了,心里那个乐啊,这可是自己少有的斗嘴占上风的时候。他咧嘴一笑道:“说你笨你还不服气,这儿都看不出来。黑小子胜在什么地方?不就是你们两个知根知底?而你是正胶,最怕的就是让人摸透了底细,这样你一点儿威胁都没有,而对手则可以从容应对。实际实力上你俩相差无几,论临场的发挥,你还稍占上风。输给他,你不丢人!”
杨洋这下听明白了,不过还是有些疑惑:“难道正胶碰到熟人就一定会输吗?”
老陈说道:“这倒不一定,不过一般来说胜率很低。因为正胶如果要战胜相熟的人,肯定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体力,这在大赛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比赛一场接着一场,体力消耗过大就意味着下面的比赛你就不用打了!别说是你,以前那么多正胶世界冠军,能拿全国冠军的人寥寥无几,就是这个原因。所谓有利就有弊,虽然正胶对阵国外选手时威风八面,不过对阵队友却是处处受制,这也许就是正胶打法天生的命运吧。”
杨洋这下明白了,看来今天的失利是有原因的。不过他不忿于在气势上受挫于老陈,眼珠一转说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难道是你瞎编的?”
老陈正沉浸于对正胶命运的感慨中,一听杨洋这么说,顿时起了火气:“什么瞎编的?我这都是有历史根据的好吧。想当年我在国家队的时候,可是拿过一次全国冠军,这让他们都快羡慕死了…”
杨洋拉着李振鹏转身就走,边走还故意大声说道:“这么说你以前还是国家队的?请问是哪一届的?这里这么多前辈,说不定还有你以前的队友呢?”
他这么一嚷嚷,顿时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毕竟这里很多都是国家队的退役选手,要是前队友肯定认识。不过看了一下老陈的模样,很多人都鄙夷的摇了摇头:这么大年纪了还招摇撞骗,吹牛都吹到国家队来了,真不要脸!
老陈刚才一着急把实话说了出来,正后悔呢,一看各人对他的话明显不信,心下反而暗自松了口气,也不争辩什么,低着头灰溜溜的走了。
杨洋的失利,导致他的排名跌到了第四的位置,与下面选手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形势岌岌可危。而李振鹏凭借着这场胜利,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第二的位置,继续保持着对高建超的压力。而范遥则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名次上升一位,排名第三。
接下来的几轮,四人都正常发挥了水平,没有冷门出现,因此和其它四名选手一起,入选了淘汰赛的名单。巧合的是,经过抽签,四人分别对阵不同的选手,由于这次比赛取前四名,这就意味着只要四人发挥出色,就有很大的机会入选国家队。
不过上帝好像故意在和他们开玩笑的,四个人在比赛中分别遇到了不同的困境。这也很好理解,本来国家队的水平相差就不多,为了今后一生的前途,所有人都拼上了全部。高建超的对手是二队名将李川,右手直板弧圈打法的李川技术全面,骁勇善战,对高建超造成了极大地压力,一度在比分上以2:1领先。不过高建超毕竟长期在二队坐头把交椅,在自信心方面还是占有优势。他利用李川领先后的略微放松,用几个超级球打开了局面,一举把比分扳平。后面的比赛中李川虽然拼尽全力,但终究因为实力上的差距,最终以两分之差输掉了第六局,遗憾的被淘汰。
李振鹏遇上了削球名将杨硕希,杨硕希的削球继承了唐国削球前辈的技术特点,并没有一味防守,而是削攻结合。他的球拍反面贴的是长胶,而且是“头大体小”的特种长胶,这种长胶打过来的球,反旋转更加强烈,弧线更为诡异,一般人根本无法适应。李振鹏上来就连输两局。不过在李庆元的指导下,黑小子稳定了心态,对判断不清旋转的球先劈长,用力量抵消旋转的威胁,然后再拉住杨硕希的反手位,伺机寻找爆冲的机会。杨硕希的进攻虽然比一般削球选手要好的多,但另一方面,他的防守就没有其他人那么稳健,当被李振鹏拉住反手后,失误就开始多了起来。黑小子抓住机会,连连得分,逐渐把比分追平甚至反超。面对逆境,杨硕希毫不畏惧,发挥出削球选手意志品质顽强、善打应战的特点,一分分的追,对每个球都不放弃。两人的比分一直胶着,局分也打成了三比三平。在决胜局,两人依旧不分胜负。不过关键时刻,李振鹏毫不手软,弧圈球依旧保持了很高的质量,这让杨硕希的削球威力大减,进攻又开始失误,最终杨硕希输掉了决胜局,止步四强。
范遥的对手是左手猛将任朝平,小任平时寡言少语,训练确是极其刻苦。他的发球,落点刁、旋转强,加上又是左手,抢攻有天然的优势,一般人根本赢不了他。开局他就以11:5的比分先下一城。不过范遥的技术特点在于全面稳健,在顶住了对手的三板斧之后,范遥开始反攻。只见他主动将球搓长到小任的正手,等他拉起来之后再反拉。这种打法对技术要求十分苛刻,因为在当时的唐国几乎没有人掌握反拉的技术,范遥也是在欧洲比赛时向外国人学的,加上唐国选手固有的击球速度快、衔接快的特点,形成了“主动反拉、技术全面、正反手衔接快”的特点,这也充分发挥了横板两面都能上手的有点,确实代表了一种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小任虽然打得非常艰苦,但还是由于实力上的差距,输掉了比赛。赛后倔强的小任一言不发,只是独自站在台前默默的流泪,看的众人好不难过。不过这就是唐国的现状,作为一名乒乓球选手,从打球的第一天起应该就有这样的觉悟,无论你到了那个层次,都有可能被人淘汰,失去晋级的机会。
杨洋的对手是几个人中实力最强的,曹正,右手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反手是生胶,速度快、不吃旋转。他的特点是相持能力出众,一般人根本打不动他,而且由于打法的关系,他对杨洋天生克制,在抽签后老陈一脸的紧张,嘬着烟头半天都没说话。
杨洋到是毫不在意,反而主动安慰起老陈来:“我一个刚入队的新手,能达到这个层次已经很知足了。后面的比赛能赢最好,赢不了说明水平不够,下次继续努力就行。干嘛弄的这么紧张啊?”
老陈把烟头一扔:“你懂什么?我培养了你这么多年,到了马上就要见成绩的时候你给我说这个?你要是输了,人家不会说你,会说我这个教练没水平,我能不难受吗?我不管,这场比赛必须给我拿下来,否则,我有你好看!”
杨洋不禁感叹:这就是传说中的老男人的怨念吧。看老陈这一筹莫展的样子,估计自己要真输了,他绝对能把自己大卸八块,看来这场比赛自己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果然开局之后曹正就给了杨洋一个下马威,上来就利用相持的优势强吃杨洋的反手,打了杨洋一个7:0。这让观战的众人一片哗然,场下的老陈更是急的上蹿下跳、坐立不安。杨洋自己也有点儿蒙,利用捡球的机会杨洋平复了一下情绪,开始了下面的追分计划。
曹正的战术主要是以相持为主,不和杨洋争一时的长短,而是尽一切手段把球达成相持的局面,然后利用反手的生胶进攻杨洋的弱点。这也是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对付直板打法的不二法门,杨洋被压制住了,完全没有发挥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