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超级火刃
下午两点半的都市上空,天阴沉了下来,空气十分闷热,但街道上依旧有着人,在逛个一会,他们便会回去,到了晚上就不会出门了。
一辆黑色的兰博基尼毒药停在了儿童福利中心的门口,来往的行人还以为哪个慈善家大发善心,资助福利院。
不过如今福利院得到改善,住宿生活条件提高确实是一位隐藏姓名的外国慈善家资助的,而且每年还汇入一笔巨款,用于孩子们的各种花销。
幺八带着墨镜从楼上走了下来,他的眼睛已经可以睁开了,但脸上一块青一块紫。打开毒药的车门,坐了上去。
“哟,幺哥今天怎么带墨镜?难不成猜到了今天要干票大的!”
“早上被打了。现在不仅脑子有病,眼睛好像也有病了。”幺八冷声道。
若是现在有人敢找幺八的麻烦,那你就是和对准脑袋上膛了五颗子弹的蝰蛇赌命,百分百命中,那空着的一颗是阿凉的。
“额…好吧。”白槿凉没有在说话,而是也拿出了一副墨镜戴在脸上。
右手拨开红色盖子,按了一下启动按钮。6.5l自然吸气v12发动机如蛮牛般咆哮,最大马力750匹,百公里加速只需2.8秒,7速isr变速箱,这就超跑系列神话级别存在的veneno。
随着一脚油门,四轮驱动系统下的四个宽大橡胶胎极速转动,宛若发起冲锋的斗牛冲向斗牛士。
白槿凉在道路上疯狂飙车,对于阿凉的车技,幺八十分认可,第一次坐他车的时候,倒是被吓得不轻,后来慢慢习惯了,发现这小子车技还可以。
昏暗的都市下,一道来自猛兽的声浪响彻整个柏油路,路旁的私家车纷纷让开了道。
他们非常清楚,若是碰上了一点,不管是谁的责任,对那位车主来说是九牛一毛,对自己就不同了,一生的目标都要搭进去。
“幺哥,今天博微的头条你有没有看?”
“头条?什么头条?”
“菜市场附近,出现了两道神秘的光柱,在光柱消失十几分钟后,又在那里发现了几头人形怪兽,头条上,人们都吵翻了天,说那光柱是人形怪兽发出来的,反正什么样的评论都有。”阿凉夸张的语气,在配上右手夸张的动作,把这件事的逼格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幺八打开手机,头条第一上写的就是神秘的光柱和人形怪兽,点进去之后,一张光柱图片映入眼前,赫然就是先前幺八眼睛上发生的变故。
“阿凉,我们去哪?”幺八装起手机,突然开口问道。
“五
、四
、三
、二
、一!”
阿凉倒数五秒,像极了每次中午放学最后一分钟,等着下课铃响盯着手表看的状态。
只要打铃,提前打开的教室后门便会窜出一道影子,像风一样自由。
“到了,幺哥!”随着一个甩尾漂移,碳纤维轮毂上的橡胶胎与地面疯狂摩擦,产生滚滚白烟。
南雨市最大的全系摩托店,店招上写着一串英文字母hondadreamwing,在英文字母左侧则是他的黑色logo鹰翼。
幺八看着奢华的店面,他知道阿凉家里的地下车库停放着好几辆超级跑车,他自己又比较喜欢机车,来这里买车也就毫不意外。
此时在门口走出来一位打着领带,穿着西装的男子,他非常客气,看向白槿凉道:“白少,车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奥,好的,这位是我幺哥,名叫幺八!”白槿凉顺势向他介绍起一旁的幺八。然后又向幺八介绍道:“他是这里的老板,李子木,叫他老李就行。”
站在一旁的李子木看着被称作幺哥的人,在心里诧异着:这少年连白少都要叫一声哥,难道背景比白少还要大?
其实他不知道,幺八就是一孤儿!能被白槿凉称作幺哥,并不是因为多么有钱有势力。华夏有句古话叫:不打不相识。
二人从小学起,便认识了,小学打初中,初中打高中,越级干架已经是常态,看谁不爽就干谁,不过不是那种无厘头干架。
有的时候若打不过那些人,都是幺八断后。二人的友谊都是一拳一拳打出来的,深厚无比,坚不可摧。
“老李带我们去看车吧。”
“白少,幺少,里面请。”
“不用叫我幺少,叫我幺哥就行!”强大的气场,锋芒毕露。
尽管戴着墨镜,都能感受到眼神的杀意。那是实打实练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精通的。
突如其来的一道冷声让李子木双腿一颤,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着,燥热的天气下,此刻他后背的冷汗直流。他也不知为什么,明明不认识幺八,却好像被他唬住了。
“哈哈哈,没事没事,走吧。”白槿凉在一旁嬉笑道,他倒是很久没有听到幺哥这样的语气了,估计昨天被打的挺惨。
李子木心里颤巍着:这是初次见面,给个下马威吗?现在的年轻人都流行这个?毛都没长齐,还让我叫他哥!
走进店里,一个由木板全方位包裹的长方体出现在二人眼前,木板一侧印有八个红色大字:贵重物品、请勿挤压。
这就是白槿凉此行的目的,他看向李子木:“老李,你把外面包装的木箱拆掉吧。”
随着木板被取下,撕开白色保护套,一辆红白蓝的本田cbr1000rrr—sp完全亮相。
白槿凉看向幺八:“幺哥,试试你的车。”
“我的?”
“上了雨铃高中还得靠幺哥罩着我,没有车,那怎么行。”阿凉走到车前:“老李,把钥匙给幺哥。”
“阿凉,它叫什么名字?”
“名字一大串字母不好记,叫什么dsb1000rrr—sb,不过它有个代号——超级火刃!”
幺八心里疑惑,又十分自信,以他对阿凉的了解,根本不用猜:大傻逼1000个傻逼?额……估计是瞎编乱造占一半,低级的英转汉水平占一半,两者强强联手成功出现了这个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