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全力追查
太后娘娘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顾不得平日里的端庄仪态,脚步匆匆地赶来了。一路上,宫女和太监们见此情形,纷纷避让开来。
而这边,皇上远远瞧见太后娘娘匆忙赶来的身影,赶忙迎上前去。待太后娘娘走近,皇上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轻声问候道:“皇额娘吉祥!这么晚了,您怎会亲自前来?”言语间满是关切之情。
太后娘娘满脸焦急之色,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都到这般时候了,皇上为何还要瞒着哀家?那孩子到底有没有寻到啊?”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
皇上连忙出言安抚道:“皇额娘莫急,儿臣已然下达命令,责令众人务必将孩子找回。此刻皇宫的大门早已紧闭,那作恶之人定然无法逃脱出宫。”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太后娘娘的手背,试图让她安心一些。
太后娘娘心中依旧难以放下担忧,眉头紧蹙着说道:“哀家又怎能不急?此次走失的可是哀家的亲皇孙啊!今日哀家还特地为那两个孩子精心准备了一对长命锁,本想着等今日一早便赐给他们,却未曾料到竟会发生如此之事。”说到此处,太后娘娘不禁眼眶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
皇上见太后娘娘如此伤心难过,当下便斩钉截铁地说道:“竟敢有人胆大包天,在朕的皇宫中将人掳走,不管此人是谁,朕定会严惩不贷,叫她必死无疑!”话语之中透露出一股凛冽的威严与决心。
太后娘娘也是气得满脸通红,胸脯剧烈起伏着,瞪大双眼,怒不可遏地吼道:“佳嫔在哪里?她人呢!哀家怎么看不见她。居然连一个孩子都看不住,真是废物至极!”那声音犹如惊雷一般,震得整个宫殿似乎都微微颤动起来。
皇上见状,心中一紧,赶忙快步走上前去,躬身施礼,小心翼翼地劝慰道:“皇额娘莫要动气,保重凤体要紧啊。这孩子突然丢失,佳嫔也是痛心不已,儿臣见她悲伤过度,已然让她先回寝宫歇息去了。”
然而太后娘娘却根本不为所动,依旧怒火冲天,指着皇上怒斥道:“哼!孩子都弄丢了,她还有脸难受?身为孩子的额娘,她就是这般不尽职尽责吗?竟然还有心思休息!立刻去把她给哀家带上来,哀家定要亲自审问一番,看看她究竟是如何将孩子看丢的!”
皇上一脸无奈,深知此时太后正在气头上,不敢再多言忤逆,只得转头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快去请佳嫔速速前来回话。”
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小主缓缓走向太后娘娘和皇上所在之处。
此刻的小主由于悲伤过度,身体摇摇欲坠,仿佛一阵轻风就能将其吹倒在地。
每迈出一步对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终于,当走到太后娘娘和皇上面前后,小主再也支撑不住自己那虚弱不堪的身躯,整个人如失去所有力量一般,猛地跌坐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之上。
只见小主双目空洞无神,呆呆地望着前方,原本灵动有神的眼眸此刻变得黯淡无光,精神更是处于极度涣散的状态。
皇上目睹此景,心如刀绞,急忙伸出双手,试图将心爱的小主从地上扶起。
就在此时,太后娘娘却面露怒容,声色俱厉地喝止道:“放开她!就让她这般好好跪着!竟然如此不小心,弄丢了哀家的皇孙!哀家绝对不会轻易饶恕于她,如果找不回哀家的宝贝皇孙,她也休想活命!”
看到伤心欲绝、悲痛万分的小主,我的心中充满了怜悯与同情。
于是,我鼓起勇气,对着满脸怒容、火气冲天的太后娘娘恭敬地说道:“太后娘娘请息怒,如今并非是兴师问罪的最佳时机啊,眼下最为紧迫之事应当是尽快寻得小皇子才是关键。还望太后娘娘以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之气而耽误了寻找小皇子的重要事宜。”
尽管太后娘娘依然余怒未消,但好歹尚存一丝理智,深知我所言不无道理。因此,她暂时强压下心头怒火,不再继续对小主加以苛责。
见状,我赶忙上前扶住小主那颤抖不止的身子,并小心翼翼地将她搀扶起身,安置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休息。
皇上见此情形,顺势开口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对此事可有何良策或独到的见解?不妨说来让朕听听。”
我略微沉吟片刻后,赶忙回应道:“启禀皇上,据红玉姐姐所言,就在昨晚,她曾亲眼目睹一个头戴斗篷之人于钟翠宫附近匆匆走过。依奴婢之浅见,或许正是此人趁人不备掳走了小皇子。”
皇上听后微微皱眉,沉声道:“自从小皇子失踪之事发生以来,朕已然下令彻查此事,并早早询问过宫门口负责守卫的侍卫们。他们皆称,从昨夜至今,并未见到有任何人进出宫门。”
我闻听此言,略作思索后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可以推断出,这神秘之人定然仍藏身于宫中。毕竟,她身携幼子,行动多有不便,想必难以藏匿于显眼之处。越是那些看似隐蔽、不为人注意的犄角旮旯,我们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仔细搜查一番才行啊!”
此时,一旁的太后娘娘亦点头表示赞同,语气坚定地附和道:“没错,务必得仔仔细细地搜查每一处角落,绝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我皱着眉头,继续深入地分析道:“小皇子毕竟年龄尚幼,心智未开,骤然离开他的额娘,必然会因为惊恐和不安而哭闹不休。通常情况下,只要能够听到孩子的啼哭声,便能循着声音去寻找,如此一来,找到小皇子应当不是难事。”
皇上一脸凝重,焦虑地说道:“然而,如今已过去整整一日,朕命人四处查找,却丝毫没有获得有用的线索。不仅如此,自始至终,都未曾听闻哪怕一丝一毫的哭声。”
我略作思索后,接着说道:“依奴婢之见,此人行事这般诡秘,竟能在戒备森严的宫中如入无人之境,想来必定是宫中之人无疑。正因为对宫内的地形了然于胸,她才能巧妙地躲避搜查,隐匿得无影无踪,让我们难以察觉其行踪。”
太后满脸忧虑,忧心忡忡地说道:“可为何就连一点哭声都听不到呢?难道说,哀家的皇孙已然遭遇不测?若真是如此,叫哀家如何承受得住这样沉重的打击!”
我赶忙上前一步,轻声安慰道:“太后莫要过于担忧,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皇子或许并无大碍。倘若那人真有谋害小皇子之心,大可当场痛下杀手,又何必大费周章将小皇子掳走呢?所以,奴婢推断小皇子暂时应是安全无虞的。至于始终未能听到哭声一事,也许是那歹人早已料到这一点,事先给小皇子喂食了安神药物,致使他一直处于昏睡状态,自然也就无法哭泣出声了。”
皇上闻此言语,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眸直直地射向太医,威严地质问道:“此事当真?”那太医被皇上的气势所慑,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只见他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回皇上,近日只有丽妃娘娘从微臣这里拿走了安神之药,其他人均未曾动过!”
此时,一旁的丽妃听闻此言,那张娇艳如花的面容顿时变得煞白,她连忙跪倒在地,娇柔的身躯微微颤抖着,眼眶中迅速蓄满了泪水,凄楚可怜地哭诉道:“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只是因为整日惦念着那不幸夭折的孩子,每夜都心痛难眠,实在忍受不了这无尽的折磨,才会前往太医院讨要些许安神药以求能稍稍缓解臣妾内心的痛苦,好让臣妾能够勉强入睡。还望皇上明察秋毫,莫要听信他人谗言而误会了臣妾呀!呜呜呜……”说着,丽妃便嘤嘤啜泣起来,那哭声犹如杜鹃啼血,令人心生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