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左良玉造反
第83章左良玉造反
朱由榔出了大门,孙可望见了,马上跪倒在地,“请王爷登大位,救大明。”众人也一起跪下,“请王爷登大位,救大明!”
喊声此起彼伏,山呼海啸,震天响。
吕大器和一些文官闻声,也跑来了,也跪在地上跟着喊。
朱由榔看着他们,高声喊:“各位,本王是朱家子孙,深受皇恩,现在朝中有君,你们为什么要如何苦苦逼我?此事万万不行!”
孙可望拔出佩刀,横在脖子上,高喊:“王爷,您要是不答应我们,我们就当着您的面自裁!”
众将领纷纷拔刀在手,齐声大喊:“王爷要是不答应我们,我们就自裁!”
吕大器喊道:“王爷,这件事是百官所思,万民所想,将士所欲,王爷若不答应,恐怕会寒了天下的心,将士们的情,请王爷顺乎民意,即登大宝,重振我大明!”
众人一起喊:“请王爷顺乎民意,即登大宝,重振我大明!”
“请王爷顺乎民意,即登大宝,重振我大明!”
“请王爷顺乎民意,即登大宝,重振我大明!”
……
朱由榔沉思良久,叹息一声,“既如此,那我就顺乎民意,暂时忝列大位,日后但有贤者,我自当禅位于他。”
众人一听朱由榔答应了,一阵的山呼海啸,“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这样,朱由榔当上了皇帝,国号永历。
因为新立君王,整个粤州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像过节一样。
欢呼雀跃。原来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各地百姓正在热热闹闹的喜迎中华传统节日,春节。
当皇上第一件事就是要封赏功臣。
朱由榔封赏的众臣、众将。
李定国被封武晋侯,孙可望因之前之罪只封了西宁伯。
孙可望对此大失所望。
这一天,朱由榔正在宫中和丁楚魁、吕大器等内阁成员商量赈济百姓的事。
张五郎带着六千多万两的财物回来了。
连年征战,全国百姓倍受荼毒,朱由榔想拿出一大笔钱赈济百姓。
朱由榔的意思是,所有的大明百姓都要赈济,但是丁楚魁和吕大器等人不同意。
因为,现在大明有两个皇帝,国土也一分为三,还有大清一块。
丁、吕二人的意思,只赈济属于永历朝的子民。
一名太监拿着一份军报跑进来,“皇上,紧急军报。”
朱由榔打开军报看了看,脸色微变,把军报给丁楚魁和吕大器看了看。
原来,朱聿鐭听说朱由榔称帝,大怒,马上要派兵讨伐,可是他手上无兵,就加封左良玉为宁南王,命他率本部百万人马讨伐朱由榔。
现在左良玉的大军已经到了三水县。
丁楚魁说:“皇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左良玉从逆,咱们就派兵迎击他。”
朱由榔摇摇头,“他是大明之臣,朕也是大明之君,我们共同的敌人是大清,朕不想起内讧,作出这种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事。”
丁楚魁说:“皇上,您大位初立,正是要立威之际,如果这次不狠狠地教训一下左良玉,日后恐怕他……”
朱由榔摆摆手,“刚才朕的话还没说完,左良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清的十几万兵马离京城也不远,如果我们兴奋去打左良玉,京城之内必定空虚,朕担主清兵趁虚而入,到那个时候,我们必定会面临两面受敌的窘境。”
丁楚魁和吕大器对视了一下,吕大器说:“皇上,臣有一个想法。”
“说。”
“不如我们分兵两路,一路则李定国率领去除左贼,皇上您坐镇京城抵御清兵。”
朱由榔想了想,也只能这样。
他下旨封李定国为主帅,孙可望为副将,率兵去征讨左良玉。
这一天,朱由榔正在宫中批前方发来的战报。
李定国和左良玉在三水大战了十几天,有胜有负,最大的问题是:火器、弹药供应不足。
朱由榔吩咐人把吕大器叫来,两人商议在京城建火器厂制造火器和弹药的事。
现在,永历朝有银子,却没有制造火器和弹药的技术人才。
正这时,一个太监走进来,“皇上,有一个叫万奴·卜加劳的洋人要见皇上。”
朱由榔皱了下眉头,对吕大器说:“有办法了。”
不大一会儿,万奴·卜加劳走了进来。
一进来就跪倒在地,“草民万奴·卜加劳见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奴·卜加劳要来要债的。
前阵子,他和朱由榔约好了,把那五十万两的火器要出来,一分一半,可是,最后朱由榔把所有的火器拿走了,却并没给万奴·卜加劳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