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皇帝敲竹杠
第116章皇帝敲竹杠唐通看了看桌上的座钟,小声地提醒道:“皇上,上朝的时辰快到了。”
朱由榔来到勤政殿。
百官朝拜。
朱由榔挥挥手,“都平身吧。”
百官起身,分两旁站立。
朱由榔拿起几份折子,问道:“阿济格跟朕要一百万两军饷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臣同时应道:“知道了。”
索尼出班奏道:“皇上,户部和兵部刚刚接通到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的折子,也是各要军饷一百万两。”
朱由榔冷冷地把折子往龙书案一扔,“这讨债的不来则己,一来就来了四个,说说吧,这四百万军饷怎么弄呀?”
济尔哈朗出班奏道:“皇上,可从国库拨发。”
索尼马上说:“黄河刚刚发了大水,西北各地又闹刚刚闹了大旱灾,户部刚刚向各地拨发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现在国库里只剩下三百万两银子,给了他们四个不够不说,国库里也不能空着呀。”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同意从国库拿银子,有的人不同意。
朱由榔沉吟半晌,摆了摆手问道:“各位臣工,你们谁能告诉朕,天下的大部分银子都在谁的手上?”
范文程道:“皇上天下大部分的银子都在那些商业富户的手里。”
“这就是嘛,朝迁戍边、平判,让他们能够平平安安的锦衣玉食,妻妾成群,过好日子,是不是让他们出点银子啊?比如说,让所有的有百亩以上田产的富户多缴一成的税赋,如何?”
多尔衮出班奏道:“皇上,臣以为万万不可。”
朱由榔瞟了他一眼,“为什么?”
“商业流通是江山社稷安稳的重要保证,如果这样压榨商人富户,那和之前的闯贼刘宗敏有什么区别?”
朱由榔冷冷地白了他一眼,“睿亲王,是你的记性不好,还是朕的记性不好,据朕所知,当年刘宗敏敲诈的主要对象是京城的官员。
啊,睿亲王,你不提这事,朕差点忘了,天下的有钱人除了那些富商之外,还有你们这些高官厚禄的大臣,那就这样吧,你们这些大臣,一品以上捐十万两,二品五万两,三品一万两。”
众大官一听这话,都恨死了多尔衮。
多尔衮也有些生气,知道皇上这是故意打压自己。
他马上说:“皇上,臣弟虽说一品王爵,可是,臣弟一向为官清廉,家里没有一亩田产,至于说银了了,一年也不过一万两的俸禄,所以,臣弟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朱上榔静静地看着他,不说话。
多尔衮又说:“皇上要是不相信,请皇上派御林军去臣弟的府里查,要是能查出十万两以上,臣弟愿领欺君之罪。”
多尔衮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他心里有底。
他这个人非常聪明,他知道自己和皇上搞对立,皇上一定会寻机会对付自己,尤其是钱方面的事。
所以,他把所有的田产都交给江南第一大富户胡贯中的手上,让他帮自己利滚利,赚大钱。
他自己的府里不过放着一万多两,所以,他不怕查。
不仅他自己,就是他的那些死党也用的是这种办法,家里不放银子,不置田产,把绝大部分的钱都给了江南大户,让他们帮自己赚钱。
所以,多尔滚说完之后,其它的几个大臣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自己是清官,没钱,不信可以去查。
朱由榔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这一手,笑了笑,说:“好啊,一看你们全是清官,但是你们是不是忠臣呢?”
众人答道:“皇上,臣等是忠臣。”
“那就好,既然你们都是忠臣,那现在国家需要银子拨发军晌,你们没银子,可是你们有宅子,你们卖宅子吧。”
对于皇上这种明显是敲竹杠的行为,大臣们都默不作声,敢怒不敢言。
朱由榔笑了笑,“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呀,是不是不愿意卖宅子呀?”
众人还是不说话。
朱由榔又道:“各位都是我大明的开国功勋,你们也都应该知道大明是怎么亡的吧?”
众臣还是不说话。
朱由榔指了下范文程,“范文程,你来说说看,大明为什么亡的?”
范文程知道皇上的意思。
他马上说:“当年,闯贼兵攻京城,崇祯让大臣们捐银子,可是大臣们都不愿意捐,最后也没弄出两银子出来,连军饷都发不出去,最后,士兵们不愿意卖力守城,最终亡了国。”
“说得好。多尔滚,你再跟朕说说,那些不愿意为国出力,不愿意捐银子充军饷的大臣们最终保住他们的银子了吗?”
多尔滚知道皇上这是明知故问,可是,又不能不回答,于是答道:“最后他们被刘宗敏严刑拷打,把银子全吐了出来。”
朱由榔一笑,“你看看,你们看看,有银子不吐,最终还不是吐出来了,刚才睿亲王说朕像刘宗敏,
朕也觉得刘宗敏不像话,可是,现在国家需要军饷,如果没银子的话,朕也想学学刘宗敏,你们看呢?”
大臣们都知道这位皇上的作风,他们要是真敢不交银子,他真敢学刘宗敏。
没办法,这些大臣只好各自回去卖宅子交银子。
八天之后,大臣们总共交出了一百八十万两。
胡贯中听说朝廷要他们这些富户交银子,马上写了封信,让一个人快马来到京城找到多尔滚,问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