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三王去留 - 我,催眠大明,买了大清 - 酒香半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2章三王去留

第102章三王去留

鳌拜一听,大怒,“好你个孙可望,敢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跳下马,一刀把孙可望的脑袋给砍下来,那颗头咕噜了几下滚进大坑。

鳌拜一脚把孙可望的尸体踢进了大坑,吩咐一声,“埋了!”

几个士兵七手八脚地掩埋孙可望。

鳌拜手下的一个千总小心翼翼地说:“大人,刚才孙可望所说的……以前我跟着皇上出去打过仗,我也觉得当今皇上他……”

鳌拜盯着千总,“当今皇上他怎么了?”

“他,他长得和以前的皇上不大一样,会不会真的……”

鳌拜挥手一刀,把这个千总斩成两段,回过头问其它人,“你们刚才听到孙可望说什么了吗?”

众人战战兢兢,异口同声地说:“没听到!”

鳌拜点了点头,“聪明,聪明人会活得久一些,那些多嘴多舌的人,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这一点,你们所有人都记清楚了。”

“是。”

把孙可望埋好了以后,鳌拜带着人离开的小树林,回去禀报说孙可望进了树林之后,人就不见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有可能是逃走了。

朱由榔下旨,到处寻找。

再说鳌拜手下一个步军副尉叫阿尔泰。

他是多铎放在鳌拜跟前的眼线。

这天晚上,阿尔泰悄悄地来到多铎的府里,向多铎说了那天孙可望临死前说当今皇上是假的,是汉人的话。

其实,多铎也看出自从这位皇兄大病初愈之后,样貌有很大的变化,和以前的皇太极有一些不同。

他原以为这是因为皇兄病了一年多,身体变化,容貌上也有些变化。

听了阿尔泰的话之后,他疑心大起。

当今皇上是假的,是汉人,这对整个清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危险,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大清的皇上是汉人,那大清不就成了汉人的天下了吗?

第二天,多铎去找关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虽是亲王,但他却并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和跟阿敏一样,都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

他少年时代就和多尔衮一起跟着努尔哈赤四处征战,立下许多战功,而且他和多尔衮的交情非常好。

但是多尔衮认为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兄弟,所以,并没有让他进入四大贝勒的权力圈,这让他心中对多尔衮有些不满。

但是,多尔衮极倾天下,他也不敢有什么不服的表示。

皇太极和多尔衮争权,他一直是两边都不得罪,谁的势力大,他就往谁那边倒,这是他的心思。

但是,在外人看来,他是多尔衮和多铎一党。

多铎把当今皇上有可能是假的,是汉人的事情告诉了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吓了一跳。

其实,他也看出来现在的这位皇帝和以前的皇帝长相有些出入,但是,他也没往别处想。

现在,多铎一说,他心跳如鼓,面色煞白。

多铎说:“济尔哈朗,如果咱们现在的这位皇上是假的,是汉人,那么咱们多年来辛苦拼杀出来的大清江山就是汉人的,我们不是白费工夫,而且,日后必遭不测。”

济尔哈朗小心翼翼地问:“豫亲王,你有什么打算?”

“咱们俩联手……”多铎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济尔哈朗吓得直摆手,“不行,不行,不管咱们这位皇上是真是假,就目前的形势看,你不过是听鳌拜的手下的一个小卒胡乱说了,要是假的,杀皇上,那可是灭九族的罪,我可不干这种蠢事。”

第二天早朝,朱由榔和众臣商量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的事情。

这三人基本上已经平定了南方诸省。

现在的问题是:是让他们三人回京,还是让他们镇守南方诸省。

众臣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洪承畴最近倍受冷落,他一看表忠心的机会来了,马上说:“皇上,臣有本奏。”

朱由榔瞟了他一眼,“说吧。”

洪承畴道:“皇上,这三个汉王兵多权大,不宜让他们镇守南方诸省,臣建议把他们调回京城,夺了他们的兵权,看管起来。”

满族的官员们纷纷点头赞许。

朱由榔打心眼里鄙夷像洪承畴这样吃里爬外的混蛋。

他撇撇嘴,问众臣,“还有其它的看法吗?”

洪承畴本以为皇上会夸奖他,没想到人家根本没理他。

他谄媚的脸有些僵硬。

范文程出班奏道:“皇上,臣有不同看法。”

“你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