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气愤的皇帝 - 我,催眠大明,买了大清 - 酒香半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1章气愤的皇帝

第41章气愤的皇帝这些王公大臣之所以这样,是有原因的。

崇祯这个人性格有缺陷,他反复无常、薄情寡义。

不到十年的工夫,光内阁首辅就换了50多个。

他的内帑有七千多万两银子,国库空虚,各地都欠军饷,可是,他从来没想过把内帑的银子拿出来应急,反而让大臣们捐款。

哪个大臣,但凡有一点小过失,他非贬即杀,有些将领,只不过打了一场小败仗,他就给杀了。

时间一久,这些大臣们都有了别选明君之意。

他们希望崇祯这个皇帝早点完蛋,他们可以再选一个好皇帝出来重振大明江山。

有几个御史壮着胆子提出让他禅位给桂王朱由榔。

按历代王朝的规矩,御史是言官,无论说什么,皇上都不能处罚。

可是,这个崇祯一听说有人建议让他禅位,把这些御史全给夷了三族。

时间一长,这些王公大臣也不管他了,眼看他崇祯自己作。

这一天。

西北传来八百里加急奏报,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并在此建都称帝,国号“大顺”,并且亲率大军往京城而来,不日就要到了。

崇祯慌了,马上召集众大臣议事。

众人听说这件事,并不紧张,都是沉默不语。

崇祯环视了众大臣,“你们平时不都挺能说的话,怎么都不说话,说话呀!”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推诿。

御史石玉聪出班奏道:“皇上,臣有本奏。”

崇祯心中有些宽慰,看来,到了关键时刻还得这个石傻子。

“石玉聪,你说吧。”

“皇上,闯贼马上就要到了,臣建议迁都南下。”

崇祯暗自欢喜。

他早就想离开京城这个险地。

可是,永历帝曾经说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话,而且要求后面的皇帝都要遵守。

所以,崇祯不能自己提出来南迁,他希望大臣们提出来。

现在,这个石傻子提出来了,他心里非常高兴。

但是,他表面上却装出非常生气的样子,大声呵斥道:“大胆石玉聪,你不知道我大明历代君王都遵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吗,朕就算死了,也得死在这里,绝不会南迁!”

崇祯是个好面子的人,他不想石傻子一提出来,他就答应,这样他担心大臣们会认为他怕死。

他知道石傻子这个人是个实心眼,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他的如意算盘是,石傻子提出来,他拒绝,石傻子再提,他再拒绝,最好是其它的大臣也劝他南迁。

这样,他就会做出不得不“从善如流”的样子,答应南迁,这样他就可以跑了。

果然,石傻子不顾一切地一再说南迁的种种好处。

崇祯装出一副非常生气的样子,一再拒绝。

温体仁站在一边看着崇祯。

其实,他也早想向崇祯建议南迁。

可是,他非常了解崇祯的性格。

崇祯这个皇帝一向是反复无常、薄情寡义,好事他揽在自己身上,坏事就一定推到大臣们身上。

所以,之前温体仁才没去干“建议南迁”的傻事。

他担心,一旦京城丢了,等以后东林党人以此为把柄弹劾自己,到时候,崇祯极有可能把丢掉京都的责任推到他的身上。

让他背黑锅。

所以,他一直也没提这件事。

现在看到石傻子提了来,崇祯非常生气,他误会了崇祯的意思,以为他南真得要守国门,死社稷。

于是,他出班奏道:“皇上,老臣有本要奏。”

崇祯正等着其它大臣,尤其是内阁大臣建议南迁。

这样,他就可以顺坡下驴了。

他高兴地说:“温体仁,你说吧。”

温体仁一脸正气地说:“皇上,石玉聪胡言乱语,蛊惑君心,制造混乱,其心可诛,臣请治他欺君之罪。”

崇祯一听,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温体仁会说出这番话来,气得面色发白,手直哆嗦。

钱谦益见了,不敢落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