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官争误国 - 我,催眠大明,买了大清 - 酒香半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6章官争误国

第46章官争误国

卢象升吞吞吐吐地说:“我担心……我担心,他依仗皇上的信任,为难于我,为难我事小,但是如果因为影响了京城的防御,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所以,我来找王爷帮我一个忙。”“帮什么忙?你尽管说。”

“我想请王爷跟皇上建议,把高起潜调回辽东。”

朱由榔皱起眉头,喃喃道:“卢象升,本来我是可以帮你向皇上进言的,但是,你应该清楚,皇上现在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我不说还好,我一旦说了,他反而不会同意。”

卢象升当然知道崇祯一直有杀朱由榔的想法,他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朱由榔。

朱由榔说:“要不这样吧,袁崇焕正好在京城,我给他写一封信,让他向皇上进言,就说辽东离不开高起潜,现在皇上对袁崇焕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由他来说比我要强得多。”

卢象升大喜,“那就劳烦王爷现在就写,我马上去找袁大人。”

朱由榔给袁崇焕写了一封信。

卢象升带着信去找袁崇焕。

袁崇焕这个人清高得很,除了皇帝和朱由榔两个,他眼里就没有别人的,更不要说卢象升。

可是,因为是朱由榔交办他的事,他不能不答应。

另外,他还有一点私心,如果五年内自己没办法兑现诺言的话,有高起潜和自己绑在一起,皇上或许不会杀他。

打定主意。

第二天一上早朝。

袁崇焕就按朱由榔说的,跟崇祯提出辽东离不开高起潜,请崇祯再派高起潜回辽东去和自己一起守辽东。

崇祯这次把高起潜调回来是想让他回来收税、筹饷。

在此之前,朝廷已经因为战事两次征税,已经惹得天怒人怨,百姓怨气冲天,纷纷抗税。

江南和西南等地已经出现了百姓杀税官的现象。

崇祯需要钱,再派官员去收税,没有一个官员愿意去的。

这些官员宁可辞官不做,也不愿意去收税、筹饷。

现在,李自成在西安,马上要攻打京城,大清在辽东虎视眈眈,不知什么时候就打进来了。

到时候是谁的天下还不一定呢。

他们不想为了这个可能做不了几天皇帝的崇祯把自己的小命给丢了。

崇祯没办法,只好把高起潜从辽东调回来,让他去收税、筹饷。

高起潜也不想去,他知道现在崇祯现在已经是无人可用了,自己再拒绝,恐怕崇祯会杀了自己。

所以,听说袁崇焕向皇上请求让他还回辽东,他非常高兴。

崇祯现在最怕辽东出事,刚要同意袁崇焕的请求。

一个大臣出班奏道:“皇上,万不可让高公公回到辽东。”

众人一看,说话这人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

杨嗣昌现在是内阁成员里主管军事的,左臣们都称他为“杨阁老”、“杨相”,他在崇祯面前说话非常有份量。

他和高起潜交好多年,和卢象升却是敌对头。

前些年杨嗣昌向崇祯建议和大清议和,腾出手来对付李自成、张献忠。

议和就要出让利益的。

卢象升坚决不同意,还骂杨嗣昌是卖国贼,两人从此结下了梁子。

杨嗣昌这个人非常狡猾。

他要对付卢象升,却不自己动手,他暗中撺掇高起潜处处为难卢象升,所以,卢象升和高起潜也结下了梁子。

这次,崇祯提出让卢象升率兵守城,杨嗣昌就以需要得力人手收税、筹饷为由请求崇祯把高起潜调回来,放到卢象升身边以监军之职掣肘他。

如果高起潜回辽东,他就少了一个可以对付卢象升的“打手”。

崇祯见杨嗣昌这么说,就问他,“杨爱卿,高起潜为什么不能回辽东?”

杨嗣昌说:“皇上,现在我们西、北两面御敌,两面都需要军饷,可是现在国库里没银子呀,现在除了高公公这样的得力干才能弄来银子外,别人根本就不行。”

袁崇焕一听急了。

他从怀中拿出一份刚刚收到的战报,“皇上,这是臣刚刚接到的辽东战报,建奴豫亲王多铎亲率五万大军直逼我抚顺关!军情紧急,请皇上定夺。”

崇祯最怕辽东出事,他马上批准了袁崇焕的请求,让两人马上回辽东抗敌。

其实,袁崇焕收到的这份战报并不全面。

大清是派了两路大军来攻打大明的。

一路是多铎,

另一路多尔衮亲率八万大军,绕蒙古草原南下,向在已经到了河北。

多尔衮的想法是:两路大军,前后夹击,一举拿下大明的京城。

第二天,卢象升就接到了多尔衮率八万大军从蒙古过来的军报。

他马上去找崇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