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奇怪少年
第24章奇怪少年徐允祯一听,满脸是汗。
他现在只想着能摆脱“欺君之罪”。
他抹抹脸上的汗,“徐某知罪了,徐某若能出去,一定如数交税,不会少一钱银子。”
朱由榔冷哼一声,“你们俩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就这样,朱由榔把二人都放了。
徐允祯按一千三百顷缴足的税款,温体仁也夹着尾巴回了京城。
崇祯听说温体仁回来了,马上把他叫到宫中问话。
温体仁按事先的说辞,把一份奏疏交给了崇祯。
崇祯本以为温体仁能抓到自己的那位堂弟的什么把握,没想到奏疏上什么有用的东西也没有。
他生气地把奏疏往地上一摔,大声喝问:“温体仁,你是怎么办差的?”
温体仁一脸无奈地说:“皇上,微臣本来是秉承圣意想查出确凿的证据出来,可是一问孙承宗、高起潜和满桂三人,三人的说法漏洞百出,微臣也没什么办法。”
崇祯脸上立即现出杀气。
“这三个蠢材都该杀!传旨,把他们三个调回京来,朕要亲自审问!”
温体仁肥胖的身体一哆嗦。
崇祯要是真把那三人调回京来,自己的丑事就败露了。
他连忙说:“皇上,臣以为不可。”
崇祯怒问:“有何不可?”
“皇上您想,这三个人是皇上在辽东的亲近之臣,有他们在可以约束桂王,如果他们三个调回京来,整个辽东就是桂王的天下了,到时候恐怕会弄出第二个靖难之变来。”
崇祯是个多疑而糊涂的皇帝。
靖难之变指的是当年明成祖朱棣发兵攻打京城,最后逼得建文帝朱允炆从密道逃走,失了天下,而朱棣登基坐殿当了皇上。
崇祯被吓住了。
他不想成为第二个朱允炆。
可是就这么放过这个堂弟,他实在是不甘心。
温体仁摸透崇祯的心思。
他小声地说:“皇上不用着急,您是皇上,整个天下都是您的,只要桂王在辽东,以后抓他把柄的机会有的是。”
崇祯气咻咻地说:“传旨孙承宗、高起潜,密切观察桂王的一切动向,但有不法,立即法办。”
“遵旨。”
再说朱由榔。
温体仁走后,他本以为可以有精力继续练兵,尤其是炮兵。
之前的炮手都是高薪聘请的葡萄牙人。
他要练出自己的炮手,还有就是大炮。
他原本有30门红夷大炮,宁远一战,损失了8门,而且炮弹严重不足。
他给崇祯写了个奏疏,建议整个辽东兵马应该按西方制度和武器来武装军队,组建15支精锐火器营。
崇祯接到了奏疏根本没理他。
没办法,朱由榔只好命袁崇焕继续训练炮兵和骑兵。
朱由榔又表奏朝廷,请求任命袁崇焕为辽东按察使。
这个,崇祯倒是同意了,并且亲自下旨对袁崇焕多有褒奖。
这一日,苗可秀在府里呆得烦闷,缠着朱由榔要出去逛逛。
两人换了一身便服,就来到街上。
因为战事停止,街市上热闹非凡。
有汉人,有蒙古人,也有部分金人,还有一些外国人。
两人逛了半天,苗可秀说饿了。
两人来到一家面馆。
小伙计马上热情地迎了上来,“二位客官,想用点啥?”
朱由榔应道:“两碗鸡丝面,四碟小菜。”
“好勒,二位客官稍候,马上就来。”
不一会儿的工夫,
伙计端着面和小菜上来,“二位客官慢用。有什么吩咐,可以随时叫我。”
苗可秀早就饿了,从竹筒里取了竹筷,直接开吃。
朱由榔有一口没有口地吃着,想着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