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酿酒
“就你这样的杀手,来一个我策反一个,来一堆,我给你策反一堆,来一窝,我策反一窝。” 宁海灵被魏三逗笑了,笑颜如花,盛开时而又过分美丽。
魏三想了想,大不了把这索命门收入麾下,规矩改一改,指不定还能用一用。
宁海灵无语了。
合着,想到的不是被人追杀、暗杀,而是要把所有杀手收入囊中。
在魏三眼中,他俨然已经是现如今索命门门主。
“是不是你们组织的人都长你这样?”魏三垂涎道。
宁海灵给了他一个白眼,“如果你能成功策反三个杀手,我就留在你身边不走了。”
“你算不算?”魏三问道。
“自然…”
“算!”
宁海灵终究还是给魏三降低了难度,心中,不觉多了一抹温情,
她,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杀手,
心中有了感情的杀手,便再也拿不动刀,就算是刀,也只能挥向伤害她在意之人的敌人。
魏三绝对没想到,一首世间美好,究竟对宁海灵造成了多大的触动。
翌日。
延安府中走漏消息。
城中未婚少女垂泪洗面,她们所倾慕的魏王原来早已有了心爱的女子,一直藏于府中,直至今日,绝世无双的宁海灵踏出了延安府。
她穿着魏王的衣服,陪同魏王游走在大街小巷,引来诸多是非妒忌目光,
阳光下
世间美好,环环相扣。
宁海灵有些痴了,跟随着魏三,完成着他每日重复的任务,
一日,
两日,
众人渐渐知,魏王夫人的魅力,她一笑一颦,让花儿失去色彩,美丽动人。
与魏王好比天造地设,形影不离。
校场,
吴江正与两个十九岁的年轻吹着牛逼,“吴哥,魏王真是吾辈楷模。”
“好好练你丫的。”吴江学着魏三的口头禅,你丫的,你丫的,还挺上口。
“哥,魏王给咱的那武器,你说我能分上一杆么?”
“你小子,把准心练好了,魏王还能少了你的武器?”吴江在他脑袋上拍上一个大包,“滚去训练。”
老远就见到魏三走来,径直迎了上去。
吴江笑呵呵道,“魏王,您来了。”
“练得怎么样了?”
“绝了!”
吴江竖起大拇指,“魏王,您果真乃神人,这才几天的训练,全军整体战斗力都有巨大增长。”
“不过,咱们光靠着土豆红薯,战士们体力依旧补给不够。”
吴江老大难,他说的魏三也懂,食物的确是勉强够了,但想要维持城中肉质食物的需求,远远还不够。
“你跟我来。”
魏三从校场上带走吴江,又喊上正在城中传教百姓的恒师爷,然后又在城中找来两个酿酒的师傅,来到延安城中最大的地窖。
这个地窖,里头只储存了小部分的红薯,绝大部分的空间摆放着陈酒的陶罐,在建立之初,恒师爷就已经找到了这个地窖,应该是用来储存酒水建造。
延安并非制酒之乡,除了干这行的师傅制酒之外,平常老百姓家中也都会发酵一些小麦、高粱、大米等等做酒。
因为当年史祖朱元璋好酒,解除禁酒令,而酒也走进了大众家,但与书中不同的是,原本制酒行业本该发达的明朝却陷入了停滞状态,依旧没曾使用到蒸馏酒。
就连从明朝开始盛行的初代五粮酒也还未开始盛行,宫廷酒虽然不错,但魏三喝过之后,依旧觉得难喝,味重口感差,虽有老酒沉淀味道独特,但物贵稀缺,难以走入平凡人家。
想要拉动经济,酒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爆点,几乎,大到紫禁城,小到洲县,每一处人口集中地带,都会酒楼。
起初,官营酒楼的主营对象被规定是四方往来商贾,一般百姓难以问津。
但到了现在,尤其是深入百姓生活之后,魏三发现老朱对明朝酒风的影响有多猛烈。
饮酒之风开始盛行于各阶层之中,富贵之家自不必说,普通人家以酒待客也成惯俗,甚至无客也常饮,故有“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之说。
至于文人雅集,无论吟诗论文,还是谈艺赏景,更是无酒不成会。
在天灾下,酒少了,但始终没有消失,因为它已经变成了粮食。
“魏王,您找来我们可是要酿酒?”一位年岁莫约六十老翁看向魏三,杵着拐杖一眼明白这地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