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178,门里门外 - 卖月光的小屋 - 魔王第七把刀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卖月光的小屋 >

第178章178,门里门外

人的不可知论是站不住脚的,在思维上除了一些病变之外,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的人。

有思想有感情,对人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家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身教言教细致入微,微到影响思维的习惯和情感的构成,也就是有了自己的色彩,这是一种传承。

个别的家庭还有针对性的教育,那是密不示人的祖传“法宝”,凝结着数代人的心血。医药、经商、治家、治军亦或治国。占卜星象数学玄学,心学炼丹驱鬼役魂种植之术等等。也就是对于个别物的认识,对于心的某些层次的判定,对于灵的体悟和翱翔,对于关系的身处其中的关系。

视野之广泛就是天地人,亦是身心灵。

一方面是学校教育,这算是正规的培训,学而校(jiao,考校),优者则仕。礼乐射御书数,后来叫德智体美劳,综合起来就是素质,素质摇身一变就是能力。把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学全了,然后分化为专科和综合性的本科。

各种士也出现了。

问天问地问人,龙生九子不是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灵魂。

一方面是社会教育,种子播下了,在社会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开花和结果。人都是不一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理想,大理想小理想,现实的理想和不太现实的理想,人的分类就五花八门起来。

但起码的,你得是善良的,也就是力求做到身心灵的诚实,对自己善良也对别人善良。你饿着,我如何吃得下去饭,你衣不蔽体,我如何好意思锦衣玉裘。

这其实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生命的礼遇。

人的一生就如此被教导好了,但一定是你为自己的同时也是为了别人。这就是道德和律法的规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如此这样也没有不好吧,人们就是这样生活的,为了生活也为了生命。

然而还是得委婉地说,这是生活不假,但这不是生命的全部,充其量也许只有一半,为了身体和一部分心思。还有灵和一半的心思被隔离在了外边,没有被照顾到。

用门内门外来个象形的比喻,就是门的外面簇拥着很多人,这些人分成了好人和坏人,善人恶人,正直诚实的人和奸佞小人,还有数不清的其他分法。如对生命是一个什么看法的问题,生命是自己的还是不完全是自己的。

有一个人叫隔壁王二,他有一堆宝物但是这堆宝物忽然不见了。

睡了一觉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回忆不起来做没做过梦,也不敢确定是不是梦游过。似乎人只有被鉴定过,方才认识了自己。

村里的赤脚医生说,你就当做没有什么宝物吧,从此忘了会就安心了,只当你确确实实做了一场梦,在梦里散尽了资财,后来你会得享高龄,寿终正寝,这不比什么都好?

当做没有,这就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并不是完全的不知,而是知道该知道的,不知道不应该知道的,画了一个圈子,你就生活在这个圈子中。

宝物的确找不回来了,就当做不曾拥有。难道为此发疯,为此赔上了卿家性命?

但赤脚医生知道宝物是存在的,因为隔壁王二是一个不善于说谎的人,还不习惯于说谎,没有学会得心应嘴地说谎。

宝物是存在的。是一定存在的。

宝物不会有变化,或者还在一个未知的地方待着,或者已经真的散入了民间,但宝物曾经在某个时间段某个房屋内存在在王二的手中。

床上堆满了宝物,王二的眼睛中也全都是宝物,宝物占据了他的心,宝物其实是堆放在他的心上的。

找得回来,宝物还是那些宝物。找不回来,是因为宝物失去了,它还在一个地方好好的,或者已经分解分化了,以宝易宝,宝物更多了,在后来这叫做增值。

宝物一直是宝物,只是不再是隔壁王二的宝物。

宝物或许就是生命,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死人就是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人,生人还在拥有,完全不知道生命的宝物在哪一天在什么地方就会离开自己。

生命是自己的,这么说的时候是人们正在拥有生命。生命终将失去,生命离开了自己,那时候它就不再是自己的,它只是我的一朝拥有。

想开这件事情,就是生命不是完全属于我的,它是今朝的酒,是人们的每一个际遇,是爱恨情仇的一个凭借。从此不问世事,躲进庙宇和道观和一些神殿内,回味和琢磨着生命的馨香。

今生已经无望了,及时行乐,人世间正因为悲苦,所以要肆无忌惮,用另一种方式提前埋葬自己,我行我素,留有一份本色。

今生已经无望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现在我的命是我的,不是天的,我就是实实在在的恶魔了,我为什么不能是恶魔?笑骂有用么,谴责有用么,或者说囹圄有用么。这是我用我的命换来的,不知道它哪一天就骤然离去或者礼貌地辞谢,就像末世情结。就没有那些什么风流倜傥的本色了,造孽是一种高尚,一种智慧。

今生已经无望了,然而我很想知道它,它是谁,它为什么来又为什么去,它的驻留一定大有深意的吧。

后来,又有一个声音说,你们就这样绝望了?生命的确是生命,但对于生命不是无法可想,也就是不是不可知。生命现在是你的,那就是你的,你不是没有做主的时候,不是无能为力,你可以深入生命,达到生命本身,去探问一个究竟和为什么。

震耳发聩,醍醐灌顶,原来是这样,这也就是为什么。

生命本身是没有原则的,有生命气息的都算在内。对于生命的发问,其实是生命在发问,然后是认为自己的发问。

受到征招,人们才会聚集到这里。

本来是不能够看见门内的,因为隔着时空。

对于隔着时空的考虑,不用太认真,它的确可以很远,人不能达到。但也可以很近,比如是近在咫尺,天涯若比邻,以为很轻松地就可以达到,但依然是达不到。时空之隔是完美的阻隔,在这之内又有时的阻隔和间的阻隔,在习惯上也统称为时空之隔。

时的阻隔和间或者叫空的阻隔,为人们提供了接近的机会。

人们本来就是拥有时空的,以为那只是记忆,记忆作为一个整体被固定了下来。其实有时有间,在时间上可以进入间,在间上可以进入时间。

如果身内没有时空,就不会有对于时空的认识之见,也不会在时空中行走,更谈不上后来的运行。

比如一个回忆,我们大抵知道人们泛起来的回忆以悔恨为居多,是绞肠断虑的后悔,但只要已经过去,就无法再更改。

这个不能更改,是时空的不能更改,也有时候包括了情感,但不仅仅是为了情感,甚至不是全部的情感,那只是当时的情感。

都还活在世上这很好解释,我的忏悔经过某一个人的传递,传到了你的心上。你有时候或者是现在也刚好想起了我,心里说,算了,他那个时候也是迫不得已,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吧,我已经原谅他。

有时候,指的是时间的错位,在你某一个忏悔的前时或者后时,她早已经得到了信号,只是现在才做出了回应。

是对于你的对应。

如果是一生一死,或者是都已经死亡,忏悔依然有用,有用的是天的意志,也就是那个恒定的时空。也叫时空之根,时空之母。

其原理就是只要是意念,忏悔是其中之一,意念就会运行,或者是不停地运行。运行是存在,被接洽了是其他存在。

关心你的那个人就会知道,会把你的忏悔之一送达到某天或者某地,去产生作用。

有时候人们用普这个词,普天普地,普广,普查普度,就是所有的天和地。普甲骨文的意思是人人都站在日光之上,也就是人的意念之上,人是会发光的,意念同样发光,光强光弱而已,但在大能者来说根本没有区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