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72,间 - 卖月光的小屋 - 魔王第七把刀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卖月光的小屋 >

第172章172,间

少年进入玄武的体内,那不是人们以为的体内。

能够分得清清楚楚的这是血管这是肾这是肺,那里是大腿。而是适合进入的这个人,他要看什么,他来有什么目的。

不是镜子或者放大镜,来找病灶和看病的。少年进来不仅仅在于身体,或者不仅仅在于其脑海,他要找到控制的枢纽,来操纵玄武这个神像。

身体是一部分,就像存在世界上的高山流水,丘陵山地和坑坑洼洼的穴居。这里也有天空,天空里是一些意识,就和心情一样。

天是存在的,天空的内容不一样,想是一缕缕或者一阵阵一场场的大风,去搬动云彩,把云彩堆砌成所要的模样。是一个头像,一只失传了的禽兽,几个云人围在一起的一件事情。一本天书,也许是天空中出现了闪闪发光的金色字体。

河流横在天上。

有一些宫殿出现,或者是斜坡草地上的一座木房子,草房子。云林在远处并没有铺展开,但知道里面被裹住的是太阳月亮和一些星星,它们被捆在一个包袱之内。有高大散发的神人经过,叫做巨逝鸟的一个庞然大物,像一条白船遮挡住了很远处的一片天空。

天空还要往上。一是有一架云梯垂下来,它软软的似乎正在晃动,但踏上去就像是台阶一样,稳稳的很踏实。人们说的十二重楼原来真有此事,一段很久远的路之后就会出现一座楼阁,路就从楼阁的下面穿过。

楼阁都有名字,但那些字怪模怪样的,少年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那些字在蠕蠕的变动,有的呲牙咧嘴有的摇头摆尾,发出青粼粼黄灿灿或者红彤彤蓝炎炎的颜色来,有的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在和透明开着玩笑。

透明不好,因为透明之后还有透明来衬托透明。看不见是一种欺骗,人在透明中伸出手来,看不见自己的手,但感觉有一只青青的鸾鸟停在自己的指头上,梳理一下自己胸前和翅膀下的羽毛鸣啭两声又振翅飞走,似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的轻响,它的尾影很长。

但马上被透明吸收了。

透明绝对是洞,在这里吃在另一个地方吐出来,有的透明是在吐,一层透明撑破另一层透明。没有道理可言,透明是一种趋向,但趋向中处处藏着危险的不和谐,其中的隐伏更加幽深和玄妙。只是在一个点上危如累卵。

不是一条河,几乎所有的水线都朝着一个方向趋之若鹜,有几个回旋或者逆流也被抵消了。透明的内部是杂乱无章的,只要“外皮”还撑得住,随你里面怎么折腾。

据言这层皮就是时空的规范,外面是无情,里面是乱情。

人们任何无法深进的所在都会遇到时空的阻拦,有时壁有空壁有时空之壁,是最大也是最微小的组成。看不见的都是透明,就是咫尺天涯。

扩展眼界不能走到尽头,就有了意眼和灵眼。能看到还说什么呢,是大眼也是小眼,大眼面对大界,小眼面对小界。有时候还得互相借用一下,好借好还。

用大眼面对小界,用小眼面对大界,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平衡上,小火慢慢地炖起来。就是扩大和缩小,拉倒自己的平衡上来。

大到空,小到无,独怆然而泣下,自己把什么都弄得没有了。

然而正是膨胀和扩散、浓缩和化解,才正是时空的有用武之地。在时间中用空间,在空间中用时间,然后时间就是时间,空间就是空间,都有一个“间”的存在,间是存放感情或者叫意念的地方。

十二重楼的楼也是间,人会被提醒,你正好就在这里。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有大间也有小间,有的走不出来,有的一抬腿反而迈过了,失了向之所在。大小都是相对的,不是大小相对,而是对自己的相对,自己才是那个间。

在行程中须得做好标记,更深一些的说法叫印记。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为什么我在这里。

人的印记首先是自己的碎片,它具有全方位的定位功能。也就是说人永不会失落,一生一世十二生十二世都逃避不了的,生死都是烙印,无时无刻不在发出信息,这个人是生还是死,此刻他在哪里。

生有生的说法,死有死的归属,而对于死的说法,下落不同,这才有了别界之说。也有大生和大死的提法,生命都是有用的,拥有过生命才是有用的。

大生指的是正在活着的人类,他们的生是一股强劲的气流,只要在进食在思考在“工作”在呼吸,血脉流转,就会产生气,这股气是天地间的生气。不是妖精口中的生人之气,而是活气,人气,气机之气。

大死包括了因各式各样的原因而死去的人们,他们有用的是他们的灵魂,也就是那个碎片。人已经不再养育它,它被人丢弃或者它丢弃了人们,它不再是原先的碎片,它经历了人,它满载而归。

这个信息量很大。

说一个人从一个村庄到了另一个村庄。看起来是人和两个村庄,但其中有经过,有河流和土地,树木和牲畜,野草和山峦,天空和时间。清晨上午中午下午还是黄昏,各各景色不同,层峦蔽障和烟岚云霞,倦鸟归林。

这个人是一个支点,有天有地有他生命中出现的人,家人敌人和友朋,师长商贩和左邻右舍。一个人连带着很多人。路上可能会遇到人,他要去的地方也少不了人,他也思念过人。

他有思想他有感情,正是思想和感情让他从一个村庄去往了另一个村庄。不是漫无目的地游玩散步,是拜师访友或者去赶一头猪,拿一件东西或者传递一句话。他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身体在移动,心头在思索,不知道有碎片的存在,而碎片把他的里里外外全都记忆下来了。

光是在此刻,如果把记忆展开摊在桌子上恐怕就能排到某个星球之上。

碎片就像是一个容器一般,记忆极端地压缩,根本不占空间。

人的第二印记就是人的心,也就是思维情感和记忆。思维的本质在于进入和拆解,情感证明了意识的存在,放在合理的方框中。记忆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镂刻,是对于间的基本应用。

人知道这颗心。

在心之内也在心之外,自己就是自己的最好证明。向人述说的证明是把自己的记忆搬出来浏览一番,找到其中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不管有意无意,人借用碎片之灵的光不同,眼睛不同,感悟不同,就产生了千差和万别。综合起来就是人的反映不一样,角度和层次不一样,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

你看到的世界不是我看到的世界,物质不是死物,其中有人们付出或者萦绕的感情。物质世界是情感世界的一部分,物就不会相同。

简单说起来就是人所处的“间”不同,间是影响思维的不同表达方式,也是思维中不同的粒子,叫间子也行。来源于不同的经历,是对于自己不同的塑造。

一段时间或者一截空间在那里,从不同的维度来观察之,就形成了自己的维度。自己的维度是维度的运载车,可以面向不同的方向,伸向不一样的时间,也可以添加或者抽薪自己的情感。

另一双眼睛来看这里,因为透明的缘故,就至少产生了四维。

时空情都是其中的要素。

维是维度的罗列或者叠加,穿插或者有意的模糊和扭曲,因为间的参与不会产生混乱,放在时间中就是时间,放在空间中就是空间。放在运行的圆中又会分出来了实体和虚体两个大类,个人可以虚也可以实。

这时候唯一的制约就是情感。

是去路也是来路。

虚实的目的是紧张中的一种舒缓,并趁机做好一些标志,谁都不喜欢有去无回。之所以有时候说到远方,近处才是出发点,近处才是远方的目的,不要的过时的某个近处也会在记忆中继续发挥作用。

所以第三个印记是“法”的印记,一并也是身的印记。

生都有身体,生是有身体的一个彻底的感觉,死者不死,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是因为它们还存留着“生”的感觉。

而在人的修法中关于身体则是经过了三级跳,第一是把身体挪到了心之中,人的每一次功法之行都会带着它,在一段时间之内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练习。

有时候就是“有”身体,要用身体来做一些事情或者对身体做一些事情,主要的是你想对身体来做一些什么,你的想就是你的专注,也是力量之所在。谨小慎微,风落灰尘,蛛丝暗结,月华洒满大地。

春光不停地巡游,冰释了所有的前嫌,松动了身体内的枷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