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长城抗战尾期(一) - 烽火江山情 - 斯莫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烽火江山情 >

第234章长城抗战尾期(一)

第234章长城抗战尾期(一)三月底,周廷琰配合此地的守军一同收复老婆山,此役,共虏获日军坦克十一辆,装甲车六辆,步枪六千多支,抓捕关东军伪军共计万余人。

这也日本的报纸都不得不承认喜峰口战斗丧尽了〝皇军名誉〞和遭受了〝六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侮辱〞。

中国军队重创了关东军,终使全国的人心为之一振。

与此同时天津的《大公报》称喜峰口抗战〝竟能使得骄妄气盛的日军遭受偌大的打击,此役足为中国军人扬眉吐气〞。

关东军在喜峰口受挫后,于四月初沿半壁山向遵化以北的罗文峪发动了进攻,但还是被中国守军给击退。

四月三日,关东军大约三四千人又向罗文峪与沙石口一带增兵并进攻,还以飞机二十多架助战,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反复与第争夺阵地十多次,当晚,曾经的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现在的二十九军一四三师师长刘子亮率部从敌侧翼配合夹击日军,周廷琰率部增援抄到敌后,三军齐力重创日军。

他现在就带着自己的一营到处增援添加装备和丹药,有人开玩笑说他完全就是个〝游击捡落队〞他是一点也不在乎,不捡鬼子的东西难不成还去抢老百姓不成。

此战关东军也凶狠,二十九军虽说参加的战役有很多,但他们的实力和身体素质还是远远不敌日军,三名中国军人拼刺刀拼不过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六的罗圈腿关东军,因此伤亡都是二比一三比一。

因蒋中正也不待见他们,在长城抗战期间其他军队补给多多少少还能与日军旗鼓相当,唯有二十九军大多都是咬牙拉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

周廷琰想阻止都无法阻止,他现在连自己的一营补给都得靠枪鬼子的,也因他曾经带兵训练他们的拼刺技能,故而都是死两个关东军伤一个一营兵,死亡几率为百分之一。

这也造成关东军每次都三五个围攻一个,因所有人都是血肉身躯,难免的伤亡也不小,最后经过他的统计,一千多人死亡二百重伤轻伤加起来四百多,最后还有战斗力的只剩四百余人,他自己和猴子京子都受了点小伤。

六日早晨,关东军卷土重来再次猛攻罗文峪,中国守军依托城墙和碉楼痛击日寇,双方激战至天黑,关东军伤亡惨重不得已宣布撤退。此次战斗之后,第二十九军在整个防御的线上与关东军形成对峙状态,国军因武器弹药不充足只能防守,关东军因〝骨头〞太难啃总是崩牙,只能与对方大眼瞪小眼。

这边的战事暂告段落,而在古北口与南天门一带的战斗还在继续。古北口是由承德到北平最近的关口古道,为北平和天津的门户。关东军在占领承德后,迅速追击向古北口溃退的东北军第一零七师,并很快在古北口外追到,一零七师无奈又愤怒的不得不与关东军张开激战,激战数日双方均伤亡惨重。

十日,中央军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到达古北口接防,随即命令杜聿明旅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命张建明旅集结在黄道甸附近,急掉东北军第一一二师一个团于古北口的第一线阵地防守。

十一日拂晓,关东军第八师团川原旅团向守军阵地发了起总攻,第一一二师的一个团还没打就撤退了,关东军迅速占领古北口关口,并快速向第二十五师的右翼龙儿峪阵地包围并发动攻击。

中央军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指挥张建明旅主力支援被围部队,不想他旅刚出古北口东关不远与关东军遭遇,双方短兵相接,最终以张建明负伤不得不且战且退。

十二日,关东军增兵进攻整个古北口,以主力对中国守军阵地右翼进行延伸包围,双方交战,战况异常的激烈,最终国军以二比一的伤亡打退日军。

午后,日军迂回到了古北口的东关附近,派兵去掐断了国军第二十五师的各部通讯联络电线,致使中国军队与外界联络中断,不得已,国军形成了各自为战战术。

十五日晚,关东军第六师团主力攻击中国守军第一三九师第七一五团阵地,终究未能寸进半步,气的日军以飞机和大炮相配合,猛攻中国守军的山顶的工事,同时以一个骑兵团向守军阵地侧翼迂回并攻击,第七一五团最终被迫撤出了前进阵地。

而后,日军又再次突破了中国守军的第一三九师第七一七团的左翼阵地,兵很快将国军急退占领了冷口的左侧高地。与此同时,位于冷口的右侧刘家口方面的补充团也与关东军的增援不等展开了激战,并迅速请求增援,最终未等来增援便全军覆没,第一三九师不得已宣布全线向兰若院方向撤退。

二十日,关东军急掉三万人马连日猛攻冷口。冷口商震部伤亡惨重,不得已只得放弃冷口,而是沿建昌营和迁安处往滦河右岸撤兵,日军趁机冷口及其附近的刘家口和白羊峪等地,迁安宣布失陷。

这也造成了宋哲元部在喜峰口的部队腹背受敌,最终不得已只能奉令撤至通县以东沿运河一带布防。

这不是宋哲元不抗日,而是蒋中正一边在剿共,一边左一个电报又一个电报要何敬之和日本人和谈,虽然他也派了十七军来参加了长城抗战,却不许这个师主动去招惹日军,这也造成开始的关东军在德械的中央军上吃亏后,专找软柿子去捏尽量少跟这个师接触。

此次长城抗战,给了骄横的日本侵略军沉重的打击,由于gmd政府在蒋中正的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所有守军都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奋战了好几个月,最终是被迫的撤离了长城的各口。

关东军趁机占领长城的各口之后,并迅速的南进密云和怀柔等地,守军第三十五军的傅作义部队不甘日军继续往中国内地深入,故而命令部队坚持抵抗到底。

当长城抗战还在进行之际,蒋中正继续在南昌督师〝剿共〞大计,为了解决东北方面的战事,就请从国外回来的汪精卫代替宋子文来主持国民政府。汪精卫上任以后,即刻起用他的幕僚为未来的华北政权首脑,目的是寻求与日本进行停战和谈的途径。

这场战役打了三个多月,进入五月初,参战的人员和弹药的消耗都很大,现在的战斗力已经明显下降的不是一点半点。宋哲元也一再致电蒋中正要求他增派援军,何敬之也要他增加财政补助,这样才能以利作战。

但蒋中正坚持要〝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不再增兵华北,尤其不允许他参加〝剿共〞的八十八师八十七师三十六师等嫡系中央军北调去抗日。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