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三C的上帝之手(一)
张三对自己生活的定义比较简单,一条基本和x轴平行的曲线,偶尔来点类似正弦曲线的波动。这样平淡中有起落的生活,是希望,不能算是奢望。平静的湖水很美,不经意间落下的石子,荡起涟漪的湖面,更加令人神往。
张三给大家的印象,略微有点小聪明,名字很古怪的人。
张三的名字确实古怪,姓氏是祖先给的,张三是独子,并非行三。据说,原本父母给起的名字是张山,也许是希望那个襁褓中的婴孩,能如大山般伟岸,不过是父母的美好愿望。
初中的时候,张山流露出了特立独行的性格,以及可笑的小聪明。我们的张山同学执意要改名,就叫‘张三李四’中的张三。美其名曰:大俗即大雅。更何况老子说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每当介绍自己的时候,‘老子张三是也。’差点成为张三同学的口头禅。
中年的张三,顶着可笑的名字,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惋惜者有之,不解者有之。对此,已经被妻子许诺‘我养你’的张三,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评价。
是啊,张三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许他只是不想一味的追求有用之物,也许他只是想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怡和美好,心若在,梦就在。
至于其他人,张三记得汪曾祺在《人间草本》里写过,有人觉得栀子花粗粗大大,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人雅士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tmd管得着吗!
适逢假期,无聊的张三不想每天绕着厨房转圈,抱着出去就是散心的态度,重操旧业,再次做起了滴滴车主。
不得不为各位解释一番,曾经张三只是做顺风车车主,偶尔在上下班的途中,赚点油钱补贴,说实话,顺风车还是适合张三的,对于小帕这类耗油比较大的车来说,专职跑滴滴快车真的没钱赚。
这个假期,张三的选择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谱,好吧,好吧,作为旁观者,我们就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老婆都无所谓,我们干嘛操这份闲心。
“嘀嘀,已经为您接到普通实时订单,请在七点十一分前,赶往馥有山庄小区,等待乘客上车。”
刚发动车,顺手打开滴滴车主端,一条实时订单如约而至。
点开导航,林志玲大姐的声音开始播报:“即将为您导航,前往馥有山庄小区,距离0.9km,行程大约需要二分钟,开始导航,前方20米右转,进入通世路......”
正在赶往约定地点的张三,接到电话,瞥了一眼号码,显示的是滴滴出行,张三明白这是乘客打来的电话。
“喂,您好。”张三礼貌的接通电话,既然是服务性质的行业,最起码的礼仪还是需要的。
“喂,你好,师傅,麻烦你到馥有山庄,小年超市门口,”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
“好的,我马上到馥有山庄门口,在超市门口等你。”张三爽快的回答,其实,张三还是很喜欢这样的乘客,事先来电话确定地址,不需要车主主动联系,再便宜的话费也需要花钱不是,甚至和所有的滴滴车主想法相同,接单过程中的话费,真的应该由平台来报销。
电话没有挂断,只听男子继续说道:“我是给老人和孩子打的车,麻烦你了师傅......”
说话间,张三已经进了小区,看到了小年超市的牌子。
“已经到达约定地点附近,系统自动就位。”听到系统的播报,张三将车停在路边,手指划过了‘到达约定地点’,双眼开始到处寻找老人和孩子。
一会儿功夫,视线中出现一位妇女,手挽着一个孩子,正朝路边过来,冬天穿的太多,分辨不出是否是应该接的乘客,张三按了按喇叭,果然,妇女牵着孩子的手走过来。
车门打开的时候,张三问道:“你好,请问您是到文化中心的乘客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张三的手指划开了‘接到乘客’。
等待乘客坐稳,张三发动汽车开始前往目的地,驶出了小区大门,身后传来妇女的声音,通过后视镜,张三看到一位大概有五十多岁的妇女,显得还是比较年轻,声音中带着比较明显的‘蓬黄掖’的腔调。
“师傅,先去天韵幼儿园。”
“好的,”张三回答,“天韵幼儿园的位置您清楚吗?”张三接着问道。
“嗯,就在紫金城。”张三判断可能是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奶奶或者姥姥,但是他没有询问。
“好的,差不多到了的时候,麻烦您为我指一下路。”张三知道紫金城的位置,不清楚幼儿园的所在。
汽车在道路上平稳的行驶,张三发现这位姥姥很健谈,不仅仅是健谈,这位姥姥谈的话题很有深度,感觉不比倪萍的姥姥差。张三不由得刮目相看。
按照交谈的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第一个话题,关于过洋节的话题,姥姥深恶痛绝。
现在的孩子过圣诞节、万圣节。这些个乱七八糟的节日,究竟有什么意义?你就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圣诞节,你要是信教群众,过就过吧,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什么耶稣基督的,你跟着瞎掺和什么劲。
尤其是这么小的孩子,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少吗?非得过洋节。这不是要教坏孩子吗?(张三心说:姥姥啊,这些个洋节都是噱头啊,大部分都是商家逐利的炒作。)可是,接着姥姥的话,让张三肃然起敬。
姥姥说:十二月二十六就是***诞辰纪念日,有几个中国人记得,他老人家这种伟人中的伟人,领袖中的领袖。歌里唱是红太阳,难道比不上国外的月亮吗?
张三忽然感觉,眼前这位普通的姥姥,有种须仰视才见的感觉。
关于这个话题,姥姥最后语重心长的说:真的应该重视一下传统教育了,尤其是下一代的传统教育。
对于姥姥掷地有声的话语,张三至今感觉振聋发聩。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开始了下一段行程,姥姥说要去银行办理业务,张三自然屁颠屁颠的答应。
尽管没有按照订单到达目的地,但是,张三觉得应该继续送姥姥到下一个地点,何况平台收费是按照里程和时间呢。响应***他老人家的号召——为人民服务。顺便赚点小钱,更何况,能继续聆听姥姥的真知灼见。
第二个话题,关于因为年龄等引发的理念差异。
继续行驶,张三从姥姥口中听出一个问题,孩子的父母上班的地点,与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两者几乎是南辕北辙。而孩子的家庭住址附近至少有三个幼儿园可以选择,条件和管理都还不错的,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并且父母上班不顺路。
姥姥说:女儿女婿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都很好,月收入在当地,属于高收入家庭,为了孩子的未来,学费可以不考虑,路程可以不考虑。
张三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姥姥却说:尽瞎花钱,孩子上个幼儿园,就是为了玩的,整天学这学那根本没有必要。
张三心说:姥姥你可以出语录啦,孩子的童年就应该在玩乐中成长,让游戏点亮孩子的童年。必须为姥姥点个赞。
姥姥还说:现在的年轻人啊,生活不知道节俭,花钱大手大脚,寅吃卯粮。生活没有计划性,难道不用为将来打算,将来孩子要上学、要结婚、要买房,哪个不需要花钱。趁着年轻不攒点,将来老了怎么办?
张三心说:姥姥啊,这个张三就不敢苟同了,年轻人努力工作,赚了钱,享受年轻时候应该有的幸福生活,挺好的呢。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要更新不是,过两年就步入全民小康的社会了。老有所养,幼有所依,鳏寡孤独皆有所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会实现滴。
和姥姥美好的出行结束了,张三确定了一件事,走出来天地宽。
早高峰在继续,订单也在继续,张三在接单的路上,体验万花筒般的社会百态,感悟形形色色的真实人生,颇有点其乐无穷的味道。
有幸福的开端,必定少不了烦恼的开始,张三不可避免的,遇到几次不怎么愉快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