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嫁衣 - 养大的娃重生了 - 九皇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7章 嫁衣

成亲一事对于寻常人来说,或许是很容易的事,但对眼前两人来说,难于上青天。

明姝脱口而出的不委屈让秦棠溪浑身一颤,今日的小姑娘依旧是那么单纯,春心萌动后连礼节都不顾了。

她垂眸不敢面对明姝。

而明姝亲切地拉着老夫人的手,“祖母,您说成亲麻烦吗?”

“可麻烦,礼节不可废,时辰与八字都是算好的,将你二人八字送来,找人给你们算算。若在这里成亲,省去了诸多章节。仔细一想,简单很多。”老夫人自顾自说着,容色慈祥,目光落在秦棠溪的面上后,满腹的话又吞了回去,

长公主有难言之隐。

她立即改口道:“成亲一事不能鲁莽,还需定好日子,明姝,你去外间看看我那些花儿好看不,你们姑娘爱花,喜欢什么就拿去。”

明姝会意,笑着退出去。

临走时还将门关了起来。

光线陡然变暗后,老夫人脸上的笑意也跟着淡了下去:“殿下吞吞吐吐,是有何难言之隐吗?”

“明姝是信安王妃的女儿,当年信安王为保她性命,故意将人送走。我结识她之际,她尚是一孤女,如今……”秦棠溪露出无奈的神色,事到如今,她也不能瞒住老夫人。

“原是这样,可惜了。”老夫人惋惜道,“明姝性子单纯,与你也算是经历过劫难,心中也是有你的,大魏重礼法,不似乌斯。”

话里有话,秦棠溪摇首:“信国公曾怒骂乌斯国不知礼节,不如畜生。”

“他呀,就是嘴皮子功夫罢了,别理会。对了,我听闻秦铮逆党扰乱百姓?”老夫人语气凝重。

“对,在秦淮建了天理教,老夫人知晓什么?”秦棠溪眼轻颤,恍惚明白明姝今日过来的目的了。

老夫人颔首道:“当年你叔父为兄弟情义将秦铮放走,本以为他会逃走,不想会兵围洛阳城。说来也是他的错,事后虽有弥补,可大错铸成,余生不宁。”

秦棠溪听出些话意来,她早就想来问一问,可怕老夫人不肯说话,但既然说了,她就需问一问,“当年叔父去下毒刺赐死之际,可曾于心不忍?”

“不曾。”老夫人直接不承认,“当年高宗皇帝密切注视,他不敢拿赵家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再者,他去之后,就有人去查验,没有遗漏一人。”

“逆党创建天理教,教主是楚襄王后嗣,叔父远在边境,故而我来问一问您了。既然没有遗漏,那我回去再查查。”

“楚襄王在秦淮曾一掷千金,有许多女子爱慕,珠胎暗结也是有可能的事情,殿下去秦淮查一查,或许有什么收获。”老夫人解释道,想起一事想说又不好说,思考后还是说了出来,“其实太妃与楚襄王也曾谋面。”

“我母亲?”秦棠溪略有几分惊讶,母亲出身并不高贵,一直被人诟病,所以她从来不问一以前的事情。

老夫人这么一提后,她依旧不想去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事关旧事伤疤,怎好去戳人痛楚。

“我知道不多,你叔父断断不敢放走逆党。我曾耳闻当年有人怀了楚襄王的子嗣,欲迎回府,但老王妃不肯答应,便僵持下来。当年那女子不过二十岁罢了,过去三十年,至今也有五十岁了。生死天命,若是活着便好,死了就不知了。”

老夫人目露悲悯,当年秦淮女子美艳有才,有些女子被精心调.教后远胜过闺阁女子,安太妃便是其中一人。

乾宗皇帝喜欢安南书,并非是一张脸,也被她的才气所折腰。

她看向面前的长公主,有了安太妃的美貌,也有乾宗皇帝的才能,可惜了,出身不好。

不然,凭借着她的能力,何愁不将大魏海晏河清。

在大魏,出身注定了命运。

“回府后我令人去查一查,不知叔父这些年可接济过她们?”秦棠溪语笑嫣然,没有方才的肃然。

信国公府里的那一封信是掐住赵家的咽喉。

“接济?”老夫人迷惑,“你叔父不会做这等荒唐的事,再者有你婶娘在,他也是不敢的。当年他们三人中就你叔父年纪最小,乾宗陛下与秦铮流连秦淮的时候,他还不过十几岁,拉拉姑娘的小手罢了。有贼心没有贼胆,你放心。”

秦棠溪笑了笑,“怎地,叔父也曾想带一人回来?”

“可不是,那时秦铮刚死,他跑回来告诉我他一喜欢一姑娘,我乱棍将他打出去了,你不知晓他与你婶娘自幼定亲,闹到你的婶娘的耳朵里,赵家就不要娶媳妇了。若不是我乱棍打出去,哪里你有赵澜妹妹。”老夫人叹息,想起澜儿的性子心里就想念得厉害。

而秦棠溪却想的那名姑娘是谁,依照信国公重情义的性子,那名姑娘指不定就是楚襄王的相好。

“老夫人可知那名姑娘最后去了哪里?”

“那就不知道了。”

秦棠溪惋惜。

屋里寂静下来,老夫人见长公主愁绪不解,心里也明白几分,便道:“殿下若不舍她,就离开洛阳。”

她是看着长公主长大,自己的儿子对长公主敬重又喜爱,未曾想在□□上遇到挫折。信安王行事稳当,只怕做梦都没有想到阴差阳错下会有这么一件荒唐的事情。

堂姐妹之间互相爱慕,大魏是绝对不会容忍这么一件有背伦理的事情。

她作为一外人,不好说什么,不能劝拆不能劝分,只能随她们去做。

“老夫人不觉得我二人荒唐吗?”

“荒唐事见多了就不觉得荒唐了。”老夫人淡然多了,百年前有位女帝立了自己的养女为后,当时不少人反对,可惜,面对女帝的强权下,反对也没有什么作用。

秦棠溪会意,“她二人并无血缘。”不过是养大的女儿罢了。

高祖将帝位传给女儿德宗陛下,登基伊始皇权不稳,叔父非要她过继自己的嫡长孙女为女儿。当年德宗皇帝十八,小郡主不过三岁,过继后,小郡主生生改口喊母亲。

未曾想多年后德宗陛下击败自己的叔父,未曾想小郡主的母亲竟给自己的丈夫戴了顶绿帽子。

小郡主并不是皇室血脉。

德宗陛下喜爱自己的养女,不顾大臣的反对立为皇后。

“有还是没有,都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老夫人笑道,强权之下,话都是当政者说的,她说有就是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