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吃不完 - 穿书之不当恶毒继母 - 路边的老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6章吃不完

第146章吃不完  “肖家的,你这买的是不是有点多?”

“七八个人,吃二十天,不多吧?”何素说,不过她也算不出一个成年汉子一顿要吃多少,也不知道一斤面粉能做多少馒头。她就是估算了一下觉得十个人每天吃掉五斤面粉并不算多,她一个人一餐能吃半斤饭呢。

“一斤面能做十五个馒头,他们一个人拿两个也就差不多了。”

每天两斤,一共四十斤面?何素没想到这一下给减半了。

“那就买五十斤吧,反正也是要吃的。”

“是呀,要是现在不买,说不定之后还要涨价呢。”

“那要不还是买一百斤,来一趟镇子也不方便。”何素问道。

想想肖家人没有一点存粮,柳婶点了点头,只是何素这买东西的数额听着有些大,让柳婶还有点不适应。

“你家男人也没跟你商量过买多少?”

“啊?他……”为了给萧显重一点面子,何素委婉地说,“他说了,多买点没事,反正要吃的。”

“那就好。”

柳婶这才放了心,抬头看向小二,在小二毫不退让的目光下跟他讲起价来。

何素一脸老实在看着两人讲价,心里构思着等会儿说些什么拍柳婶马屁,有这么厉害的讲价功能,应该能让她从败家的路上往回走两步。买好了黑面,两人又去买了豆油和粗盐,买的还都是那些低档的。

何素在柳婶指导的时候,抱着听她的总没有错的心情,也没多想就买了下来。直到回去的路上她才想到,这些东西可不是只给做工的人吃的,她和萧显重父女也是要吃的。

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何素在心里感概,看着那一百斤黑面暗暗发愁,默默决定给做工的人做馒头时一定要往大了做,免得到时候没吃完得逼着她吃。

柳婶的大儿子驾着萧家的马车在镇外等她们出来了,看到她们出来了,连忙帮着去抬黑面。他是个腼腆的,看到外来的妇人也不敢多说话,等她们坐好就驾着马车离开了。何素坐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上,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了山。

也不知朱应俭怎么找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去年连灾民都没摸过来,何素暗想,又为百日守丧不能吃肉的规矩闹心,觉得这封建社会就是麻烦。也不知道她偷偷弄点野味吃,萧显重会不会反对,要是他不反对也可以分给他和月儿一口。

在何素满脑子想着怎么安全吃肉时,徐氏正在自己的屋里喝着海带豆腐排骨汤。

虽说国丧期间要吃素,但是百姓偷偷在家里吃一点肉没有人上告又有什么关系。她现在住在远离是非的小小山村里,又有几个人会来盯着她有没有吃肉,难不成还要弹劾朱家不成?

徐氏就是村口徐家的外嫁女,这里的徐家一家都是朱应俭安排的人,在徐氏入住后就让她住了最好的西厢房安心养胎。徐家人也是乖觉,早在听说皇上驾崩的消息后就偷偷杀了家里养的猪,趁现在天还凉着把猪肉冰镇着,好给徐氏来时加餐。

“我看这几天夫人的腿没有再抽筋,想来这汤还是有些用的。”巧枝庆幸地说道。

徐氏点头,觉得这汤不但对治腿抽筋有用,最要紧的是味道好,她都喝了好几天了也没有喝厌。

“听说肖家要造房子了?”

“是呀,就在我们家斜对门,等他们住进来,夫人可以去窜门子。”

“这倒是好。他们家现在是住在村长家吧?”

“对呀。”

“倒是可惜了。肖太太是个好吃的,若是她家独门独院的住着,还能悄悄送点肉过去,现在怕是不能了。”

“倒还真是。”

两人都没有觉得何素是个会守规矩的,也默默盼着肖家房子建好后何素成为邻居的生活。乡下日子实在无聊,两人又得隐瞒着身份,轻易不好出门,能来聊上几句的也只有何素了。

过了二十来天,肖家的屋子就造好了。现在市面上粮食贵但建材便宜,建这房子材料费没有花多少,都快被伙食费赶上了。村里人都觉得肖家人办事大气,供做工的人吃的菜都用豆油炒得油汪汪的,馒头也做的比他们的拳头都大。

但现在的粮食是什么价格,他们都是知道的,就算没有肉菜,他们也没有任何不满。有人偷偷藏了馒头回家,一个馒头家里人分着能顶一天。何素看到了也没有说什么,反倒让他们多吃别客气。不过偷带回家的人也是省了自己的份下来,可不是多占的。

村里的这些老实人哪里知道何素这是为了尽可能的消耗黑面,这世上还有嫌家里粮食多的人,他们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房子建好了又晾了几天,何素他们就搬了过去。搬家之后照例是得请村里人喝暖房酒的,可现在是国丧,他们只能暂时把这事省了,甚至搬家那天连鞭炮也没有放,只在家里静悄悄地祭了神就算是举行过仪式了。何素和萧显重都清楚,两人不会一直住在这里。

既然有了自家的房子,弄点油水的事也被何素提上了日程。春天禁猎的规矩她也是知道的,别的她也不想,弄条鱼吃吃就够了。他们就住在河边,河边的棚子里还放着一支不知是谁家的捞鱼的抄网,她借来用用肯定没有人知道。

可惜她没有料到,村里跟她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大人是不肯不守这规矩的,孩子们却不怕,何素想去偷捞鱼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孩子又围在一起偷偷烤鱼,就知道有人抢在了她的前头。

作为一个成熟的大人,她硬是没有去惊动这群孩子,等他们都走了才借用了抄网去捞鱼。她的手法比几个孩子肯定是要厉害,在岸边站了一会儿后,她一下网子就捞上一条快两斤重的鲫鱼。

萝卜丝鲫鱼汤、红烧鲫鱼、鲫鱼豆腐汤、烤鱼、活鱼锅贴……她在心里乐呵呵报着跟鲫鱼有关的菜名,踏上了回家的路,走了一半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抄网,连忙转身还了回去,快步回了家。到家时,她见一直被她提到手里的鱼都快没气了,赶紧先把它养到水桶里。

正好这时萧显重从外面进来,他是知道何素她一直在惦念加餐的事,说实话,他对将萧家定罪的皇帝并没有什么好感,也不打算守什么国丧,何素想要吃肉就吃吧,他也愿意跟着多吃几口。

“去地里了?”何素问道。

这几天村长家的大孙子张大山,也就是柳婶的儿子,正教萧显重种地呢,他们既然已经买下了三亩荒地,总得开出来种点什么。萧显重学得也不尽心,还有一个身体受过伤的借口,张大郎也没有逼着他,在教他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三亩地给开了。

萧显重有些过意不去,想要付钱银吧,张大郎不肯收。萧显重一掏钱他还很生气,一个村子里人帮忙本来就是很平常的,哪里会要钱,只有故意跟村里人生份或者看不上他们的人才会给他们钱。萧显重哪会有这心思,只能把钱收回去不敢再提,想要日后再从其他地方还了人情。

他发现死里逃生后,他一直在承别人的情,那些人明明跟他并无血缘关系,对他真诚相待。何素就不说了,羊肉馆的胡蝶、租房子给他们的马大娘、赵氏……他忽然觉得这个世界比他想的要有温情。

应了一声后,萧显重想起刚刚在外面听来的事,说道:“朱夫人好像生了,对面去请了稳婆,刚刚稳婆一脸欢喜地出来了。”

“生了?”何素不敢相信地问,心下一算时间,差不多是在这几天了。“这也太快了,我出去的时候还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是呀。”萧显重也感慨道,他记得当初罗氏生月儿的时候生了一天一夜,都把他给吓着了。

何素朝门外望了一眼,见有人上门去徐家送东西就猜这事是真的。她看了看对门,又看了看自己刚捞上来的鲫鱼,趁着对门没有人过去时,马上拎着桶子走了过去。

徐家的大门就没有关,何素敲了敲门进去后,就看到了徐婶子走了出来。

“听说他大姐生了,我刚刚去洗衣服,有条鱼跳到了我的桶子里,怕是知道了这事。我家也是刚搬来,也没有其他拿得出的东西,婶子可别嫌弃。”

“不敢不敢。”徐婶子连声说。

她是知道肖家是跟徐氏一同来的,估计也跟着来保护徐氏的。朝桶子里一看,里面的鲫鱼倒是不小,正好可以做鲫鱼豆腐汤下奶。倒了声谢后,她把鱼养到了自家盆子里,又在桶子里装了两根萝卜还了回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