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 清穿之悠娴 - 琉璃未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悠娴 >

第241章

名单云J其实早就准备好了,不过她还是拖了两天才将折子递上去,这样也显得自己确实用心办事了不是。

康熙收了折子也没给个回信,不过云J也没心思管他,因为完颜氏发动了。

将将折腾了七八个时辰,完颜氏总算平安诞下一子,胤j上了折子,请皇阿玛赐名。

康熙当场便御笔亲提了弘昊二字。

完颜氏坐月子期间,外头大臣们还在为贵妃之事闹腾,康熙不胜其扰,但又反常的没有在外表露出任何情绪,云J估摸着,康熙也是想借此事摸清朝堂上各种势力的底细。

烦心的康熙决定去北塞视察一下军务,在噶尔丹被驱逐以后,那里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摩擦不断的状态。

收拾了噶尔丹之后,康熙终于腾出手来收拾他们,直接将费扬古派过去坐镇,如今过去年许,想来也应该有所成效了才是。

消息传出来后,一杆皇子都想跟着康熙一起出去,个个都去找康熙诉了一番衷肠。

胤j却是被康熙传过去的。

“皇阿玛吉祥。”胤j请安。

“嗯,平身。”康熙淡淡应了一声。

接着就不说话了,胤j等了一会儿,见他老子始终不说话,不得不疑惑的问道:“皇阿玛找儿子可是有什么吩咐?”

您老人家的时间何等宝贵,跟我这儿浪费不太合适吧。

康熙顿了一下,才略随意的问道:“你接下来一月有何打算?”

胤j想了想道:“也没什么打算,除了去理潘院点卯处理一些事物,儿臣打算着将府里再最后过一遍就定下来,等弘昊办了满月、完颜氏也出了月子,就搬过去。”

康熙又是一阵无语,才道:“没别的了?”

“没了。”胤j肯定的道,“皇阿玛可是有事情交给儿臣?”

“无,下去吧。”康熙言简意赅的赶走胤j。

胤j出了乾清宫还有些莫名,皇阿玛找他就为了问这么一句话?君心难测啊。

九月初,康熙带着胤A、胤祉、胤T出了京,此次却没有交代太子监国,而是将事情都交代给了内阁处理。

他们走后没几天,弘昊的满月礼在阿哥所热热闹闹的办了一场,出了月子的完颜氏也出现在人前,身材竟是没比怀孕之前差多少。

满月礼过后,完颜氏便着手清点东西和人员,不过十来日便收拾妥当,又择了一吉日,从阿哥所搬进了v郡王府。

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喜事,完颜氏竟是从进了v郡王府就开始送礼吃酒。

九月底,大福晋终于生下了直郡王的嫡长子,可惜直郡王不在,不然还不知道该高兴成何等样子。

十月,太子侧妃林氏诞下太子第三子,胤v大婚。

十一月,三福晋生下诚郡王嫡长子,佟侧福晋生下雍郡王长子。

喜酒喝道十二月戛然而止。

文贵人在夜里悄声无息的去了。

云J听到时恍惚了许久,文贵人,佩珊,那个和她一同进宫的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她不在了。

虽然一个贵人死了根本不是啥大事,云J还是派人去给康熙说了一声。

果然康熙根本就不记得这是谁,只随意道:“让皇贵妃按规矩办就是。”

梁九功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解释了半句:“文贵人当初选秀时和皇贵妃住在一个屋子…”

虽然只有半句,不过康熙也明白过来,顺带还想起了一些模糊的记忆,这个文贵人,好像还是挺安分守时的。

“按嫔的规制办吧。”康熙淡淡吩咐了一声,又接着沉浸在折子中了。

梁九功悄悄退出殿外,将康熙的话转告给来报信的小太监。

望着小太监离开的身影,梁九功心里却颇是不屑:人都没了,现在来显你的姐妹情深了?活着的时候怎么不帮扶一把呢?果然都是一样的虚伪。

梁九功袖着手老神在在的看着东边翻滚涌动的云朵,不过虚伪也正常啊,谁不想走到最高位并一直站在那里,所以我也是一样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云J知道,肯定有很多人在心里腹诽她假好心、别人都死了还要拿来利用,不过她不在乎,她想那么做就那么做了,至于拿这种事刷康熙的好感,那只能说是天大的笑话,她们小瞧了她、也小瞧了康熙。

因着佩珊只是一个贵人,所以就连皇子皇女们也不用为这个庶妃守孝,又刚好临近年节,是以宫里竟是一分热闹都没减。

佩珊走后,云J经常一不小心就榱松瘢想起从前的种种。

更是有意与僖嫔含卉闲聊了几回,不过到底隔了许多年不亲热,彼此之间生疏客气的很。

含卉已经四十多了,这些年膝下养着胤v,心态倒也平和,不过瞧着还是老,竟像是五十的人。

与云J说话期间,更是不由自主的咳了好几次。

“可是着了凉?怎么不找太医看看。”云J问道。

含卉温和的笑笑:“谢娘娘关心。不过是老毛病了,一到冬天就忍不住咳,太医也看了,开了方子,一直吃着也没多大用。索性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不碍的。”

这种东西云J也不了解,只能点点头表示知道,将话题岔到别的地方。

过了年,出了正月没几天,陕西总督八百里加急送来急奏。

宁夏地方,忽然冒出一个自称是噶尔丹孙子的人,竟暗地里纠结了一股人,出其不意地将宁夏总督府偷袭了,宁夏总督不幸殉职。

康熙看了折子,当下气的将折子摔下御座,李光地捡起来看了一遍,便将折子递给其他大人,拱手向康熙道:“皇上,事不宜迟,当立即命令陕西总督率兵北上镇压叛乱。一省总督被杀,若处理的迟了,可能会被裹挟民意,造成更大的动乱。”

此时,其他大人也纷纷明白出了何事,有致一同的同意了李光地的建议,这确实是最好的方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