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288坑爹的祭天坛
李大人走后,九月反复揣摩着那本帖子,反反复复,倒是颇有所得。
一夜安然。
九月初九,凌晨,寅时,九月起身准备,顾嬷嬷带着宫女忙进忙去,却一直保持着安静。
两刻钟时,九月准备妥当,一身白衣走出聚贤馆,长发没有一丝装饰,就这样自自然然的散落着。
李大人已经率了人等在门外了,除了他,还有韦一涵和他的手下们,他们今天再次奉了皇命前来保护九月的安全,直到七天祭典完成。
“李大人。”九月从容行礼,“韦统领。”
韦一涵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没说话。
李大人看着九月恬静的笑容,也不免有些讶异,昨日,康老太爷亲自着手编的章程让他送到聚贤馆来,还言之凿凿的说福女看罢定然能解其中真谛,此次祈福必有所成,他还直纳闷呢,那帖子有什么真谛?说的都是他们倒背如流的东西,以他看,唯一的真谛就是康老太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错字了。
唉,说起来,昨儿那帖子的错字还算少了,大概也就十五六个吧,比起以前通篇的错,已经好太多了,说到这儿,李大人还真有些想不明白,想那康老太爷好歹也是一代大儒,他怎么就老写错别字呢?
“请。”李大人收敛了开小差的思绪,请九月登车。
此番的车,依然是四匹高头大马拉着,只是,车厢四周却是空的,座位四周也只是挂了白纱,九月坐在里面,毫无遮掩。
她抬头看了看天际,此时,天边正泛着一丝透亮,瞧着,今儿必又是个好天气了,换在冬日,这种天气必是人人盼望的,可是,如今旱已成灾,那抹亮便成了众人失望的源头。
失望?还是绝望?九月无从得知,只是心里隐隐的泛起疑惑。
李大人在腹诽康老太爷,她也是将信将疑,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多心了,那帖子上的出现的十几个简体字,居然凑成了一串句子:九月初九午时正雷鸣电闪风雨必至。
是她太过期待奇迹发生?还是有人在开她玩笑?可是,一想到这帖子是康老太爷让李大人给她的,她又忍不住想相信,她知道康俊瑭的爷爷是她的同乡,或许,他能看得懂天气?又或是,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呃,五行周易?
其实,就算没有他给的这丝希望,这七天祈福,她也是避无可避的,只不过,如今她心里还能存着一点希望之光罢了,她犹如在大海上迷航的船,被这点儿光紧紧吸引。
马车缓缓的往祭天坛走去,路两边,早有得知这“喜讯”的百姓闻讯而来,他们身在天子脚下,虽然没有像别处的人那样背景离乡,可是,干旱带给他们的苦,已然让他们日渐焦燥,有许多人家家中已然断了水多日了,便是那大户人家,如今也只余下无比珍贵的少量的水。
最近半个月,无数的所谓的能人上了祭天坛,他们每日相随,盼着求着老天能显灵,可是,最终的结果,除了那能人身首分离,便是他们再一次的失望,所以,此番听说有福女赴京,他们其实都是抱了半信半疑的态度的,信,是出自他们心底的渴望,疑,是因为他们失望了太多次,尤其是看到福女竟是如此年轻的小女子时,人群顿时哗然了起来。
这么年轻的小姑娘,会给他们带来幸运?
这个时候,韦一涵率的十几个御林军军士便起了作用,他们团团守在九月的马车身边,挡去了一切想凑近马车细看的人,前面,是李大人安排的人开道。
所幸,人群虽然纷乱,他们再怎么怀疑,却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挡住去路。
卯时前,马车到了祭天坛前。
祭天坛离皇城并不远,高有十几丈,九月坐在车上看着那足有十几层楼高的祭天坛,顿时郁闷了,她需要一个人三步一叩登顶,还得在上面跳一天的祈福舞……
我嘞了个去,那帖子上写的那句最好是真的,不然,她这小命真的得报销在那上面了,一天,尚且心惊胆颤了,七天……
九月真想这会儿就直接晕倒,她暗骂自己嘴贱,当时皇帝问她的时候,她就不该说自己会祈福舞,顶多像个神婆那样,在上面拿把剑乱抖一天,也好过跳舞的体力活啊。
“福女,时辰快到了。”李大人见车子都停了一会儿了,九月却没有动静,忙提醒道。
“嗯。”豁出去了……九月无奈的回神,起身下车,都到这会儿了,哪里还有退路。
也许是心神不宁的缘故,九月在下车时踩到了裙摆,踉跄了一步,虽然险险的抓着车辕站稳了,可颈上挂着的红绳却突然断了,那枚玉扳子跌落了下来,滚进了马车下面。
“呀!”九月想也没想就想蹲下去捡,正在这时,不远处钟鼓起鸣,响彻天际。
“福女,时辰到,你必须登坛了,方才掉的物件,下官替你捡。”李大人听到,脸色一变,忙催促道,误了时辰,要是祈雨不成,他也会被挑刺责罚的。
“我来。”韦一涵已经示意他的手下去捡了。
“拜托了。”九月点点头,快步往石阶走去,开始了坑爹的三步一叩登天……登坛之路。
她没注意,祭天坛的另一边,郭老和一位老者同坐于一辆马车上。
“铁牛,你说的可是真的?”郭老看着穿着儒衫的老人,喊出一个很有“特点”的名字。
“你这么紧张干嘛?我说的话,什么时候不准了?”老者翻了个白眼,指了指自己的衣衫,说道,“我好歹也是一代大儒,你还铁牛铁牛的叫,我多没面子?麻烦您,王爷,请喊我康子孺。”
“还不是一样,子孺,孺子牛,铁牛。”郭老微微一笑,目光再次投向通往祭天坛的台阶上,那儿,一个小黑点上攀的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
“差一点,差很多好不好?”康子孺鄙夷的看着他,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处,笑道,“放心,你这外孙女了不得,她肯定懂得如何自保,再说了,你着什么急啊?就算正午时没有雨,你就没辙了吗?福女之名,也没什么好的,福女没了,祈九月就能重生了,去了那虚名,她能活得更自在。”
“话是这么说,可,你也知道游家的事的,皇上对游家心存愧疚,又极欣赏游春的才能,语言中不泛有招为附马的意识,九月若没了福女之名,她如何与天家公主争?”郭老苦笑,这段时日,他已经将游家的证据呈了上去,才知道皇帝居然早就在查林家了,看过游家的资料,又得知了游春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惜才之心大起,有心收为己用,唉,他的外孙女,毕竟隔了一层啊,这也是他没有及时出来与九月相认的原因,皇帝虽然也知道了他有几个外孙女,却并不知九月就是其一。
“就你事事儿。”康子孺不屑的瞟了他一眼,“那游春若是个贪恋荣华的,你外孙女抢了也没用,他要是有心,他自己会解决这些事,你个老东西操的什么心?”
“你说的好听,你不事事儿?那你为那瑭小子又操的哪门子心?”郭老立即瞪了回去。
康子孺顿时哑然,好一会儿才不甘心的嘀咕道:“我那是孙子,娶个不贤的孙媳妇儿回来,我倒是不怕,我就怕他娶个男的回来,那我康家还要不要续香火了?”
“我那是孙女,要是遇人不淑,一辈子都毁了。”郭老冷哼一声,“你孙子能三妻四妾,我总不能让我孙女三夫四……哼。”
“嘿嘿,游春那小子要是不靠谱,就把他踹了呗,换我们家孙子,咱哥俩亲上加亲,如何?”康子孺听到这儿,很不正经的往郭老身边靠去,勾着手指头说道,“我那孙孙不比春小子差吧?”
“哼,你这话,还是留给你那徒弟说去吧。”郭老说到这儿就火,“你什么时候收了这样一个小徒弟,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他不是我徒弟。”康子孺也郁闷了,游春和他虽然没有师徒之名,却也情同师徒了,他也教了不少东西,可游春一娶九月,就得管郭老头叫外公,那他这个师父不是平白低了郭老头一辈?不行不行,打死他也不能承认这关系。
两位老人开始就游春的事开始抬杠。
那边,韦一涵的手下已捡回了九月掉落的玉扳指,当韦一涵拿到这个玉扳指,看到上面的纹饰时,脸色大变,他想到了黄锦元的话,九月是王爷的亲外孙女,这话他及时带回了家里,可是,他父亲并不相信,如今,有了这个,应该能相信他了吧?事情涉及那位王爷,任何事,纵然你有天大的把握都会化为泡影,他虽然不清楚他的父亲参与到了何种地步,却也隐约知道他父亲与林家交待过密,这次福女的事,也是林家捅上来的,如果……他不敢想下去,低声吩咐了手下一几句,捏着玉扳指匆匆寻往祭天坛下。
那儿,礼部安排的和尚尼姑道士道姑正井然有序的分排在两边,各不相冲,各行其事。
九月心无旁骛的爬着台阶,三步一叩,十几层高的台阶,换了谁都吃不消,还好,她一向不是娇娇女,跟着外婆一直练祈福舞,体质倒也不差,加上她知晓调息,一路缓缓而行,倒是缓解了不少的。
一个时辰后,九月满头大汗却气息平稳的站到了高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