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吏事十诫 - 山河英雄志 - 更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山河英雄志 >

第302章吏事十诫

梅映雪白衣胜雪,与雪野溶为一体,若非双目睹视,几乎觉察不到她的存在。赵景云修为最差,望了望梅映雪,又望了望尉潦,问道:“看得见大人无恙。”

尉潦闷声说道:“众人忧心如焚,他却在那里调笑人家美婢,你确定大人的意思是让我撤出北唐去?”

“流民军与呼兰遣来的高手已将北唐与代邑之间的信路截断,彭慕秋行险去了一次马邑,回来裹了一身伤,马邑、雁门一带的形势一触即发,流民军缠住荀家驻在北唐的精兵,不得及时驰援雁门,雁门、代邑守兵不足万人,守不了多少时间,何况韩家也十分可疑。”赵景云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大人知道更多一些,可惜花岫烟守在大人近旁,樊文龙也无暇与大人搭话。”

尉潦不耐的说道:“樊文龙若真心助先生,汾郡还有谁能挡得了我们,不如我们去接先生过来?”

赵景云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只怕还有别的打算,烦请尉将军与梅姑娘去吸引花岫烟主仆三人的注意,好让樊文龙有暇与大人说话。”

雪岭之上两人疾若流星的奔掠下来,徐汝愚啧啧叫了一声,退了数步,爬上马车,说了声:“不要来寻我。”掀起帘子,钻进车厢。

花岫烟如花美靥微微抽搐了一下,定睛望着樊文龙。

樊文龙摊摊手,说道:“我不愿与江宁的人动手,也犯不着得罪你们。”说罢退到马车旁边。

花岫烟心里稍安,樊文龙若不插手,便不足虑。

秦钟树与冯哥儿对徐汝愚的行为颇为不屑,站前一步,给当前奔下来尉潦的凌厉的气势一逼,禁受不住,“噔噔噔”连退数步,脸上郝然一红,又倔强站前一步,护在花岫烟的身后。

尉潦定睛望瞅花岫烟片刻,瓮声说道:“我们大人十分喜欢听岫烟姑娘的歌声,特来请岫烟姑娘走一趟。”

秦钟树见他目光肆意直视花岫烟,心中早就不耐,听他蛮横无理,激愤说道:“青凤将军当是天下为念,为何却做出如此好色之举。”

“天下仰慕岫烟姑娘歌喉者多矣,岫烟姑娘欣然前往,秦小子,你莫非说岫烟甘愿以身色诱之?”徐汝愚掀起车帘,探出头来说道。

秦钟树一怔,料不到李三兄弟会为青凤将军出头说话。花岫烟因尉潦、梅映雪到来,丹息运至极至,乍听李三友此言直击她的心病,胸口气血翻涌,丹息滞了一瞬,横目回望一眼。

徐汝愚嘿嘿一笑,转身躲入车厢之中。

梅映雪轻蔑一笑,不失时机的踏前一步,瑞儿、岩琅从侧旁移前一步,封住梅映雪对花岫烟的攻势。梅映雪足背微弓,气势骤然提及极盛,将瑞儿与岩琅两人罩在缚神劲特有的涡旋气场之中。瑞儿只觉气场释出无数气旋在身旁中旋转,气旋释出暗劲从四面八方拉扯自己的躯体。瑞儿感觉自己直如处在惊涛骇浪之中,只待自己心神一失,梅映雪便会发动致命一击。

徐汝愚身子避在车厢里,却能明白花岫烟三人的感受。梅映雪运行缚神劲所行成的气场不是联手就能抵抗的,花岫烟、瑞儿、岩琅都得单独承受缚神劲的强势压力,徐汝愚当年在宛陵,也是拼得经脉受伤,才夺得逃命的先机。樊文龙的声音在耳畔传来:“众人都在城外寻找奇货,却想不到青凤将军早躲入城中,还与近来名满北地的花岫烟混在一起。”

花岫烟他们正极力抵抗缚神劲的压力,不会发觉此处的丹息传声。

徐汝愚说道:“樊将军来北地看雪景,可看到什么?”

“却不知青凤将军看到什么?”

“铁蹄欲碎我山河。”

樊文龙说道:“青凤将军意欲何为?”

徐汝愚神色一黯,说道:“我欲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只是北地局势恶化至此,天下乱象已呈,我亦无可奈何,只得重头收拾旧山河。”

樊文龙怔了片刻,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青凤将军置亿万黎庶何地?”

“不为黎庶,我何苦面朝狂澜而不抽身?天下积弊已久,非猛药无以治也,而后施善政,还天下升平之世。”

“青凤将军眼中的善政又是何等模样?”

“尚武则国强;兴农养民,以立根本;工商并举,联络天下;集权,不使国家虚立,绝藩镇、世家割据之患;还政于相,绝外戚、宗族、寺人弄权之患;吏事察举并治,以绝世家专政。”

樊文龙说道:“我听你在江宁为吏事书十诫,可否教我?”

“请言。”

“吏事十诫之一,畏民者,不当为政。何解?”

“民为水,政为舟,畏民者犹如行舟而畏水,焉足以为政?”

“其二,知民而欺民者,不当为政。”

“吏事以民为本。不知而欺之,则根基摇动以为权谋,焉足以为民之官?”

“其三,不知政者为政,不当为政。”

“自古以来,政为权力之要、之道。不知此要、此道者,则必滥用权力以乱政。非知此,岂知政者为何物?”

“其四,不知才者,不当为政。”

“举才不避亲,用人不惧疏。任人知其德、知其才,是为因政而善用人施才耳。若非如是,则其政非国、民之政,乃与私、家政何异?”

“其五,欲不知有所止者,不当为政。”

“美色当前为之而动者,不以之乱政;利之所诱为之获者,不以之失政。否则,其执政者岂非因失德而获罪于天下乎?”

“其六,公私不分者,不当为政。”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道焉!然为政之道,公私必有所明,否则,岂非为私利以失己策?岂非为假公以济私者有所乘?”

“其七,不知史者,不当为政。”

“以史为鉴固可知兴替,然当世执政,一再重蹈他人之覆辙,此愚何以为政者言、为政者行乎?”

“其八,不知天下者,不当为政。”

“政之道,天下术。不知天下有所为或之所以为而沉浮于宦海者,岂非行尸走肉于政坛,以误国、误民、误政者哉?”

“其九,识时不知勇,用事不以智者,不当为政。”

“天下事,知其然及所以然而无所为者,是为庸政。而不知其然及所以然而为者,岂非枉政?”

“其十,不知言者,不当为政。”

“上阻于言以自尊,则自取其辱不远。下有言不语以自谄媚,则与辱政、害民以自肥何异焉?”

樊文龙说道:“男儿八尺当锋刃,莫待遗迹吊故国,天下诸雄,只有青凤将军以民为念,文龙叹服,奈何文龙有乐清之劣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