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生辰 - 隋后:伽罗传 - 保宁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隋后:伽罗传 >

第176章,生辰

五月时,大周军队攻破吐谷浑,大胜归来!

杨忠封隋国公时有食邑一万户,此次因功升任御正中大夫,宇文毓又把竟陵县的一千户给他,收其租税田赋。

吕氏高兴的对子女们说道:“这下可好,你们父亲在朝中任职,不必再四处奔波了。”

伽罗细数这个御正中大夫的的职位,是属于天官府的,用于起草诏令,就类似于后世的中书省官员。

这样看来,宇文毓是把杨忠当成自己的近臣了。

杨整提议庆祝一下,但是近年来杨忠时常晋封,击败吐谷浑莫非比当年打下南梁还盛大?怎么这会儿想到庆祝了。

到最后杨整才说了实话,原来再过几日就是尉迟二娘的生日。

“二娘今年刚好十五岁,又是嫁进咱们家的头一年,再遇上父亲的好事,所以儿才想着庆祝。”他提出这个建议,却见无人响应,忙看了下尉迟琼瑶,尉迟琼瑶给了他个眼色。他又道,“也不必太过铺张,只要邀请几家姻亲和通家之好就行。”

姻亲……不说姻亲还好,一说姻亲,诸人就都知道这是尉迟氏的主意了。

因为吕家不在长安,独孤氏又没什么人,那就只有尉迟氏了呀。

吕氏面露难色,想说什么又有些犹豫。

好在杨忠直接说:“你才成婚,家中宴请相差太近,只会给人骄奢之感。这一次,就不必大张旗鼓了。你若要为二娘庆贺,就你们院中小宴就行,不必让许多人知道。”

杨整立即看向尉迟琼瑶,尉迟琼瑶满脸不高兴,杨整再看看父亲的面色,犹豫了一会儿,只好说:“既然父亲这么说,那就如此吧!”

尉迟琼瑶咬了咬牙,挤出一丝笑容,对伽罗道:“到时候要劳烦长嫂安排筵席了。”

伽罗笑道:“无妨,你把想要的膳食列个单子给我就是。”尉迟氏刚进门时,杨整就要她做人家喜欢吃得菜,伽罗不知,干脆让人问尉迟氏要了份菜单。

也不是说每天都会有她爱吃的几道菜,毕竟府里的人那么多,但总不会让她太过失望就是。

尉迟琼瑶闻言便道:“府中筵席我并不知规格,所以并不知道该有哪些膳食,还是长嫂安排的好。”

伽罗并不跟她争辩,微微一笑,道:“那就听我安排了。”

尉迟琼瑶轻哼,她要请的是娘家人,若是筵席不好,就是独孤伽罗刻意为难。

伽罗怎么可能在这种事上为难她?尉迟琼瑶之所以会这么想,是还没有胜任杨家儿媳妇这个角色。

回去之后,尉迟琼瑶又不高兴了,抱怨说:“成婚是成婚,生辰是生辰,两者怎能相提并论?大人公不愿意给我过生,却要拿成婚做什么借口。”

杨整虽然听她的话,但不喜欢听她说父母的不是,皱皱眉,道:“父亲所言也并非不对,确实相隔太近了。主上崇尚简朴,为人臣子者,怎能违背?”

尉迟琼瑶不料他会拿主上做借口,气得咬牙切齿,可又不能再和他起了冲突。憋了半天,才道:“独孤伽罗今年也是十五岁,到时候看她办不办生日宴。”

伽罗那边,杨坚也刚好说到她的生辰。

“我的生辰在九月,还早着呢!”她前世只过整十岁,不过五岁,所以对十五岁也没什么概念。但也知道这个时代很重视,因为女子十五而笄,代表成年。

杨坚说道:“也不算早了,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个月。对了,你可有字?”

伽罗敛了笑意,悠悠道:“我父母都去得早,谁会给我取字呢?”

杨坚把她揽在怀中,轻叹一声:“那就由我来取。”

女子及笄不光要行笄礼,还要取字。按照周礼来说,女子及笄取字之后才能成婚,所以才会有“待字闺中”这个说法。但因连年战乱,人口锐减,所以才将女子的婚龄提前至十三岁。

但是笄礼只在汉人中流行,鲜卑人并不实行笄礼,只做个生日罢了。。

伽罗好奇的问:“你想给我取什么字?令姜?”

“你喜欢令姜吗?”令姜,是谢道韫的字,谢道韫是晋时才女,令有美好之意。

“我哪能和咏絮才女相提并论?不过,令这个字到是可以取来一用。”既有美好之意,也有号令之势。

杨坚低头亲了亲她的发顶,说道:“那就先定这个字,至于第二字,容我好好想想。”

“好啊!”

伽罗想着杨坚的字那罗延,其实他的字跟自己的名到是挺配的。而自己用“令”这个字,就有些汉人的柔美之感了。这样也好,自己的父亲是鲜卑人,母亲是汉人,名为鲜卑名,字为汉字,不错。

到了尉迟琼瑶生辰之日,伽罗让福娘送去自己的贺礼,又让哑姑准备好筵席,自己就先不过去,等开宴了再去。

尉迟琼瑶的母亲先去见过吕氏,然后到了女儿的院中,面上带着不悦,说道:“你头一个生日普六茹氏竟丝毫不重视,方才我与你婆母说起,她道是隋国公的意思,不欲张扬。”

“母亲,快别提此事,我愿想让二郎提出来,结果还是被大人公拒绝了。”她说到那日的情形很是生气,又道,“若像汉家规矩,大行笄礼就好了。”

尉迟夫人便道:“你从前不是嫌汉家规矩太冗杂了吗?不如我们鲜卑人大气爽利。”

“母亲!”

母女俩说着话,倒也没那么愤恨,加上一些亲戚朋友都陆续来此。到后来,吕氏和伽罗也亲自过去庆贺,也算给足了尉迟琼瑶面子。

离席时,吕氏握着伽罗的手说:“待你生日,也要这么热闹才好。”

伽罗笑道:“我到不必如此铺张,反正……”反正,父母俱都不在,兄弟姊妹们也都分崩离析。

她这话虽然没说出来,但是吕氏却能听得懂,轻叹一口气,又拍了拍她的手背,没说什么。

可是回到自己院中,就问吴娘:“伽罗的外祖家不是清河崔氏吗?我记得,她的舅父似乎还任职于颍川?”

吴娘连声道是,吕氏便笑道:“这孩子还说自己没什么亲戚,外祖家的亲戚就不是亲戚了?到时候早早下请帖,请舅夫人过来一趟。”

吴娘想了想,还是说道:“夫人,那是清河崔氏,五姓之家。”言外之意如何,再明显不过。

吕氏想想近年来伽罗的处境,以及清河崔氏的应对,又是一声重叹。她道:“也不怨我多疼她,这孩子身世的确可怜,更衬得人可爱。”

“正是呢!”吴娘应和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