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小学 - 暖暖的回忆录 - 阁楼和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暖暖的回忆录 >

第17章小学

梦里。

这一年,欧阳璁珑读小学五年级,外号,洋葱,这个外号的由来,需要追溯到洋葱小学报道的那天,当时带洋葱去报道的,是洋葱的婶婶。

老师拿着签名表,让家长登记孩子的名字,然后洋葱的婶婶在名字那一栏,光荣的把洋葱名字的第一个字忘掉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反正洋葱户口本上的名字还是欧阳璁珑,爸妈都不着急,洋葱一开始也没有发现这有什么不妥。

但是几天后,洋葱名字的弱点暴露出来了,这前两个字,不就是“洋葱”吗。很快,大家就不再老实地喊洋葱的全名,虽然他们本来也没有喊全名,而且这次他们不过在少叫了一个字,但事情不能这样对比不是。

欧阳是复姓,所以可以说是姓欧,也可以说是姓阳,他们叫阳璁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叫的还是洋葱的全名。

但是,“洋葱”就不一样了。

洋葱,是一种蔬菜,可以延伸为洋葱炒肉、洋葱炒鸡蛋、洋葱土豆、洋葱牛肉丝、凉拌洋葱、洋葱饼、酱爆洋葱等。

中国饮食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一种蔬菜,可以衍生出这么多的菜肴,同一道菜,不同的地方还能做出不同的口味。

都是吃的。

以至于洋葱当时严重怀疑,自己从小就展露贪吃的本性,是不是一开始就被她的名字害的。

洋葱跑去和爸妈理论,爸妈和她说,名字是曾祖母取的,不能质疑。

曾祖母家里是书香门第,又是家里最年长的,所以洋葱的名字,自然交给曾祖母来决定,爸妈说,当时曾祖母还想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欧阳萃华。

洋葱没听清楚,以为是欧阳翠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洋葱小小年纪,多少还是有些审美的,翠花和璁珑想比,明显是不如璁珑的,虽然这两个字难写,但洋葱总觉得,这两个字看上去十分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高大上。

后来,洋葱想了个办法,就是将全名告诉大家,所以洋葱将作业本上的名字全部写成“欧阳璁珑”。

然而洋葱的这个大计划刚实行,就夭折了。

在洋葱拿着铅笔奋笔疾书时,同学看着她本子上的名字,嘲笑她把名字写错了,小孩子对这种事十分在意,所以最后洋葱只能放弃这个计划。

洋葱只能想了一个办法,改名。

她把作业本上的名字改成“刘宇春”,这次,没有任何人发现洋葱的行动,计划实施得很顺利。

结果洋葱的班主任和她说了一句,阳璁珑,把你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改回去。

洋葱这个伟大的计划,实行了不到两天,就以失败而告终。

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洋葱彻底放弃了斗争。

后来,李宇春火了,洋葱一直怀疑,如果自己当时没有听老师的,是不是她也能想李宇春一样,成为超级女生的冠军。

小小的洋葱说,宇春是个好名字,难道不是吗?

好在后来,到了小学高年级,大家渐渐接受洋葱真实名字是欧阳璁珑的事实,但几年的习惯难以改口,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叫阳璁珑,于是洋葱就顶着阳璁珑这个名字,过到小学第五个年头。而且洋葱也渐渐看开,关系好的,都叫她洋葱。

这就是洋葱外号的由来,洋葱从莫名其妙的接受到抵抗到不得不接受到现在的习惯,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不要看洋葱小时候傻乎乎的,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发散思维,还是好现象,所以洋葱小学成绩,一直跻身全班前五名。

而爸妈也早和洋葱商量好,小学毕业后,要去河对岸的金阳一中私立的初中部读初中,届时,他们给洋葱买一辆单车,便于她上下学。

洋葱家靠近河边,所以这段路程不算远,骑单车的话,半小时左右就能到。

眼见到了六年级,洋葱很快就能拥有自己的单车,想到早晨自己骑着单车,像电视里的那样,迎着春风的样子,洋葱心里就不停的偷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概是四年级的时候,全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到洋葱六年级,金阳一中初中部因为是私立初中,不能再继续招生。

而因为义务教育,小学生读初中不再以分数为准,而是以个人意愿以及上学的距离为准。

洋葱家算是在县中心,附近具体有几所学校,洋葱数不出,但是多少知道点。

洋葱就读的是金阳的老牌小学,也是洋葱爸妈的母校,第五中学,然后靠近老城区有一个第三小学,第一小学离第五小学只有几分钟的路,还有一个第四小学,稍远一点,但也很近了。

初中,洋葱知道的有两所,一所是十三中,就在五小旁边,只有一墙之隔。每次洋葱做完早操,还能看对面的做操,看到他们那奇怪的动作,一会上下晃动双手,一会做出一个超人的招牌动作,大家总是笑不停。

但是对这所学校,大家的印象不太好,因为他们学校混混多,而这些混混,通常打邻居学校学生的主意,洋葱没见过,但是听过不少,自然有点抗拒。

还有一所学校,是十五中,在老街附近,离洋葱家不算远,十分钟路程,一所老牌的中学,人多,班级多,有好班也有差班,想去好老师名下,甚至需要考试分班。

在洋葱为此纠结的时候,爸爸已经为她想好,他不知从哪打听到,天一中学,又称三中,有个精英班。

于是,某天洋葱放学回家,他说:“璁珑,我们去三中读初中吧。”

洋葱问他:“三中是哪个学校。”

“就是你早晨去学校时,路过的那所学校。”

“哦,是那所啊。那不是高中吗?”洋葱想起来。

小学八点半上课,但洋葱都会六点起床晨读一小时再去学校,而洋葱的两个发小,速度较慢,每次洋葱等她们,晚了,走到这个学校门口,就会遇见这个学校的高中生出门买早饭,那个人山人海啊。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洋葱当天的早饭就只能却学校门口附近买了,但是小学门口的早饭没有高中的好吃和种类多。

“他们那也有初中。”爸爸回答。

洋葱端着脑袋,想起那家学校门口的早饭,还有那短了一半的上学路,当即点头答应。

最后,分校通知发下来,洋葱、冯佳彤、安橘里分别去了三中、十五中、十三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