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返回邺城
当天中午,诸葛均在草庐设宴,宴请曹丕与曹真。同时,这也是为他兄长诸葛亮,准备的送别宴。
宴席期间,曹丕还见到了诸葛亮的老婆黄氏。
本以为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是个丑女,大饼脸、水桶腰、五大三粗、一脸麻子、满嘴龅牙之类的。
但黄氏一出场,竟然让曹丕有些惊艳到了。这黄氏虽然算不上国色天香,但也是小家碧玉,别有一番姿色,绝对不是史书里写的那种丑女……
这黄氏出来后,先是与曹丕曹真见礼,随后又与诸葛均见礼,完全是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
曹丕忍不住心里暗骂史官不靠谱,写历史就应该实事求是,怎么能以讹传讹呢?
不过曹丕又一想,似乎也不能完全怪史官。诸葛亮在介绍自己老婆的时候,总是先说句拙荆和丑妻……
这里的丑妻,是有这谦虚的成分的!而不是真的丑!
想到这儿,曹丕由衷的替诸葛亮感到欣慰,没有真的娶到一个丑妻。
就像黄宏小品里说的那句话:谁说丑妻才是家中宝?老婆还是漂亮了好!
……
吃完了饭,诸葛均帮着兄嫂赶出一辆马车,和一匹马,将诸葛亮夫妇的行李衣物全部装上马车。
如今诸葛亮已经决心出山相助曹丕,自然老婆黄氏也要带上。
临别在即,诸葛亮看着居住了多年的草庐,心中依依不舍,随后嘱咐弟弟诸葛均,要好好读书,将来学问做成,他会帮助兄弟入仕。
又嘱咐下人,一定要勤恳劳作,免得后山的田地荒芜。将来终有一日,诸葛亮功成名就之时,他还要在此隐居……
曹丕不禁心中怅然,如果真有天下太平那一天,他舍得让诸葛亮会草庐隐居吗?
当然舍不得,不过他会尊重诸葛亮的意愿!
最后,诸葛亮将夫人安置在马车上以后,重重看了眼弟弟诸葛均,与草庐外的全部下人。
诸葛均心中同样万分不舍,面对兄长,双手抱拳深深地施了一礼。
下人们跟着诸葛均一起,朝着诸葛亮作揖。
不知不觉中,诸葛亮眼眶湿润,最终冲着家中兄弟老少,深鞠一躬,随后毅然决然的翻身上马,离开草庐。
看着眼前这一幕,曹丕也不禁感慨万千。忽然想到了老版《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山时的插曲,那首卧龙吟用在这里也恰到好处!
凤兮凤兮思高举,
世乱时危久沉吟。
明朝携剑随君去,
羽扇纶巾赴征程……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作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
猿鹤听我再抚琴!
……
小童赶着马车,车里装着行李与黄氏夫人。这小童是诸葛亮看着长大的,如今诸葛亮要走了,这小童也必然跟随一起。
到了卧龙岗下的村庄,曹丕下了马,叫来了小荷与小蝶,叫二女收拾行李马上出发。
这二女手脚倒也麻利,很快就装好行囊,赶着马车出门了。
乡亲们听说曹丕要有,呼啦一下围上来一大帮,瞬间把曹丕围在中间。
“曹公子,我们不舍得你走啊!”
“是啊,公子,留下多住几日吧!”
“我们还没有报答公子大恩呢!”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头,直接跪下了,红着眼睛请求曹丕多住几日。
有几个老头带头,剩下的百姓全部聚过来下跪请求,四下里顿时响起哭声一片……
曹丕之前就想着偷偷离开,可惜还没走,就遇到这种情况,这也是曹丕最不想见到的场面。
曹丕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了,相处的这段时间,大家都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分别在即,怎不让人泪湿衣衫……
曹丕一把扶起带头的老者,朗声道:“乡亲们,大家都起来吧!常言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曹子桓就此别过大家了!”
话音刚落,瞬间又哭了一片。
曹丕苦笑一声,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酸楚。
随后曹丕拱手朗声道:“乡亲们,我与家父有约定之期,实在没办法继续逗留了!我在村里居住期间,承蒙乡亲们照顾,多谢大家了!”
“曹丕拜别乡亲们!”
说着,曹丕看着百姓,深深地施了一礼。
百姓们万分不舍,老老少少都哭成了泪人,却还不忘记对曹丕还礼。
曹丕最后重重的看了眼乡亲们,随后一咬牙,翻身上马,拍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