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步步为营
“启禀副都督,诸葛亮派大将张辽袭取了龙川县!”
“启禀副都督,诸葛亮派老将黄忠,袭取了河源县……”
“都督,不好了,诸葛亮连克三城,揭阳,诏安,漳湘三城失守……”
……
一连数日,陆逊收到了不计其数的县城失守,诸葛亮接连破城的消息。
陆逊焦头烂额,要看诸葛亮势大,自己人单势孤,区区数万人马,如何抵挡诸葛亮二十万大军?
失地陷城,是在所难免。有些结果,陆逊早就预料到了!
对此,陆逊只有一个决定,拔剑厉声道:“传我将令,全军将士全部退守南海郡!各县城守军放弃抵抗,集结退守南海郡!南海郡若失,我们谁都不要活着去见主公了!”
“是!”
一线的作战将士,在接到陆逊的命令后,十分不解。
在他们的印象中,南海郡的地理位置已经距离苍梧不远了,是苍梧最后的门户了!
如果各县城的守兵全部后退到南海郡,这几乎等于把南海郡东面的数十座城池全部白白拱手让给诸葛亮!
面对军中的质疑,陆逊怎能听不到流言蜚语。
少数军中甚至产生哗变,士卒们认为陆逊徒有其表,实际上胸无一策,不然也不会白白的放弃城池,退守南海郡。
对于哗变的士卒,陆逊忍痛下令斩杀!并且再次下令,聚众哗变者,斩!
造谣滋事者,斩!
在陆逊的高压军令下,的确有效的制止了军中的变故。
在平定内乱后,陆逊集结军队,徐徐退军,返回南海郡!
回军途中,陆逊骑在马背上,身影仿佛无比落寞。
看着慢慢返回南海郡的三军将士,陆逊满眼风霜,神情复杂,只觉得前途渺茫。
失落,茫然中,陆逊的眼里还闪烁着一丝兴奋!
面对全军将士多多少少的误解,质疑,陆逊目前只能以势服人,他没办法以理服人,顾不过来。他知道,有些人哪怕嘴上不说,心里也在责怪自己这个都督的失职!
但目前,躲避诸葛亮的锋芒,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而迎着诸葛亮的大军,与其决一死战,看上去气节满满,实际上是在逞匹夫之勇,而且正中诸葛亮下怀。
陆逊和诸葛亮交过一次手,就知道诸葛亮有多厉害了!
和诸葛亮正面对阵,绝非良策。他只能拉长诸葛亮的战线,伺机反击。
至于茫然,陆逊不知道凭借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能抵挡诸葛亮多久。
换言之,一个小小的交州,能不能挡住曹丕诸葛亮数十万大军的践踏!
他陆逊自从军以来,就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心理准备了。
但是主公呢?孙权呢?
自己死了不要紧?主公怎么办?
他不仅为自己的渺茫前途而担忧,也在为孙权的前途而担忧着……
至于陆逊眼底最后的一丝兴奋,是诸葛亮!
这个大自己两岁的男人,这个横扫江东,所向无敌的男人!
他能作为自己的敌人,是自己的荣幸!
想到此处,陆逊心底的那团火不禁燃烧起来,血液也变得愈发的炙热沸腾!
和别人作战,只是单纯的战场厮杀!
和诸葛作战,是品味人生,是观其肺腑,是享受战斗乐趣,是纵情兵戈铁马。
如观山景,如品香茗……
……
揭阳城下,诸葛亮亲自安抚城中百姓后,又亲自负责粮草安置问题。
忙忘了这一切,一旁的张辽忍不住问道:“军师,这一路上我听到了不少风声,陆逊把前方县城的守军全部集结撤走了!前方至少数十座城都是没有抵抗的。”
说着,张辽不禁疑惑的问:“这会不会是陆逊的阴谋诡计?想诱我大军深入?”
诸葛亮一袭白色鹤氅,摇着羽扇笑道:“陆伯言深谙兵法,精于用兵之道!只是他虽有谋略,又如何瞒得过我?”
“他之所以集结守军后撤,是为了避我锋芒,集结力量退守南海郡!”
张辽恍然道:“原来如此,他是准备在南海郡与军师决战了!”
诸葛亮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后摇扇道:“传我将令,大军徐徐向前,每三日下一城,一点点逼近南海郡!”
张辽拱手道:“是!”
诸葛亮轻摇羽扇,嘴角微微一笑,他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步步为营,一点点的给陆逊施加压迫感。
至于陆逊,诸葛亮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策,不一定非要和他交战,也有战胜他的妙计。
因此诸葛亮才不急不缓的徐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