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建安二十二年 - 重生三国,文帝挥鞭 - 从头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47章建安二十二年

之后的日子里,曹丕最经常光顾的还是赵爷家,赵爷得知了曹丕的真实身份以后,非但没有任何惊讶,反而依旧一如既往的愿意教曹丕医术。

这让曹丕还是很高兴的,要知道,很多人在得知他的身份后,都会显得拘谨。

就拿阴正来说,他在得知曹丕的真实身份后,就变得恭恭敬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反而把曹丕搞得不自在了。

而曹植,始终被蒙在鼓里,对他妻子崔俪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

每天对待妻子依然小心翼翼的侍奉,生怕惹她生气。

曹植越是这样小心谨慎,崔俪就越是心怀愧疚。

曹植也多次发现,崔俪变了,变得不如以前那样阳光快乐了,整日郁郁寡欢,而且也不再提与曹丕争斗的事。

看着妻子这个样子,曹植只当她是产前抑郁症,也没有多心,毕竟在怀孕期间,女人心情不好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

花落花开,时间飞逝。

据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过去的屹立不动,未来的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

转瞬之间,五年过去了!

五年弹指一挥间!而这五年来发生的大事,也同样不少。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曹植与崔俪刚刚出生两年的幼子曹苗夭折,曹植与崔俪夫妇俩悲痛欲绝。

崔俪常常哭泣到深夜,自怨自艾哭道:“这都是我做的孽啊……”

曹苗早夭,让曹家一家人更加不待见崔俪了,尤其是曹操和卞夫人。

曹操本来还挺喜欢这个小孙子曹苗的,时间久了甚至有点淡忘了崔俪当年的所作所为。

可随着曹苗的死,反而让曹操更讨厌这个儿媳妇了!

这年代母凭子贵,没了孩子的崔俪瞬间被无情的生活摧残的不成人样,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很多,远没有了当年的清丽脱俗。

曹植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老婆了,他自己本身也沉浸在丧子之痛下,整日饮酒。

这些事情,还是曹丕在见到曹植后,曹植酒后倾吐的真言。

同年,曹操大将李典病逝。孙权手下大将陈武病逝。

还是这一年,曹操进位魏王,终于站在了权力的顶峰!

在邺城,曹操在原住址的基础上,扩建了魏王府!

因为需要忙的事情太多,曹操也无暇理会曹植他们。

相比于刘备的汉中王,曹操这个魏王,似乎更加的合理合法!

毕竟是天子下诏亲封的,和刘备自立的就是有本质上的差别。

就像很多人在第一次看三国的时候,总是误以为刘备的蜀汉,才是三国正统。

其实不然,真正的正统是曹魏政权。是曹丕在受禅台上接过了汉献帝的玉玺,完成了新老王朝的更替仪式。

没有这个仪式,如何算天下正统?

这也是史书上,对于朝代的记载,是魏晋南北朝。

而不是是“蜀晋南北朝”的根本原因!

曹操称王后,王世子的位子一直空缺着。每当大臣们提出早立王世子,以安社稷的时候,曹操总是一再推托,再三斟酌。

对比,群臣也不好相问太紧。

曹丕还是一如既往地秉持中庸之道,既不太张扬,又稳定的工作生活。

隔三差五找司马懿畅谈一下天下局势。

建安二十二年春,公元217年。

这一年同样发生了很多事,也死了很多历史名人!

这天一大早,司马懿亲自登门拜访,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三十八岁了!而曹丕,也已经三十岁了。

到了而立之年的曹丕,又多了几分成熟稳重,毕竟要是真论心理年龄,曹丕至少四十岁以上了!

年纪在而立,但心智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司马懿拿着孔明的来信,兴致盎然的来到曹丕面前笑道:“公子,好消息,东吴鲁肃在近日内病逝了!孙权又折一臂膀!”

曹丕苦笑一声,淡淡说道:“是啊,这个消息我听说了!”

司马懿一愣,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笑道:“公子的消息,还是一如既往的灵通啊!”

曹丕效仿古人,留了两撇精致的胡须,显得更加成熟了。

曹丕轻轻叹息道:“鲁子敬乃江东第一英杰,我深为仰慕他的才华和人品,只可惜他终究不能为我所用……”

“如今,英雄暮年,壮志难酬,却如星陨落,可悲可叹呐!”

司马懿沉默半晌道:“公子不必悲哀,成大事者,最忌优柔情长,站在征伐天下的大业角度上看,鲁肃之死,对我们有利无害!”

曹丕点头道:“仲达,你说的我明白!放心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