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三十六计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完美犯罪”吗?
曹丕认为是没有的!
不管多么精心的布局,只要露出一丝破绽,都有被人发现的可能!只要被一个人推理出全过程,这种犯罪都称不上完美!
然而,所谓的“完美犯罪”,是指即便是被人推理出了一切过程,但那个人没有证据,不足以定罪量刑,真凶依旧可以逍遥法外。
这就可以称之为“完美犯罪”了!
而这一次能成功的诛杀卢洪赵达,曹丕只是用了阳谋,和一点点的阴谋。
堂而皇之的去告发是阳谋,用黄白之物麻痹二人,叫曹真夏侯尚拉着他们宿醉是阴谋……
这一次,曹丕分别用了《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借刀杀人”“以逸待劳”“笑里藏刀”“无中生有”“反间计”“连环计”等七条计谋!
可见这次曹丕下了多大的决心除掉这二人!
在曹操眼皮底下谋事是“瞒天过海”,借曹操的手杀卢洪赵达是“借刀杀人”,叫曹真夏侯尚拉着他们喝酒为了“以逸待劳”,送金送银是“笑里藏刀”,构陷他们盗窃军饷是“无中生有”,拉拢他的手下刘路张江是“反间计”,最后把所有连接起来,再找到曹彰是“连环计”……
曹丕当晚看着身边酣睡的甄宓,与襁褓中熟睡的叡儿,自己却有点睡不着觉了!
把所有的事情仔细回想一遍,曹丕感觉自己真的很阴险……
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成了“曹贼”了!
现在处心积虑的自己,还是当初那个纯粹善良的少年吗?
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才是变化最大的一个!
不过没有办法,都是这个世道给逼得!如果自己不是曹贼的儿子,自己怎么可能变成一个小曹贼?
曹丕无奈的轻笑一声,随后闭上眼睛,默默睡去。
……
《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真实作者不详。以前曹丕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总喜欢联合《三十六计》一起看。
这样看更有权谋的感觉。
次日一早,下过早会后的曹丕,回到府中。找出一张空白的竹简,准备凭着记忆,写出这完整版的三十六计。
幸亏他以前闲的没事背过,要不然肯定忘得八九不离十了!
想到这儿,曹丕饱蘸浓墨,提着毛笔写下了第一计,“瞒天过海”!并且在后面见到标注原文。
写着写着,曹丕的注意力愈发的集中,不知道过了多久,一整张竹简都写完了,才写到了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的原文是:摧其坚,夺其魁,以卸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其实很多计谋没有那么复杂,就像是武功的招式,一招一式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好理解。
主要是运用招式的人,能否做到灵活运用,这很关键。
就像是在战场上,关二爷就经常用擒贼擒王这一招。
关二爷马快刀狠,一刀斩了颜良。即便是“如此雄壮”的河北人马,在关二爷眼中也变成了“土鸡瓦犬”。“绣袍金甲”的颜良,也成了“插标卖首”的死尸……
随后曹操几乎不战而胜,这就是“擒贼擒王”的智慧……
又不知道写了多久,第二册竹简也快写完了,终于写到了最后一计,走为上计!
曹丕写着,不禁淡淡一笑。整个三国谁最擅长走为上计?
答:刘备,刘大耳朵啊!
见势不妙就开溜,土豆搬家滚球子!在这一块,老刘人家是头子……
全部写完后,曹丕终于松了口气,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作品”!
不错,书面干净整洁,就凭这个印象分,也得满分!
曹丕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只见诸葛亮笑眯眯的坐在一旁,揺着羽扇呢!
曹丕顿时惊讶道:“先生,您什么时候进来的?”
诸葛亮摇扇笑道:“是公子太过专注,以至于亮进来,都丝毫没有察觉……”
曹丕汗了一下,话说自己这个反侦查能力是差了一点。难怪自己不是被跟踪,就是被刺杀,以后可得锻炼一下反侦查能力!
想着,曹丕笑道:“先生,您来找我,直接叫我就好了,在这儿等了半天了吧?”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想当初公子在廊下静候,亮在草庐中高卧。公子不也是耐心等待吗?这件事始终令亮,深深地感动。”
曹丕笑了笑摆手道:“那是最起码的诚意与礼仪,何足道哉。先生此来找我可有事情?”
诸葛亮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随后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低声说道:“亮是来恭贺公子,除掉了卢洪赵达这两个心腹大患的!”
曹丕咧嘴一笑,心里十分得意,能得到诸葛亮的恭贺,已经很了不起了!除了当年的周郎,也就是他了!
曹丕心里高兴,但嘴上还要低调,笑了笑说:“先生,诡谲小计,何足道哉!”
“不……”
诸葛亮突然一脸严肃,认真的说道:“亮绝非有意吹捧公子,实在是公子的韬略,令亮钦佩!”
曹丕笑了笑,不佩服也不好使啊!
当初诸葛亮就给曹丕出了一招,引出卢洪赵达,随后用假证据威胁卢洪赵达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