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出兵青州 - 重生三国,文帝挥鞭 - 从头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3章出兵青州

两日后,邺城监牢传来消息,程义于监牢中自杀身亡。

验尸官亲自检验,那程义以头碰壁,碰了个头破血流,五官血肉模糊。

曹操下令,将程义尸身拉出城外,草草掩埋。

……

当晚,曹真驾车出城,马车里坐着曹丕与另一个一袭黑袍的男人。

一连奔出十余里后,马车停在荒无人烟的山野旁。

曹丕掀起车帘,心中满是酸楚与不舍。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好兄弟,咱们就此别过了……”

那黑袍男人下了马车,随后曹丕也跟着下了车。那黑袍男人掀起头上斗篷,露出了他的脸。

这人正是程义!

程义鼻子一酸,突然朝着曹丕,双膝跪倒在地上,哽咽道:“公子之恩,程义谨记在心,请受程义一拜!”

说罢,程义扣头便拜。

曹丕连忙拉起程义,叹息道:“兄弟,是我应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不会这么轻易的脱罪。”

程义站起身,感动的说:“公子说哪里话,士为知己者死!为了公子,程义死又何妨?只可惜程义走了,不能再为公子效力,公子还请多多保重!”

曹丕心里五味杂陈,从曹真手里接过一只装满金银的包袱,递给程义道:“兄弟保重,如果将来我能成就大业,你随时回来找我!”

“公子……”

程义眼神坚定,随后看着曹丕,深深施了一礼,随后背上包袱转身离开。

夜色深沉,程义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曹丕为了私放程义,用一个死刑犯李代桃僵,制造了“程义”在狱中自杀身亡的假象。

好在验尸官没有检查出来,一切似乎顺利的隐瞒过去了……

……

第三日,曹丕正式纳郭照为侧室夫人。曹丕没有依照古代的纳妾仪式来办,只是简单的办了几桌喜宴,请来了与他交好的宾朋。

在古代,妾通买卖,妾的地位与正室夫人没办法比,既不能穿凤冠霞帔,也不能用礼扇遮面。就是进门也只能从侧门进来。

曹丕不太在乎这些繁文缛节,只要能和阿照在一起,那些虚无缥缈的仪式,他还嫌麻烦呢!

喝过合卺酒后,郭照这才羞答答的被玉儿送进了洞房。

而曹丕,依旧陪着客人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曹丕有些微醺,笑嘻嘻的凑到诸葛亮身边低声问道:“先生,之前我被下狱,先生为何不来救我?”

诸葛亮揺着羽扇,低声道:“因为亮知道,丁仪绝非公子的对手,因此用不着亮亲自出马。”

“哈哈哈……”

曹丕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后轻轻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给了他一个“你懂我”的眼神。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秋去冬来。204年的第一场大雪飘飘洒洒,覆盖了整个邺城。

又一转瞬之间,时间很快来到建安十年,公元205年。

甄宓的肚子一天天的隆起,曹丕自然格外重视,派小荷与小蝶随身侍候,片刻都不离身。

就这样,曹丕在古代过了第一个年。

春节那天,曹操大宴群臣。宴席之上,曹植作诗一首,名为《元会》,抢尽了风头!

曹丕本想当众吟诵一首王安石的《元日》,抢抢曹植的风头。毕竟在背诗这一块,曹丕谁也不服。

不过又一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汉代的诗歌体裁与其他朝代不同,多为四言诗,或五言诗。

此时的七言诗尚不成熟,而真正使七言诗广为流传的是隋唐时期。

曹丕此时要是吟诵一首七言的元日,只怕他们也欣赏不来,既然这样,也没必要自讨没趣了!

又过了几日,曹丕身穿棉衣大氅,独自伫立在自家院中。

抬头看着天上的漫天飞雪,曹丕忽然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古代著名战役,除了赤壁之战外,基本上没有冬天打的……

当然,在近现代史上,却有很多冬天战役,譬如说抗美援朝时著名的长津湖战役……

其实仔细想想,这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夏天太热,冬天太冷,都不适合行军打仗。岑森的诗里写道“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三军将士冻得瑟瑟发抖,连兵器都拿不起来,又怎么打仗?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秋收之后行军,那个时候粮草充足,秋高气爽,适合打仗。但战争真的来临,谁又能在意是冬天还是秋天?

时值三月,冰消雪化,大地回暖,春暖花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