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大呼救命
车速虽然很慢,却架不住瓢泼大雨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
在省道上行驶了没一会儿,我便忍不住提议道,“冯经理,要不然咱们等到下午再赶路吧,现在去营市,有点危险啊。”
冯洪才却说,“这个季节正是化纤材料畅销的时候,雨下的更大一点才好呢,那样就没多少人去营市跟我们抢单子了。”
我微微发了个怔,觉得有点道理。
冯洪才通过后视镜看了我一眼,笑呵呵地问,“小李,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我含糊其辞地说,“打工呗,以前在一家帆布厂做过。”
说着,我下意识看了看旁边的周桃,见她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我便推断,王海艳并没有将我的真实身份说给她听。
前面开车的冯洪才似乎没有将我的回答放在心上,一副很随意地样子,问,“以前在哪家帆布厂?是滨海的帆布厂吗?”
我说,“是。”
冯洪才问,“哪一家?”
我说,“红石里。”
冯洪才愣了愣,说,“那家厂子可黑着呢。”
我好奇道,“您听说过?”
冯洪才说,“我老家的一个小孩被骗进去过,几年前名义上是一家帆布厂,其实和传销的性质差不多,进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扣身份证,每天清水煮白菜,跟他妈养猪似的,隔三差五的还给你上上课,洗洗你的脑子,给你画个大饼,再教你怎么从亲朋好友的那里骗钱!”
冯洪才的这番话勾起了我一段不好的回忆。
当年我和孟欣刚到滨海没多久,便阴差阳错地被人介绍进了位于滨海郊外的红石里帆布厂。
进厂之后的遭遇和冯洪才说的这些差不多。
不过我和孟欣当时在红石里呆了两个月左右,便赶上了帆布厂被查。
帆布厂被查之后,我和孟欣的工厂生活变得稍微好转了一些。
每个月能挣到个三四百块钱的工资,不过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财务并不会把工资全部发给你,而是会扣留一多半。
那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想走走不了,留下还难受。
浑浑噩噩在那家厂子里呆了有一年多,因为孟欣被人欺负,我才下决心带着她离开。
这才有了后来的这些事情。
现在想想,心里也不太是滋味。
一年多的大好青春,就浪费在红石里那样一个垃圾工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