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规划人生
路婉伊打开笔记本,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最近的心情需要好好的整理一下,既然自己在心里把今天当作新的开始,那么是应该有一个象征仪式一样的东西,比如一份新的计划书。
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路婉伊的计划也一条条的出现在原本空白的纸上。
1、小说每天坚持更新2000字,霸道总裁类的不适合你,可以选择开始下一部比较写实的小说。
2、每天上下班走路,也尽量少坐电梯。
3、喜欢东西要坚持,不喜欢的要尽早放弃。(包括人和事)。
4、和“开不了口”的聊天要坚持,也许会发生什么事情。
5、听父母的话,为了大局考虑。
6、趁着还年轻,想学些什么就学吧!
7、相亲,有就去吧!
列了这几条,虽然可能范围有些大,但是这是路婉伊觉得有必要今后要执行的,虽然有些可能做不到,但是最起码要努力朝那个方向奋斗。
路婉伊突然想到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小短文,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扔掉的四样东西,没有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但必须拥有四样东西,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里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路婉伊觉得这段话就是在提醒自己有什么东西自己该放弃了,而又有什么东西自己是要坚持或是要拥有的。
整理好了思路,路婉伊决定自己应该充实一下自己,因为自己写的小说确实是有一些问题,要不怎么没有人看呢?路婉伊坚信自己设计情节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语言表达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总裁类的文章肯定会写男女主角接吻的情节,可是她只会写男主角含住了女主的红唇,或是男主吮吸着女主嘴巴的芳香。故事情节写的多了,男主女主关系加深了,必然会使亲密接触的机会增多,但是每次都这样写连她自己也会觉得没有新意,更何况是读者呢!还有她不会写人物的样子,男主永远都是高大的,穿着西装,而长相总是模模糊糊的说五官精致之类的,确实是有一些无聊,看来是要充实一下自己了。
路婉伊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叫做《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打开这本书,路婉伊想要找到提高写作的方法,路婉伊看到有这么一句话:“任何故事的根源都是编造这些故事者的经验,生活过的内容是浇灌虚构之花的源泉。”
看来我要写一些贴近生活,尤其是贴近我的生活的小说,至于要写些什么,还是先积累一段再说吧!
路婉伊看了一会儿书就离开了书吧,她决定回家,虽然两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单调,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好像就是这种性格,不喜欢主动去争取什么,只会接受别人的主动,事实证明当今这个时代这样的性格并不能拥有太多的关系,恋爱关系或是朋友关系。
耳机里的音乐播放着:“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这是不是又在说我呢?说我的迷茫,说我的寻找,更是在说我的碌碌无为。无所谓,我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下一步,希望它能改变我的现状。
回到家里的路婉伊看着自己的手机,发现微信里一条信息都没,夏林没有理她,“开不了口”也没有发来每天一聊。夏林的变化有些明显,刚开始明明每天都聊好几次,现在怎么越来越不主动了,他们的关系一直没有说破,这样路婉伊越来越怀疑是不是被姬子辰说中了,这个夏林是有问题的。
“很忙吗?”
路婉伊决定主动去问一问,如果是自己多想了那就算了。
“还可以,只是最近有些教练请假了,所以我要教很多课。有什么事吗?”
“那你一定很累吧?你要注意休息啊!”
“好的,你也是。”
目前为止,谈话的内容一点儿也没有问题,但是我和他现在到底处于什么阶段还是不清楚,我还是问一问吧!如果他只是出于礼貌和我聊天,那我就不要再多想了。
“我有一件事想问你。”
“什么事?你说。”
“我们俩现在是什么关系?你是不是想要和我有进一步的发展?”
“那还用问吗?我自然是想。”
“你不要多想,我只是想问清楚,省得我误会了。”
“没事,我懂,那我忙了。”
“好的。”
结束了和夏林的聊天,路婉伊算是解决了自己的一件心事,这算是她通过相亲开始的一次正式恋爱吧!想到这里路婉伊觉得挺开心的,自己现在也是有男朋友的人了。
正在她开心之际,“开不了口”也发来了微信。
“今天心情怎么样?”
“挺好的。”
“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路婉伊难以抑制脸上的笑容,笑着回复宋海飞的微信信息,在此刻宋海飞在路婉伊心中就是一个畅所欲言的朋友,而好的事情当然要和朋友分享。
“刚刚我和那个健身教练聊天,他说想要和我进一步发展,那么现在我和他也算是处在恋爱初期,那么他现在也算是我的男朋友了吧?”
“恩,那恭喜你了,你开始谈恋爱了。”
“刚开始一切还不好说。”
“好好把握就好了。”
“我会的。”
宋海飞没想到路婉伊今天会告诉他这样一件事,虽然她和自己并不是男女朋友关系,但是平心而论,就算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本来两个人都是单身,而且聊的好好的,但是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一方脱单了,另一方多少会有一些失落,因为没有人陪他过纯粹单身的生活了,那么以后可以一起相处的时间必然会减少甚至没有。
宋海飞不可否认他现在的心情很低落,就好像以后要和别人分享路婉伊一样,他有些不开心。刚才的恭喜和客套话真的只是出于人之常情,而不是自己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