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太像了,但不是
路婉伊比之前更紧张了,她一直盯着赵嘉祥,可是这次路婉伊根本看不到赵嘉祥的表情。因为赵嘉祥坐在她的位置上,而她呢,只能站在赵嘉祥身边的一侧,而此时的赵嘉样则是低头仔细阅读着路婉伊本子上的内容,如果想要看清楚赵嘉样的面部表情的话,只能站在办公桌的对面观看,那样就太刻意了,路婉伊自然是做不出来,与其那样,她宁愿站在赵嘉祥的身边,默默地等待他最后宣布结果。虽然是两篇故事,但是故事都不是很长,而且故事都是由一些年轻人比较耳熟能详的歌词构成的,所以阅读这两个小故事并没有花费赵嘉祥太多的时间,但是他看完之后并没有着急给于评价,而提将本子与他的距离拉大了一些,可是眼睛的方向还是朝着那个本子。
路婉伊意识到赵嘉样已经浏览完了这两个故事,他现在只是在思考要怎么样去评价这两篇故事。路婉伊现在的心情已经快要达到她紧张的最高峰,她知道她这两篇故事根本不会吸引任何人,因为她写完后自己也阅读了一便,她也感觉自己完成的程度离自己原本没想的结果差很远。虽然路婉伊自己看自己都觉得有些差强人意,可是她内心还是期待赵嘉祥可以看出这两篇故事的一些闪光点,最起码说明自己的最近的努力没有全部白费。
突然赵嘉祥清了清嗓子,突然的声音让路婉伊停止了胡思乱想。
“婉伊,你这两篇故事我都看完了,能看出来你真的是对周杰伦和五月天的歌情有独钟,尤其是对周杰伦的歌,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的第二篇故事应该全是用周杰伦的歌词组成的吧?”
赵喜祥点评的开头已经将路婉伊这两篇故事的构成分析得很透彻,这让路婉伊很是诧异,但在另一与面也让路婉伊更加重视赵嘉祥接下来的评论。
“赵主任,你没有看错,你应该和我平时听的歌差不多,所以你能够分析得这么透彻也很正常。”
“我们年龄差不多,我们的青春应该都充满了周杰伦的歌声,而五月天的歌则又在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写着自传。”
“你说得太对了,说出了每个90后的心声,那我很好奇你最喜欢五月天的那句歌词?周杰伦的歌词应该有很多,但其实五月天的歌词好像大家很少有人讨论,但是自从我那次看完五月天的演唱会后,我之后的好几个月都在反复听五月天的歌,我觉得阿信写得歌词也很棒,他几乎承包了五月天所有专辑的歌词。所以我很好奇你喜欢五月天的那句歌词,不知道和我的一样吗?”
赵嘉祥几乎没有思考就回答了路婉伊的问题,“我最近一直在听五月天的《好好》,我看你也有用那首歌的歌词,但我更喜欢这一句,“我们都要把自己照顾好,好到遗憾无法打扰。”
路婉伊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你怎么和我喜欢的是一句啊!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两句,你呢?”
赵嘉祥的神情突然变得有些暗淡,仿佛路婉伊的话让他勾起了某段过去觉得很美好的回忆,“我之所以喜欢这句歌词是因为有个女孩跟我推荐的这首《好好》,她说喜欢这两句歌词,也希望我们可以像歌词所说的那样把自己照顾好,好到遗憾无法打扰。”
赵嘉祥的阵述让路婉伊产生了一个错觉:难到他就是“开不了口”吗?而他口中的女孩不就是我吗?不过好像听起来很像,但是肯定不是,“开不了口“好像是设计广告的,而且他还有女朋友了,最重要的是“开不了口”没有家人,而赵嘉祥有一个弟弟这一点就可以全盘否定。”
“你怎么了?在想什么?“”
路婉伊被赵嘉祥的声音和轻轻拍打让她从思考的氛国里拉出,她急忙解释道:“哦,我只是觉得你很像我的一个网友,我也向他推荐了这
首歌和这句歌词,但我知道你不是他。”
“网友?没想到你还有网友?看来你们还没有见过面,我肯定不是他,因为这首歌是我前女友最喜欢听的。”
“我猜就是这样。”
“好了,好了,我们是不是该结束这话题,我们该聊聊你这两篇故事,应该说是歌词故事。”
要不是赵嘉祥把原本已经跑偏的话题拉了回来,路婉伊真的会对着这个话题一直和赵嘉祥聊下去。
路婉伊开始仔细聆听赵嘉祥接下来的评论,“你这两篇故事应该会勾起和我们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的青春回忆,语言结构也很不错,整个故事脉落也很清楚。第一篇故事是一篇比较传统的对学校青涩恋情的一种美好回忆,而第二篇故事则是描写了一个一直孤单寂寞的人渴望爱情的故事,我解读的应该没有错吧?“
“没有错。我这两个故事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赵嘉祥完全理解了她故事所描述的所有画面,这让路婉伊很是开心,她觉得可能真的会有惊喜出现。可是,赵嘉祥又开口了,“虽然这两篇故事还可以,但真的也就还可以而已。你不觉得你是为了写故事然后把歌词生生地套进去的吗?这样写出来的故事你不觉得真的很难打动人吗?所以你还是开始你的第三篇吧!至于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你的故事不再那么刻意,你应该自己好好想想!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标准,等你在听一首歌的时候很自然地联想到很多别的歌,然后很自然地就会把这些歌词组成一个不刻意的故事了。”
“我好像明你的意思了,我会好好准备下一篇,争取下周可以创作出让你满意的故事。”
赵嘉祥说完就离开了路婉伊的座位,路婉伊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他的背影也分明透露着他的寂寞和孤单,看来以后我和他会有很多共同话题了,比如“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