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海贸部署,再见张煌
第758章海贸部署,再见张煌自朝廷的政令公布后,往宁波府路上多了很多人,有不少人看上去都不那么老实,绍兴府和宁波府各出动府兵巡逻,维持境内安全。
舟山岛有朝廷兵马镇守,朝廷把双屿岛分割出来,当做货运中心。
大明的船舶司便设立在上面,刘恒自总管船舶司后便不再出海,他在宁绍交际广阔,与不少水寇海商都有过交往,前来找他打听消息的人络绎不绝。
大明是个人情社会,因此无论多么好的政策,总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门路的能先拿到出海的船引,没门路的只能等着各家船东招人,这道朝令一下,浙海立刻没有了海寇,无论曾经有多么大的罪过,一旦与刘恒联系上,立刻摇身一变成为海商。
当下最红火的当是造船生意,前来订购船只府豪客排好长队,但船可不是几天便能造出来的,尤其是那些需要出海远航的海船。
郭臻在宁波转悠几天,通过观察发现,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陌生人等着出海。
浙海现在鱼龙混杂,人满为患,有不少人想趁机浑水摸鱼。
这是难免的事情,血流的多了,秩序也就建立的起来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楚王府需要从中挑选几个人出来扶持,这正是刘恒的压力。
三天后,双屿岛的主人刘恒匆匆赶到宁波。
随后,来自徽州的商人汪维找上了刘恒,他把家里的田地、祖宅全都抵押了,还朝日升昌的钱庄借了一万两银子,他叔父汪元是徽州府的大富商,曾经在郭臻攻徽州城时提供过粮草,为他做了担保。
一切都很顺利,令汪维欣喜若狂的是,刘恒许诺给他找两艘三桅福船。
有钱不稀奇,浙海开禁后,无数银钱往这里涌动,现在是有钱买不到船,有了刘恒的帮忙,他能比别人早走一步。
汪维搞定了自家的生意后,一面命族人在宁波招揽水手,一面想寻找在宁波再也没见过的张晋。
在汪维看来,那一行人都是人中龙凤,走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但让他意外的是,他再也见不到那些人身影。
宁波总兵府,这里的一草一木郭臻都很熟悉。
苏摩继任宁波总兵后,另选住处,把郭臻曾经住过的地方封存起来,每天有亲兵打扫,保持原样。
一个粗鲁的人绝对想不到如此细致,苏摩带兵在金华协助张煌与郑氏兵马对峙,留守宁绍的是副总兵李凌,他是东阳人。
刘恒随郭臻在海边走动,同时禀告近来的作为,郭臻只是听,并不随意发表意见。
刘恒做事认真细致,但为人太过端正,这样的人用起来放心,由他执掌船舶司,郭臻只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放不开手脚。
郭臻听他禀告完,暂时挑不出毛病,于是指向东方问道:“那边是什么地方?”
“倭国!”
“倭国之后呢?”
刘恒答不上来。
郭臻再指向南方:“那边是什么地方?”
“南洋!”
“南洋之后呢?”
刘恒默然。
“西番来大明久矣,大明有人到过西番吗?”
“听说有过,寥寥数人!”
“你的眼中不要只盯着倭国,我的目的也不是仅限于郑氏。”
刘恒头顶像压了一座大山,脊背的汗水冒了出来。
“今年我只在宁波设立船舶司,过两年,也许松江甚至南直隶也会有,你的步子迈的太小了!”
刘恒讲述难处:“宁绍海贸一直断断续续,能造大海船的也只有那么几家,不如广东和福建有底子!”
郭臻转头说道:“这正是你的事了!”
这个船舶司主官不好当啊,刘恒的心被提了起来。
“这次来,本王给你带来了个一个幕僚,他叫董宁,原来也是宁波人,也许偶尔能给你出个主意!”
刘恒愈发猜不透郭臻的心思。
“我的要求是,宁绍船舶司两年内至少要让郑氏不再染指浙海,三五年后,当我要北伐时,能有一支水师能杀向京城和辽东。”
那一定是一支庞大的舰队,而且需要提前考察往北的航线,设立补给点。
刘恒如梦初醒。
董宁是个秀才,四十多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刘恒见他不像是那么难相处的人,心思稍安。
楚王府的秀才比举人多,举人比进士多,不是秀才比举人或者进士更能干,而是举人或者进士的眼界太高,楚王府在他们眼里太小,容不下那么多大佛。
郭臻在宁波留了一天,悄然离开。
林宸、凌宏和王殷能从西番那里重金购买各式火器仿制并改进,只要有人买,造船这一行不会沉寂太久。
大明有的是银子,郭臻在晋地见过很多商人挣了银子便埋在地窖里,那真是太可惜了。
沿着宁波往西,全是山路,山里的映山红开了,花团锦簇。
六个人出来,留了一个人在宁波,离开时变成了一群人,宁绍副总兵李凌亲自率五百兵丁护送。
郭臻此行南下,并不是专门来宁波,而是来金华城与郑珑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