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风雨来时(14)
“难不成是上官媛?”闻青城道:“最近京城别的大事也没有。”
“而且,若是别的人家祝寿,成亲之类也不会从咱们这里走。”钱朵儿也道:“要咱们动动手脚吗?”
易如欢差一点把口中的茶水给喷出来,无奈道:“动手脚?这么多笔,你不想做生意了?”
钱朵儿顿时被噎住了,然后才道:“那咱们就看着这一笔钱就这么顺溜的溜走?”
“当然不是。”易如欢笑了笑道:“先查查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与上官媛有关。也别坏了其他大人的好事。”
夜晚,京城某处。
“先生慢走。”
“两位不必送了。”
一名青衫儒生提着一只灯笼入了胡同。
另外两人看着他进了胡同,一人道:“真不用送他进去?”
另外一人无所谓道:“都这么多天了,事情也定了。还能翻出什么浪来?再说了,这进了这胡同,转个弯头一家就是他家。咱们在这里护着就行。”
那青衣儒生入了家门,见屋子里面黑灯瞎火的,不由得高声道:“福伯,怎么不点灯啊?”
随后他立刻觉察出事情不对,推开门便要往外走,便看到门外站着一个老者,正阴森森地看着他。
儒生先是被吓了一跳,然后看清了老者的面容后松了一口气:“福伯,你出去了?我还以为......。”
“福伯”在他没反应过来时,便出手点了他的穴道,然后一脚把他踹了进去。
那儒生说不出话,也动不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福伯”将门关上,然后像拖麻袋一样把他拖到屋里。
“先生,王爷等你许久了。”
这分明是个少年的声音。
次日,早朝。
闻衍出列,向熹文帝拱手道:“陛下,有关于恭亲王殿下的事情已有眉目。”
此言一出,顿时让朝堂上一片哗然。
此事虽然熹文帝在极力压制,但是如今已经不可挽回地闹到了朝堂上。
“讲。”熹文帝道。
“从淑宁宫中搜出的书信并非恭亲王殿下的亲笔,是有人仿照殿下的笔迹临摹而成。”闻衍丝毫不拖泥带水道:“已有人证和一应书信往来。”
“既然如此,便将人证带上来。”熹文帝怒道:“朕倒要看看,是谁有胆子模仿皇子笔迹。”
等了一会儿,却有人急急忙忙地上殿道:“启奏陛下,那书生......在牢房中自尽了!”
“什么?”闻衍一脚把那人踢开:“一群蠢货,你们办的什么差事?”
熹文帝的面上也并不好看。
顾南城见状,出列道:“陛下莫要伤了龙体。臣听闻闻督主已经有了物证,这书生也有口供,这书生自尽,倒也误不了事。”
闻衍瞪道:“相爷说的轻巧。”
他还没能从那书生口中挖出此事的罪魁祸首,怎么就误不了事了?
“那么敢问相爷,是否已经查明了此事与恭亲王殿下无关?”查昱明也出列道。
“是。”闻衍不耐烦道。
“那么,剩下的,便是后宫之事。”查昱明朝熹文帝拱了拱手道:“臣等并无资格参与。”
熹文帝听闻此事与慕容谨言无关,心中的怒气便已经消除了大半。
闻言便道:“查尚书此言有理。”然后又对闻衍道:“这件事你务必接着查下去。”
京城,顾府。
易如欢将手中的信纸放到烛火上,看着信纸一点点的变黄变黑,像一只开到尽头的花朵:“熹文帝果然将罪责都推到顾嫣身上了。”
湘茗看了看易如欢,回答道:“咱们倒是能救顾嫣一命,要救吗?”
“小心些。”易如欢叹了一口气道:“将她抹了记忆,送出城吧。”
易如欢拍了拍手,冷笑道:“这算是什么?随手拉个人顶罪?”
“不过恭亲王殿下的幕僚也真的是厉害,竟然证实了那些信的笔迹是临摹的。”湘茗感叹道:“可惜那个书生被人灭口了,否则......贤妃也不至于.......。”
“宫中的事情我实在有些鞭长莫及。不过我一直有件事不是很明白。”易如欢呼出一口气,打开窗:“上官媛做这件事到底是为什么?”
这一次给熹文帝下曼陀罗,其实是在给顾嫣下套。
要的就是让顾嫣联系上她,接着又借着她交给顾嫣的香灰把顾嫣给拉了下来。
然后又将慕容谨言给引了出来。
但是到最后又只是轻飘飘地处落了一个已无恩宠的后宫妃嫔。
这又是怎么回事?
“或许是因为恭亲王殿下手段了的。”湘茗道:“想来亦主多虑了,恭亲王殿下好歹也是下一任的储君,身边的能人异士说不定比我们这里的和上官媛那里的加起来还要多。肯定是能轻松的挡住的。”
“不是慕容谨言的问题。”易如欢皱眉:“是上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