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自述
吾生于忧患之世,如扁舟浮于沧海,一生波澜壮阔,风雨如晦。今吾已至暮年,气血衰竭,每念及往昔岁月,仿若昨日重现,然其间之艰辛、之悲壮、之沉重,如巨石压心,令吾喘息不得,满心皆是凝重悲哀。
吾自幼生于湖湘之地,家境贫寒,然父母慈爱,教吾以正道,望吾能有所为。吾少时有壮志,常观天下之势,见民生之苦,遂立报国之愿。彼时,科举为进身之阶,吾亦欲以此显名,展吾之才。然天不遂人愿,科举之路坎坷崎岖,屡试不第,如暗夜行路,不见曙光。每念及此,心中不免怅然。然吾未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自省吾身,以为时文之学,非救国之根本,遂转攻经世致用之学。于兵法、地理、水利诸般学问,日夜钻研,如渴者之求饮,饥者之觅食。吾以为,治国安邦,须有实学,方能解国家之困,救百姓于水火。
及太平天国之乱起,烽火燃遍江南大地,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吾见此惨状,痛心疾首,遂毅然投身于平乱之役。初入军旅,吾深知责任重大,每战必精心谋划,不敢有丝毫懈怠。战场之上,金戈交鸣,箭矢如雨,炮火震天,其残酷之状,非笔墨所能形容。吾见同袍纷纷倒下,鲜血流淌成河,尸横遍野,仿若人间炼狱。每一战,皆是以万千生命为赌注,吾与将士共生死,同患难。在那血与火的考验中,吾心坚如磐石,因吾深知,吾等之战斗,为大清之安宁,为百姓之福祉,虽九死而犹未悔。每有胜仗,本应欣喜,然望着那牺牲之将士,吾心悲恸,如万箭穿心。彼等皆有父母妻儿,皆为家中之支柱,今为大义捐躯,吾虽为一军之帅,亦难掩悲痛之情。此等惨景,常于梦中浮现,令吾午夜惊醒,冷汗浃背。
平乱之后,未得喘息,陕甘回民起义又起,西北大地陷入动荡。吾受命西征,此乃吾一生最为艰难之战役之一。西北之地,黄沙漫天,狂风肆虐,水源稀缺,环境之恶劣,超乎常人之想象。吾之将士们,背井离乡,远离故土,踏上这艰辛之征程。行军途中,烈日炙烤,肌肤干裂;寒夜降临,瑟瑟发抖。且物资匮乏,补给艰难,常面临断粮之危。然吾等并未因此而退缩,皆怀必死之决心,一路西进。吾深知,此次西征,不仅是为平乱,更是为稳定边疆,保国安民。
于西征之过程中,吾见百姓之苦难,甚于江南。战乱之下,农田荒废,村庄破败,百姓饥寒交迫,面有菜色。吾心忧如焚,遂一面指挥作战,一面组织百姓恢复生产。吾亲率将士,兴修水利,引水源以灌农田;开垦荒地,播下希望之种。每见一处农田得以灌溉,每见百姓脸上露出一丝希望之光,吾心稍慰。然战争之残酷,并未因吾等之努力而稍减。每一次攻城略地,皆是一场生死较量。吾之军队,在敌人之顽强抵抗下,伤亡惨重。营帐之中,伤者之呻吟,哀号之声不绝于耳;营帐之外,新坟累累,皆是吾之袍泽。吾常常夜不能寐,独坐于营帐之中,望着那摇曳之烛火,心中忧思如麻。既忧战事之进展,恐有失策而致更多伤亡;又忧将士之安危,彼等皆为吾之手足;更忧百姓之未来,不知何时能还彼等一个太平之世。
而收复新疆之役,尤为艰难卓绝,堪称吾一生之巅峰与至痛。新疆,乃大清之西北门户,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关乎大清之存亡。然彼时,沙俄与英吉利等列强狼子野心,妄图染指新疆,扶持阿古柏伪政权,欲将新疆从大清版图中分割出去。吾闻此消息,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于朝堂之上,力主收复新疆,慷慨陈词,言新疆若失,则蒙古危矣,蒙古若危,则京师危矣,唇亡齿寒之理,不可不察。然朝堂之中,争议之声不断,有主张放弃者,言新疆乃荒蛮之地,地广人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收复,得不偿失。吾闻此等言论,痛心疾首,与彼等据理力争,几至声嘶力竭。幸得圣上英明,终获支持,吾得以领大军西征。
西征之途,艰难险阻,仿若西天取经之磨难。吾之军队长途跋涉,跨越千山万水,其间之艰辛,不足为外人道。物资补给困难重重,常需勒紧裤腰带度日。然吾与将士们怀着坚定如磐之信念,一路向前,从未有过退缩之念。战场上,吾之将士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刀光剑影之中,生命如蝼蚁般脆弱。每一场战斗,皆惊心动魄,血雨腥风。吾亲自指挥作战,望着将士们奋勇杀敌之英姿,吾之心中既充满自豪,又满是悲哀。自豪者,吾有如此英勇无畏之将士,为国家之领土完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悲哀者,彼等在战场上不断倒下,年轻之生命戛然而止,为了这广袤之土地,付出了生命之代价。每有将士阵亡,吾必亲往吊唁,望着那冰冷之遗体,吾泪如雨下,心中之悲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经过艰苦卓绝之战斗,吾等终于收复新疆。当吾站在新疆之土地上,望着那广袤无垠之大地,蓝天白云之下,山川壮丽,吾之心中五味杂陈。吾知道,这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之胜利,这是大清之荣耀,亦是吾一生之骄傲。然吾亦深知,为了这胜利,吾等付出了何等沉重之代价。多少家庭因此破碎,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父亲。每一寸土地,皆浸染着将士之鲜血;每一座山峦,皆回荡着英灵之悲歌。吾虽为胜利者,却无丝毫喜悦之情,唯有深深之悲哀与对牺牲者之缅怀。吾于新疆之地,重建秩序,安抚百姓,欲使这片饱经战乱之土地重归繁荣。然每至一处,皆能忆起战斗之惨烈,心中之悲痛,如影随形。
在吾之晚年,虽有收复新疆之功,但吾并未感到轻松。吾看到大清虽暂时稳定,但内忧外患之隐患依然存在。朝堂之上,腐败之风盛行,官员们结党营私,中饱私囊,不顾国家之兴衰。国力渐衰,民生凋敝,百姓仍在困苦中挣扎。吾虽有心改变,却已力不从心。吾常思,吾一生征战,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然为何国家依然面临如此之困境?是吾之努力还不够,还是这世道之变化已非吾所能掌控?吾每欲进谏,却常遭阻挠,朝堂之复杂,令吾心寒。
吾之身体亦在岁月之侵蚀下日益衰弱。病痛缠身之时,吾便回忆起一生之经历,那些战火纷飞之岁月,那些与将士们并肩作战之日子。每一个画面,皆清晰如昨。吾知道,吾之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吾将离开这为之奋斗一生之国家和人民。吾心中有太多之不舍,吾担忧大清之未来,担忧百姓之命运。吾一生所求,不过是国家之安定、百姓之幸福,然至今,吾仍未能看到真正之太平盛世。吾亦反思吾之一生,是否在某些抉择上有所失误?是否在追求功名之过程中,忽略了某些更为重要之东西?吾一生为了大清,为了封建之王朝,是否真正符合国家和人民之长远利益?吾在这历史之长河中,不过是一匆匆过客,吾之功绩与失误,皆将成为后人评说之对象。但吾只希望,后人能从吾之经历中吸取教训,能让国家走向真正之繁荣富强,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如今,吾已至弥留之际,吾之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些牺牲之将士们之面容,他们在向吾微笑,仿佛在说,他们之牺牲是值得的。吾之心中满是悲哀与沉重,吾带着这复杂之情感,即将告别这世界。吾希望,大清能在吾之后人之手中继续延续,能摆脱困境,走向辉煌。但吾亦知道,历史之车轮滚滚向前,吾所能做的,唯有留下这悲哀而沉重之自述,供后人凭吊。愿吾之灵魂能安息,愿大清之未来能光明。吾去矣,望后人知吾之心,勿负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