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技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云和山的此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七百四十章技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更新时间:20127151:36:46本章字数:8437

杨改革不得不早早的就起chuáng,如今每天都得批改海量的奏本不早起那是无法完成一天的哦工作量的。

睡得正香的杨改革,一睁开眼睛,就立刻进入状态,匆匆的洗漱,就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

杨改革也没了以前的从容,以前,那还可以正儿八经的穿戴,正儿八经的洗漱,然后正儿八经的去和大臣们商议事情,或者正儿八经的端坐在暖阁里批改奏本,可如今,杨改革是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个人用,事实在太多了。

匆匆的洗漱过,吃过几块点心,一些粥,杨改革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

首先还是拿起一份邸报,看看邸报都写了些什么。

邸报上罗列了已经确定的上碑的人和事,也罗列了一些还不确定的人和事,已近争论的焦点。向天下人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一点,邸报倒是一点不马虎。

但看到邸报上正儿八经的罗列能上碑的人和事的时候,杨改革倒是会心的笑了,这里面,倒是藏这一个很大的秘密,估计现在也没人看得出,等日后这人坛纪念碑建起来了,成了天下人膜拜的纪念碑,那这个上面的东西,可就有意思了,可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旦纪念碑建成了,这上面的东西也就有了“神圣”xìng,成为真理,再不可能轻易的更换,想到一些人理解这上面内容时候吃瘪的模样,杨改革很想笑。

其中几个关键的人和事已经上去了,杨改革也就放心了,对该谁上碑,谁不能上也就没什么意见了。看到官员们,文人们为谁能上碑,什么事能上碑争论不休,甚至吵闹,倒是有些笑看江湖的意思。

这个东西,这些人在这里争得起劲,可谁又能想到,这些如今费力争论的东西日后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若是日后知道了这个原委,只怕会很想不通,估计不少人想跳楼。

“…………该谁上碑的事,倒是争得很jī烈啊!”杨改革笑着说了句。

“回陛下,佛都还要争一炷香呢,何况是这人坛………………,那可是受百姓世世代代祭拜啊!这份荣耀,怎能不争…………”王承恩说道。

“呵呵呵那倒是的,就让他们去争吧,总之,这是好事………”杨改革mō棱两可的说了句。

“陛下说得是,争这个,总比他们说糜费糜费得好………………”王承恩接了句。

“…………呵呵………………”杨改革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开始认真的批改“作业”,这里面的“后门”,也暂且不好说出来,还是等碑修好了再说吧。

确实是海量的“作业”需要处理。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处的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处理,移民的,打仗的人事任免全国的吃喝拉撒几乎都需要杨改革揽总批复。

这暖阁,开始安静下来。

不得不说,身为皇帝,能动用的资源十分的强大,远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杨改革的设想,已经在进行验证了。

孙元化也没有离开京城,按照皇帝的安排,在京城里住了下来,开始为皇帝实验那疯狂的想法。

皇城内,已经腾出了一个地方,专门作为这种新式建筑建材的实验场地,如今孙元化正在测试这柱子要怎么做。

孙元化看着眼前这几个柱子,心里十分的jī动。

这几根柱子,里面就用了钢筋,而且还是绑扎起来的钢筋骨架,孙元化觉得,一个建筑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就要在自己的眼前实现了。

现在用的钢筋这东西,实际就是大内造的枪管的加长锻接,原本只要把枪管做成空心的,如今,倒是做成了实心的。

大小钢筋捆成的钢架子,不是很大,做成水泥柱子之后,也不过一个人的大小,丈余高。这算是实验xìng质的,水泥也是从天津拉过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