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辩论
第580章辩论
北京城里。 这官场上,在准备和皇帝斗,准备捞取更多的利益。
这士林,读书人之间,或者说,年轻的读书人之间,却是在热热闹闹的争论着儒字新解。
黄宗羲就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人之一。
……
这座茶楼上,如今,依旧是双方辩论的战场。
“我倒是要请教太冲兄,太冲兄口口声声说,人需就是儒,儒生,当以解决人需,解国需为己任,那么,如果现在有一老农,因为无力种地,太冲兄是否给他去种地?如一工匠生病了,不能做工,太冲兄可否代替那工匠去做工……?”这个姓黄的士子,倒是这次辩论的主辩,一上来,就对黄宗羲问到了核心问题,如果儒家以人需作为新解,那么,也就是说,这做工,做农,经商之间的界限,也就没有了,因为按照人需“儒”的解释,有人需要你就去得去做,工人需要你就得去做工,商人需要你就得去经商,算是彻底的颠覆了以往儒的解释。
这个问题,确实是把黄宗羲难住了。黄宗羲走了一趟来回来,也没什么好答词。
这个茶楼,坐满了人,几乎就是座无虚席,都是来参加这次辩论的年轻士子,让这座茶楼,充满了活力。
黄宗羲这边,自然不能让黄宗羲落败,见黄宗羲为难,有人立刻为黄宗羲解难。
人群中,有人开始有节奏的拍掌。
“啪啪……,啪啪……”拍掌声不断的响起……
“捂住嘴巴,……”
“啪啪……”一群年轻人,兴高采烈的高喊着,辩论到激烈之处,这种为各自双方叫好,起哄的事就出来了,年轻人们一边用手鼓掌,打着节拍,另一边,则是热烈的向着对方高呼,每拍两下手掌,就猛烈的喊一句话。
“捂住鼻子,……”紧接着上一阵整齐拍掌的,是一声高喊。
“啪啪……”
“不准呼吸,……”又是一句。
“啪啪……”
“……哄……”最后这句有有力而整齐的叫喊和拍掌之后,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这一声的哄堂大笑,使气氛到达了顶点,这次辩论,其实,是黄宗羲处在下风,不过,当支持黄宗羲的年轻人们一起高喊这些号子的时候,这气氛明显的就不一样了,胜利也就到了黄宗羲这边了,因为这一句一出,对面的就往往无言以对了,除了尴尬,就是尴尬了。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也可以一天不喝水,唯独不能片刻不呼吸。
“呵呵呵……”黄宗羲在这一阵欢呼之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轻笑了起来。
“……诸位,你们可以不认同我的观点,可也不能不呼吸啊!如果你们反对我的观点,大可不呼吸就是,那么,我黄某立刻就跪地求饶,承认输了……”黄宗羲笑着问道。
和黄宗羲打对台戏的年轻士子们,一个个红着脸,任黄宗羲这边羞辱,这是没办法的事,黄宗羲拿呼吸说事,谁能不呼吸?呼吸了,那么,就被黄宗羲逮到把柄了,你既离不开呼吸,又不同意呼吸是人之第一需求,这不是矛盾吗?
“黄太冲,你这是狡辩,我等自然不可能不呼吸,可这呼吸和圣人,和我圣教有何关系?你为何一味的强词夺理?即便呼吸、生存是人之最根本,最重要,第一的需求,也和我儒家没关系,为何你就一定要把他们强行绑到一起呢?如果黄太冲你能说个清楚,我情愿服你,如果你说不清楚,你也就别老用这招……”一位被羞辱的厉害的年轻士子,见每每黄宗羲都用这一招打败他们,于是,发出了不许黄宗羲用这招的要求。
“亏你自称儒家子弟,这点还看不透?我儒家经典,那一个不是在说为天地立心?那一个不是在说为生民立命?呼吸乃是天生就有,而且是必须有的权利,呼吸之需,也就是生存之权,既然我儒家要为生民立命,那如何又离得开这生存之权?我儒家的这个儒字,又何必写成人需?先贤早已把一切看透,只是我等后人愚钝,迟迟领悟不了先贤和圣人们的意思,如今,得陛下开导,才恍然大悟,……”黄宗羲不得不把话题岔开,有些问题,他虽然想通了,可有些问题,是彻底的颠覆了当今的社会主流观点,他也不得不思考,努力的寻找答案,这个答案不好找。
“强词夺理……”黄宗羲对面的年轻士子们,一阵脸红加气急,黄宗羲又是抬圣人出来,又是把皇帝抬出来,这想说句重话都不行,想说的话,那是活活憋了回去。
茶楼里的人,一阵叫好声。
见到对手吃瘪,不知道是谁在捣蛋,立刻喊起了号子。
“捂住嘴巴……”这捣蛋的人高呼起来。
“……啪啪……”众人回过神来,立刻拍掌接应。
“捂住鼻子……”那人有高喊道。
“……啪啪……”众人以更加热烈的拍掌回应着,这个场合,实在是快活,人多,年纪相仿,志同道合之人又多,倒是可以无拘无束的在这里肆意的疯狂。
“不准呼吸……”众人最后一致高喊道。
“哈哈哈哈……”高喊过后,众人一致的大笑起来。
黄宗羲轻轻的笑了起来,这一手,可真的是杀手锏,每到被别人饶昏头,或者顶不住的时候,把这一招祭出来,对方几乎就无法招架了,谁也不能不呼气啊!更不能对当今陛下太无礼,毕竟,这人需“儒”之说,是皇帝最先提出来的。
黄宗羲的对手,那是又气又恼,个个惭愧,又败了,败得稀里糊涂的……
……
这些年轻的士子正闹得开心,玩得痛快,这个茶楼外面,一个士子猛冲进茶楼。蹭蹭蹭的就登上了茶楼。然后狂灌一壶茶。
“子玉,如何了?为何这般匆忙?”有人立刻问道,看这家伙的架势,比火上了自家房梁还要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众人也停下来辩论,仔细的看着这个冲上来的士子。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这个士子狂灌了一肚子的水,长长的舒了口气,然后才从嘴巴里挤出了这几个字,却又因为呼气急促,只能先急促的呼吸一阵再说。
“慢点,子玉,到底如何了?看你这急的,不会谁家火窜房梁了吧?”黄宗羲问道。
“……,呼,呼,还是太冲兄说得好,这呼吸是人生第一大需,今日算是体会到了,这呼吸得可真爽快啊!……”这个人一边猛烈的喘气,一边调笑着说道。
“子玉,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吧……”黄宗羲立刻问道。
“嘿!大捷,辽东三岔河大捷,消灭两万鞑子,自伤千余,一举把鞑子赶回老家了……”这个气喘吁吁的年轻士子,终于爆出了猛料。
这消息一出,年轻的士子们,那个惊讶,心里的震惊,只能说,无以复加,这个热闹的辩论现场,立刻寂静下来。
“子玉,此话可当真?这可不是玩笑?这胜负之悬殊,可不是闹着玩的。”黄宗羲绷着脸,严肃的问道。
众人更是紧盯着这个叫子玉的,这可真的不是开玩笑,这可是军国大事。
“嘿!那还能有假?这是我从我爹和那个传捷报的骑士那里听来的,刚开始我也以为我听错了,还找我爹问过,这绝错不了,绝对是真的,三岔河大捷,鞑子死两万,我大军伤亡不过千余,实乃是罕见之大捷。”这个年轻的士子,抹了抹嘴,认真而又严肃的说道,眼睛里,充满着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