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86|55.57.56.60
四人一起来见过宝玉。
宝玉像个受惊的兔子,靠在门边而,侧头恐惧的看着他们。
四人笑着分别介绍各自的名字,分别为贾,贾璎,贾琛和贾U。
“宝二爷莫怕,我们不是什么外人,都跟宝二爷同一个学堂,可能宝二爷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我们几个小人物,却也在情理之中。”贾笑着解释道。
“我知道你们,学堂照过面,便是年终祭祀时,也瞧过的。”宝玉道。
贾笑了笑,这会子真尴尬了,不知道说什么。其实他知道宝玉对他们几人肯定有印象,但这就没办法解释宝玉刚才受惊的状态。他替宝玉着想,怕他自觉丢面子,故才像刚才那样解释,万没料到宝玉并不领情。
其它三名子弟,此刻也觉得尴尬,互相看了两眼,客气地讪笑不做声。
宝玉方有所顿悟,慌忙跟他们解释道:“我别无他意,也并没有不欢迎诸位兄弟的意思。只是我先前并不知情,此事从未有人告知于我,突然见此光景,便觉得慌张。”
“哈哈哈,倒无碍。其实我们几个,也是今日放学归家时被父母告知。说是政老爷求得我们父母,让我们来此与宝二爷同住同吃,一起读书做课业。”贾道。
“我父亲央求你们来得?”宝玉讶异不已,满脸不可思议。他匆忙对这四位子弟拱了拱手,道了声谢谢,便兀自回屋,叫人关上门。
贾等几个又一次尴尬对视几眼,便也各自回房了。
到了第二日,宝玉被伺候起床,因身边得用的丫鬟都不在,有几分恼气。贾等四人则等在外边。
不一会儿,传饭了,宝玉就见丫鬟进进出出,把许多热腾的饭菜往他屋子里端。
宝玉还打算去给贾母请安的时候,顺便陪着老太太吃饭,所以自然不会在这边吃,便问怎么回事。
婆子道:“二老爷说了,宝二爷以后和院里其它四位子弟同吃同住,这自然是宝二爷和他们的早饭。”
“我还要去老太太那里呢!”宝玉不爽道。
婆子讪笑:“只怕今日宝二爷起得晚了些,来不及。以后宝二爷若能早起,便可去老太太那里请安之后,再行回来吃饭了。”
宝玉一听怎么都要在这吃饭,十分不悦。因此心生撒火,掀桌子的心思。此时却见婆子已经将院内等待的四名子弟引了进来,各厢坐好。
宝玉纵然再任性,他也不敢在外人跟前胡闹撒泼,遂只好安分地坐下来,简单用了几口饭,之后五人便一同乘车上学去。
宝玉和贾一车,另外三名子弟一车。贾光就拿着书在车里摇头晃脑的背诵文章。宝玉听得闹腾,却也不好说什么,就紧贴着窗户往外开,但那些之乎者也的话还是不停的往他耳朵里头进。
一路上,宝玉听贾念久了,自己也罢内容记了个大半。
可巧,当日第一课,先生便叫大家背诵贾车上所诵读的那篇文。不过给他们小一盏茶的时候温习,先生便叫了停,点名背诵。宝玉是第三个被点中,却是第一个完整背诵下来的人。因此得到了先生高白锦的大加赞赏,并赠与他一朵木雕花儿作为奖励。
“这是今后实行地额外奖赏,得此花满三十枚,便有机会在今秋中元节坐画舫游乐三日。其中花费自然是由宁府的敬老爷出,而且还会满足你们一个最想要东西。”
“三天,还能要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屋内种子弟都激动了,感叹之后,纷纷埋首奋力地背诵文章。
贾,贾璎,贾琛和贾U,四人分别主动起身背诵,一字不落的将文章悉数背完,也每人都得到一朵木花。
宝玉惊叹不已,他没想到不光是贾,余下个三人也如此勤于好学。
下午回去的时候,宝玉跟这些人略说两句过,也不过是处于礼节,心里头却存着跟他们这些求上进的人远离的心思。
傍晚,宝玉去给贾母请安。也不知是谁传得,贾母竟然听说宝玉今天得到了先生的夸赞,还有一朵木花作为奖赏。贾母便赞叹宝玉聪慧,叫宝玉把木花拿给她鉴赏。
宝玉被夸得高兴,便叫人去取了来。贾母摩挲着手心这多雕工只算一般的木花,竟然激动地留下了泪。
宝玉见状惊惶不已,忙给贾母拭泪。贾母一下子就把宝玉搂进怀里,叹他懂事有出息。
“祖母见你今朝终于知道上进,心里不知多开心。好孩子,你就是我的宝贝心肝,我最盼着你能好,你脑子聪慧,只要肯好好学习,将来必成大器。祖母就等你做上了人人仰慕的大官,光耀咱们荣府的门楣,给我长脸,给咱们荣府的祖宗们长脸。”
宝玉十分受宠若惊,她没见过贾母这般激动过,也没有听过贾母对他有这么高的期望。恨只恨他而今,却并非有这样的心思,若老祖宗知道他只有得这一朵木花的能耐,会不会对她万般失望。
“我听着那些人把宁府的蓉哥儿蔷哥儿夸得十分厉害,心里变不服气,我的宝玉差哪儿?样样比他们聪明,终有一天我的宝贝孙子会给我长脸,让荣府厉害过宁府去,你爹娘和我便再不用看人眼色,委曲求全了。”贾母欢喜的擦着眼泪道。
宝玉赔笑点头,尽力说好话去哄贾母。因十分心怀愧疚,他在贾母跟前也十分不自在,见贾母好一些了,便就告辞。贾母也不拦着他了,今见宝玉自离开自己之后,果然有些不同,知道上进,她便清楚是自己的宠爱耽误了他。贾母自然再不敢做出溺爱之举,毁了宝玉一生,只盼着他能日日上进就好,她便对得起九泉之下的老祖宗们了。
随后,贾政也把宝玉叫了去,对于他今日在学堂的良好表现给于的赞美,同时还奖赏了一根刻着他名字的小狼毫与他。
宝玉拿了礼物之后,便又在父亲的嘱咐下去见了王夫人。王夫人比起贾母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宝玉万般赞美,万般喜欢,万般嘱咐。
宝玉终于被这一连番的赞美,夸得骄傲起来。
出门之后,宝玉挺胸抬头,自觉很有脸面,感觉走起路来,跟以前相比,都脚底生风。
宝玉回去后面对贾等人态度好转起来,今日他到底是因托了贾的福,才会在学堂有上好的表现,因此得了贾母和父母的赞美。
宝玉也算感谢他们,故而热情招待,饭后和他们聊了许多,还把自己的不少的小玩意儿都分给他们玩。
不过这四人倒对玩的东西不感兴趣,对于宝玉书房里的一些经史子集,还有大家棋谱字帖很感兴趣。宝玉便叫他们四人随便挑。四人果然变得十分高兴,每人拿了两样,对宝玉千恩万谢。
宝玉见他们在闲暇时,竟然也会惦念着上进读书之事,如此和自己比较,心中不免失落,自叹不如。
这一日,学堂休息,宝玉终于得闲,便想着找贾等人去玩。岂料院里的四名子弟,都要各自归家去拜见父母。宝玉一个人无趣,便想到了薛蟠,去梨香院找他。谁知薛蟠也不在,听说是去了宁府。
宝玉是在无趣,便去宁府瞧瞧薛蟠等做什么。被迎进府后方知,薛蟠同贾珍正在同一处,切磋书法。
宝玉来了兴致,便也去瞧。先生倒是教得仔细,一笔一划,如何动力,如何行走,极为用心。听说二人是从大字重新练起,而今已经开始练小字,皆进步非凡。
丫鬟见宝玉无趣,便在隔壁屋桌上备了茶点。宝玉道自己无趣,让门就在院外树下摆着就成,他就坐在那儿,看着薛大哥和珍大哥练字,也极为有趣。
如此就过了一上午,薛蟠学完了,看见宝玉,欢快地蹦过来,和他敞亮地说了许多话。贾珍也跟过来,拍拍宝玉的肩膀,要他以后常来。
三人乐哈哈地吃了午饭,闲谈许久。
宝玉便问:“你们二人下午还有何事?可还要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