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澍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43章

【在这里主播我要说到一代名将顾成。燕王朱棣之所以能够完全放心南下,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顾成的身上。顾成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北平守卫战就是他主指挥的。只要有他在,朱棣就能够放心南下。

前面我们说过,顾成虽然投降了燕军,但始终不愿意正面与朝廷打战,他只愿意给朱棣守卫北平。顾成这样算是仁至义尽了,也不算对不起建文朝廷。

但是建文帝朱允文可没有这么仁慈,当得到顾成投降,并且帮助燕王守卫北平的消息后,他简直怒气冲天,立刻派兵前去杀了顾成的四个儿子,彼时的顾统正在西南边界巡查。

顾成的长子顾统,顾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甚至比起顾成来,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一个年轻有为、本该前途无量的将领就这样命丧黄泉了。】

朱元璋顿了顿,啧了一声,“倒也不必那么快就将人家的儿子都杀了,先关押起来不行吗?或许后续还能当人质来策反顾成,实在不行再杀。真是的……实在太过冲动了。”

武将们心里直接诽腹:您可倒好,要将对方榨干了才杀,算狠……还得是您。

朱标心里微叹了一口气,诛杀叛将的家属在历来都是有的,哪个上位皇帝都会这么做,但这也确实太着急了,简直就像一怒之下做出来的似的。

看到这里,身为第一个被削藩的周王朱橚简直气笑了,“这么急着杀,可不就和削藩一样,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又急又狠的样子可真不像是一位仁善的皇帝。这么看来,四哥可比空有仁善虚名的建文帝好多了。”

“这下子可好了,杀了人家四个儿子,人家更加死心塌地为燕军了。咱这侄子可真是一手好牌偏偏把它打烂了。”

朱元璋双眼一瞪,骂道:“你这么大怨气做什么?”

“咱都被第一个杀了,还不能有怨气吗?”朱橚被朱元璋瞪得心里一抖,但还是低着头幽幽地小声抱怨着。

朱棡这个莽的,更是直接说:“还好是老四做皇帝,要真是大哥的儿子朱允文为皇,说不定咱大明也要二世而亡呢?”

他只觉得心里酸得很,老四做皇帝就算了,凭什么这样一个奶娃子一样的侄子还能当上建文帝,咱实在不服。

二世而亡??!!

文臣武将猛地看向晋王朱棡,您可真敢说。

“你胡说些什么?是想咱打你大耳刮子吗?”朱元璋暴怒,手指颤抖着指着朱棡。

朱标也冷声喝道:“三弟,你过了。”

这会儿朱棡的脑子终于清醒了下来,面对着所有人冰冷的眼神,他顿时察觉到自己到底说了一句如何大逆不道的话语。

怪这画幕上后辈,听着对方这般无差别的吐槽其他人,朱棡只觉好似被洗脑了一样,脱口而出了这般可怕的诅咒。

完了……完了……吾命休矣……

“爹~爹~爹~,是儿子头昏脑胀了,是儿子说错话了。您饶恕儿子这一回吧。”朱棡急忙求饶道。

涉及到皇室家事,文臣武将都低下头,假装一副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

朱标虽然也生气对方说出这样的诛心之语,但……到底也只是一句浑话而已。

他正打算开口为朱棡说话时,朱棣却一脸严肃,一本正经道:“大明绝对不可能二世而亡的。”

朱元璋见朱棣语气认真,一脸沉思的样子,怒气一滞,“哦?你如何这般肯定?”

他自己当然知道他的大明王朝绝对不可能二世而亡,但并不妨碍他想听听朱棣的回答。

朱棣垂下眼帘,“父皇既然能让朱允文继承皇位,那他自然不可能是一个毫无能力的人。而即便……”

朱棣看了一眼朱元璋后,斟酌着继续道:“即便您真的爱屋及乌,即便那朱允文也确实是一个没有多大能力之人,那他最起码也不可能会成为昏君霍乱朝政。

父皇再如何偏爱大哥,大明在您的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且朝廷上你自然会留下可靠的文臣辅佐朱允文,对外,大明初期那么多的猛将,外族怎么敢来犯。顶多就是朱允文会成为一个“守成之君”罢了,没有咱“永乐大帝”的话,大明的国祚也可能只是短了那么个几十、一百年吧!”

朱棣说着,朱元璋一边认同地点点头,然而说到最后,朱棣的话语一落,朱元璋简直气笑了……

“大明的国祚短个几十、一百年?哼~咱大明的国祚,这后世女子说了276年,没你这个永乐大帝,咱大明的国祚就要缩水一百年?老四,你可真往你脸上贴金呢!”

“哼~这要是没咱老朱,大明都不会有。”朱元璋总感觉有一丝丝的别扭,不可能咱洪武大帝会输给永乐大帝!

怂崽子再厉害,那也是咱的崽子,怎么着也越不过咱老朱去!

朱棡本以为朱棣是要帮他推翻他的胡言乱语,哪知道人家踩着自己的胡言乱语,开始吹捧他自己,真是让人可气,“就是,没咱老爹,怎会有你!怎会有咱大明!”

朱棣闻言,嘴角抽了抽,行吧,他再厉害,也确实不是王朝开国之君,但咱还是得再努努力,说不准啊,这历史上前十名的大帝咱是不是能一口气往前再挤一挤。

“是,父皇说得对,还得是您。”

朱元璋:……咋感觉这么不走心叻?!

【好了,再次回归正题。朝廷野战主力军覆灭的这一场战役,充分地展示了朱棣本人的心理战能力,以及燕军极限运动战的厉害。这一次的决定性的战役居然是燕军在朝廷的腹地内歼灭了野战主力军。

且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将士的饥饿,实在是太匪夷所思,明明朝廷的腹地内,对朝廷野战主力军来说,应该是粮草充足的,而燕军从北平南下近八百里地,补给线超长,应该是裹粮草不足的才对。

可偏偏,这双方却是调换了位置,燕军在朝廷的腹地内因着一次次的劫掠反而粮草充足,而朝廷军却因为饥饿打了一场决定性的败仗。真的是,说句土的,就是朝廷野战主力军在自家门口快饿死了,所以打了败仗。

燕王朱棣真的是大明货真价实的第一战神,他打出的战役可以说是大明近三百年来技术含量超高的战斗,其中白沟河之战、灵璧大会战就是出自这一场的靖难之役。】

“大明第一战神?老四,你觉得你比知徐达、常遇春如何?”朱元璋饶有兴趣地问道。

朱棣笑了笑,“儿子当然比他们厉害!”他就是有这个自信,天上画幕都如此说了,他当然会成为比画幕上的“燕王朱棣”更厉害、更英明的人。

“你倒是有自信。”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心里却也是极为骄傲的。

【接下来,朱棣率领着大军向泗州方向而去,那里接近漕运站,而泗州的守将周景初在得知朝廷野战主力军的溃败后,见到燕军大军压境而来,他完全不敢再做抵抗,直接开城献降了。

而泗州储蓄粮食丰富,燕军在经过了千里的大穿插之后终于进了城好好休整了。

大军休整的时候,燕王也没有闲下来,这家伙跑去祭拜老朱家的祖陵了,注意,这里说的祖陵不是朱元璋的墓地,而是朱元璋给他家祖先建造的明祖陵。

你们以为他是去老祖宗的陵前诉苦了,呵呵~那可不是这样的,他去祭拜祖先,一方面是做给附近的百姓们看的,谋求民心,准备在南方建立一个燕军的根据地,另一方面是因为明祖陵的对面是盛庸和淮河水师主力驻扎的盱眙县。

灵璧大会战的当那天晚上,盛庸带着靠近南侧的几万士兵们逃亡到了淮河边上,来投奔淮河江防水师,水师把盛庸接过来南岸,等到了盱眙县,建文朝廷甚至还派来了从镇江、扬州、泰州等地派发上来的援军。

现在朝廷仅剩的野战主力大概就只剩下盛庸这边的几万人马了,朝廷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压宝在盛庸的身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