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澍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94章

这一声声耻辱像钉子一样戳中刘邦的心,他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片刻后,刘邦开始骂骂咧咧,“好你个匈奴,真是气煞老子了……异族人真是欺人太甚,韩信!韩信!”

韩信闻言,浑身一震,“陛下?”

“从现在开始你就给朕好好练兵,朕就不信这次匈奴还能围困朕不成!”

韩信一凛,抱拳高声喊道:“是!”

【战后,刘邦立即赦免了之前劝说不可进攻匈奴的娄敬,封他两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并且把之前十几位说可以攻打匈奴的使者全部杀了……

平城之战后,大汉和匈奴之间依旧有零星的小战役的,比如在两个月后,匈奴就再次入侵代地。总之接下来,大汉和匈奴之间一直都是摩擦不断的。

白登之围后,刘邦再一次认识到大汉王朝建立初期还是没有那么强大的,因此他打消了与匈奴决战的念头。

至此之后,大汉对待匈奴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征服,变成为妥协让步,汉朝初期一直在追寻与匈奴的和解之道。

说到和解之道,就不得不说“和亲”政策了。

汉八年九月,娄敬提出建议刘邦派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娄敬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他说,如果派长公主与匈奴和亲的话,那么冒顿单于就是刘邦的女婿,大汉的女婿了。将来生下来的孩子也会继承单于的位子,那从关系上将匈奴的单于就是大汉的外孙了,这样的话,外孙岂有和大父抗礼的道理。】

……群臣满脸无语。

刘邦则是直接开口骂道:“什么玩意啊,和亲??异族想当朕大汉的女婿,他也配?如此蛮夷,浑身散发着牛羊骚味,哪里配得上朕的女儿!”

大汉如今还未正面对上过匈奴,天幕这般说着,但他们到底没有切身体会的危机感,此时大汉的朝臣只觉得被深深地冒犯了。他们不由地从心底赞同陛下刘邦的话。

大殿外这边个个面色气愤,一副同仇敌忾的神色。

后宫。

长公主和亲的这一消息就如同闷雷一样砸了下来,后宫中有人暗地里幸灾乐祸,有人咬牙切齿、满脸狰狞。

吕雉正是这后者。

而此时的长公主鲁元公主安静地坐在吕后的身边默默垂泪,她看着自己手上因年幼时经常要干活而磨出来的茧子。

嘀嗒嘀嗒的泪珠砸在她的手掌心上。

吕雉心疼不已,温声道:“鲁元,这事儿你不要担心,母后一定会劝你父皇打消这个念头的。母后绝对不会让你去和亲的,就算要和亲,也绝对不会是你。”

吕雉说得斩钉截铁,鲁元内心的惶恐才被稍稍安抚了下来,母后这般厉害,定然不会让她前去和亲的。

她不敢想象去到匈奴和亲将会过上什么样恐怖的日子,听说那边当父亲、兄长死后,儿子、弟弟甚至可以继承前者的妻子,她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浑身惊惧。

吕雉安慰了鲁元公主之后,这才将目光看向身旁一脸担忧地看着鲁元的儿子刘盈,她顿了顿,“盈儿,你要争气,只有你登上皇位,母后和你姐姐才能有好日子过。否则将来我们就会被人踩到泥泞中去。所以你一定要给母后争口气,一定要胜过戚氏的儿子。”

刘盈看着眼前气得咬牙切齿的母后,心中却突然想起那温柔的戚夫人,乖巧的弟弟刘如意。此时此刻,他面对他母后给的压力,只觉得满身疲惫,但他无意在此刻与母后辩驳,“是,母后,儿子之道了……”

吕雉满意地点点头,“这才乖嘛。”

【刘邦觉得娄敬的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决定把鲁元公主送去和亲。

好在鲁元有吕雉这个母亲,最终在吕雉的不断哀求之下,刘邦最终选择了一名宗室女代替了鲁元公主前往匈奴和亲了……】

后宫。

吕雉、鲁元公主、刘盈都松了一口气,幸好幸好……

吕雉摸了摸鲁元的头,说道:“这下该放心了吧,母后会护着你的。”

说完,吕雉看向刘盈,继续道:“还有盈儿,只要母后在一日,这世间谁都不能动我的孩子。”

鲁元红着眼眶看着吕雉,刘盈却是垂下眼帘,眼底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娄敬这一番话实在是槽多无口,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才好啊!

和亲一事,对女子来说,那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任谁都不会想背井离乡去到异族所在的地方,更何况大汉和匈奴的关系根本就不好,此番和亲更是出于“讨好”匈奴,由此可见,和亲的女子真的到了匈奴,那日子绝对不好过。

另外,冒顿单于都能杀父射妻了,指望他安安分分地当大汉的女婿,这不是在痴人说梦吗?

还有,即便大汉公主过去和亲了,生下来的孩子也不大可能当上单于,匈奴是由各个部落联结而成的,带有中原血脉的孩子是绝对不会被允许成为草原的单于的,就像中原是绝对不会让带着胡人血统的孩子将来当上皇帝一样。

所以说,娄敬的这一番话完全经不起推敲,这套说辞就是在美化和亲政策罢了……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说得正是那些提出和亲建议的男子。

和亲,除了明面上的公主之外,更重要的是公主的嫁妆,甚至根据《匈奴列传》记载,大汉每年都会给匈奴大量的酒、米、衣物等物品。

这一举措其实就是披着“和亲”的皮子,以交岁奉来维持大汉匈奴之间的和平。】

天幕下,上至大汉的皇帝,下至民间的黎明百姓都沉默了……

刘邦、群臣恍然间好似感觉到自己的脸上好像火辣辣的,十分难堪。好一句“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极其讽刺。

大殿外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浓稠起来,刘邦胸腔上下剧烈起伏着,好半响,他才道:“大汉初年,便是这般内忧外患呐……”

内有“按下葫芦起了瓢”的诸侯叛乱,外有势头强盛的匈奴,而他的谋士、武将们一个个凋零,他刘邦也已经老了,大汉啊大汉,他若逝去,谁能撑起来呢……

张良也觉得内心十分苦涩,“秦末乱世、楚汉争霸,中原满目疮痍,唯今之计,只有修生养息,战争切不可再起了。”

【当然,如果我们站在大汉初期的时间锚点,我们俯瞰整个大汉,便能看到其实“和亲”“交岁奉”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大汉和匈奴之间的紧张关系。

虽然这样的方法并不能杜绝匈奴向南侵袭骚扰,但是这对初汉的统治者来说确实是最好的解救方法。

因为汉朝作为一个经历了大乱世后重新建立的新政权,他最重要的事情在于稳定内部,在汉八年这个时间节点,当时的大汉内部还存在着五个异姓诸侯国。

“攘夷必先安内”正是如此,所以刘邦才赞同这个和亲的政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