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澍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92章

【我们继续说回韩王信,韩王信到了韩国之后,他觉得晋阳这个位置距离边境实在太远了,一旦匈奴南下,我们得到情报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快,进而来不及向中央朝廷汇报。

于是,韩王信向刘邦上奏,要求把韩国的国都从晋阳迁移到更北边的马邑。

这个迁都的举措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在山西的北部有一条以北山、句注山,贾屋山连接而成的一道连绵的山脉,这条山脉可以说是抵御匈奴的天然屏障。

并且在句注山和北山的缺口处,则是楼烦县所在的位置,当时称为“楼烦关”,在现在我们称之为“宁武关”。

句注山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雁门关”,在汉代称之为“西陉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在明代的时候,又叫“东陉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

雁门关的整体布防,可以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

在句注山北边不远的就是韩国的新国都马邑,因此韩王信迁都到此地也是为了方便把守这两个关口,尤其是雁门关。

韩王信的目的是为了将匈奴抵御在句注山以北,所以这一迁都颇有种“天子守国门”的意味。】

天子守国门……群臣纷纷怔然。

刘邦闻言,忍不住拍手赞叹道,“好一个天子守国门,正该如此!”

君王、大将、士兵就该护着身后的百姓,身后的国家。

韩王信沉默着垂下眼帘,天子守国门,他迁都正是为了将匈奴抵御在句注山以北,但……但……

韩王信忍不住以手掩面,但……他都做了什么啊,他投靠了匈奴,将家国、将大汉抛之脑后了。

【刘邦一听韩王信的迁都请求,深以为然,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恰好在这一年的秋天,冒顿单于的大军直接越过长城,兵临马邑城下。

这个时候的冒顿单于已经统一了北方草原各个部落,所以他们这一次是集结了北方各部落政权,数十万大军。

韩王信对面数十万的匈奴铁骑,根本无能为力,无法应战。他想据守等待朝廷派兵来解围,但路途遥远,远水救不了近火。

鉴于以上的情况,韩王信便多次派出使者想与匈奴议和。

刘邦也准备出兵援救马邑,但当他得知韩王信竟然和匈奴私下里有来往的时候,他大为震怒。

刘邦最后考虑到“韩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不派兵前去援助的话,韩国要是真的被匈奴侵占了,那大汉就相当于立在危墙之下了。

所以最后刘邦还是派人前往救援马邑城,不过鉴于他的不妥行为,刘邦还是写了书信责备了他一下。

这一责备就出事了,韩王信胆子是真的小,他害怕被刘邦清算,于是直接打开城门,向匈奴投降了,甚至双方还约定了共同攻打太原。

其实,刘邦如果真的要搞死一个人,不至于提前责备他,他都是直接出其不意弄死的,刘邦写信责备韩王信,反而恰恰说明了刘邦不打算弄死对方了,算是轻轻揭过了,只能说韩王信还是不太了解刘邦啊!】

刘邦怒骂道:“可不就是如此。骂归骂,朕这是放过你了。你倒好,直接投降了匈奴。”

韩王信心中有苦说不出,他怎么敢?命只有一条,若是赌输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他是这样想着,但明面上还是陈情泣道:“陛下,是臣的错,臣辜负了陛下,求陛下恕罪。”

刘邦冷哼一声,好在这事儿到底还没有发生,否则他绝对饶不了他。

见刘邦只是瞪了他一眼,没有开口降下责罚,韩王信心中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这事儿是不是就算揭过去了?

【次年冬天,冒顿单于的匈奴大军随着韩王信这个向导一举攻破了雁门关,越过了句注山,向太原逼近,随后攻下了整个太原郡。

刚刚统一天下的大汉政权迎来了第一次异族的挑战大汉告急。

汉高祖七年,刘邦得知韩王信的背叛之后,气得鼻子都歪了。但大敌当前,不是气愤的时候,刘邦只好收起想搞死韩王信的心,专心抗敌。

刘邦亲自率领着三十二万大军前往抗击匈奴,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将军周勃、樊哙以及车骑将军灌婴带领,沿着太行山脉北上,从赵国的境内再攻入被占领的太原。

这一路大军先是攻下了霍人县,随后经过雁门关通过句注山。

这一路大军再一次分兵,周勃和樊哙的步兵为主的汉军先行北上,攻打盘踞在云中郡武泉一带的胡骑,以此来切断匈奴大军的后援。

而灌婴率领着骑兵则攻下了马邑,又降服了楼烦以北的六个县,斩首了韩国左丞相,随后追上了周勃的部队。

两军汇合之后一同在武泉北大破胡骑,之后又挥师南下支援刘邦。】

刘邦此时有些高兴,但又带着疑惑,“这一路汉军的表现可圈可点啊,匈奴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啊……所以这白登之围,朕吃了大亏又是为何?”

刘邦的疑问,此时谁也无法给他解答。

张良顿了顿,心中无奈道,匈奴大军与汉军的数量不相上下,按道理来说进入了中原地区,匈奴大军应该占不到好处,毕竟中原不像北方草原一望无际。

但……无奈韩王信投降了,否则雁门关那一道阻隔匈奴的天然屏障应该能起到重大的作用,再不济拖延拖延也是可以的。

【而另一路大军是刘邦自己亲自率领,他带着太仆夏侯婴、护军中尉陈平和陈豨等人。

没错,就是陈豨,他这个时候还没有背叛大汉,也正是这一战使得他和韩王信的部下有了联系。

这一路大军从洛阳直接北上进入太原郡,随后和北方赶来的周勃、灌婴等合力攻打韩王信的主力于铜鞮。

可以说汉军进入太原之后,一路势如破竹,连连战胜,韩王信大败,他的部将王喜被汉军斩杀。

韩王信战败之后北上逃往匈奴,他与其手下将领曼丘臣、王黄等拥戴立原赵国后裔赵利为赵王,然后又收集了溃逃的散兵准备卷土重来。

而冒顿单于则是派出了左右贤王,屯兵于广武以南,随后抵达了晋阳,驻扎在晋阳一带,企图挡住汉军北上的步伐,结果却被势头正胜的汉军击溃,并且一追赶至沙石。】

讲到这里,刘邦更加疑惑了,看来自己率领的这一路大军也没有拖后腿啊,所以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也是太殿外所有人疑惑的事情,大汉都势头如此好,复破敌军,大汉的皇帝何至于落到吃大亏的地步……

【晋阳之战,刘邦基本上已经扫清了太原境内韩王信的势力问题。

但是汉军看似节节胜利,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刘邦先前击败的都是韩王信的部队或者是一部分的匈奴骑兵,并没有和匈奴真正的主力大军正式对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