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澍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70章

【刘邦这个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愿意低头,所以萧何的要求他都一一答应了,他虽然心底也不太认同,但他到底不是个刚愎自用的人。

另外,将韩信推举为大将总司令员,这对刘邦来说,何尝不是一件需要魄力的事情。

总之,“封坛拜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军营中其他的将领们听说这件事后,都非常高兴,一时之间众人都以为自己熬出头来了,特别是刘邦那几个大功在身的老兄弟们。

然而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被“封坛拜将”的居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管理后勤的韩信。

全军上下一片哗然,将士们个个都表示不服,但同时他们内心有隐隐约约有点怀疑,因为我们知道刘邦本人是个非常随性洒脱,不拘于礼的人,而这一次他的规格这么高,仪式这么重,这很不寻常啊……

众将士心里慢慢地都开始怀疑了,难道刘邦是真的慧眼识人,找到了一个旷世奇才吗?】

刘邦一阵大笑,可不是嘛……韩信就是个旷世奇才,如今更是个天幕点名的“兵仙”“兵家四圣之一”。

他满意得不停地点头,“朕的大汉就是这般人才辈出。”

自认自己便是这人才辈出中一员的“韩信”“萧何”“张良”“曹参”等等纷纷露出个笑容,说得没错,正是在下!

【这一遭,刘邦也算是给足了韩信面子,但韩信本人能力究竟如何,他很快就迎来了一场考验,并且之后开始带飞刘邦的旅途。

韩拜将之后,刘邦就将此人召到眼前来,问他,有没有什么治国安邦的计策。

这可不就问到行家了吗,刘邦最大的敌人是项羽,而韩信正好在项羽那里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完全够韩信了解项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了……

于是韩信便道,和您东争天下的是项羽,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您和项羽相比,实力如何呢?

刘邦被这么一问,简直扎心了,他沉默了良久,无奈说了实话,他确实不如项羽。

韩信也点点头,说,我说的也是实话,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羽。】

群臣:……这,是个人都得被冒犯到,也不必这么直接吧?

刘邦扶额,当年他不也是被哽了一口老血吗?但……到底是实话,他也不是一个听不得别人劝告,真话的人。

韩信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这话他要是在项羽面前说,指不定得被宰一顿!

【项羽此人英勇无敌,他一声怒吼,敌军都吓得腿软,但项羽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他实在太骄傲了,他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

这样的人即便他真的再有能耐,那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他纵然能以一敌百,也敌不过千军万马。

另外,项羽虽然对待自己信任的部下,是比较温和、友爱的,他也会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的部下们,但是等到部下有功,应该封爵的时候,他就是舍不得将自己手中的权利分给部将。

总而言之就是“又怕兄弟们吃苦,又怕兄弟们开路虎”,就是这里,项羽的“妇人之仁”就是韩信率先如此评价的。

韩信继续道,项羽这个人的信用在天下人面前其实是不够的,他在封王的时候有失偏颇,他把自己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而且还是封到地理位置不错的地盘。

诸侯们对此早就忿忿不平了,又见项羽把义帝驱逐到江南地区,他的信用又哐当掉了一大截。

最重要的是项羽还不得民心,凡是他经过的地方无不惨遭蹂躏。天下百姓内心是十分怨恨他的,只不过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而已。

综上种种,韩信认为项羽虽然此时是天下的领袖,但实际上他早就丧失了民心,他的强大很快就要衰弱了。

不得不说,韩信的点评是真的一针见血,他的点评,后世史学家也赞同了这些观点。】

刘邦笑道:“说得不错,当年朕攻打项羽的时候,许许多多的百姓自发参军、运送粮食。由此可见,项羽到底有多失民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核心思想,刘邦出身民间底层,对这一点他更有体会。

张良拱手道:“项羽虽然打败了敌军,但他的敌人却是越打越多,无穷无尽,根本打不完。”

一旁的王陵脸色相当难看,当年他的母亲就是在项羽那里自杀的,他身为儿子,却让母亲落到那样的下场。

王陵如今想起项羽,依然恨得牙痒痒的,母亲被杀之后,他迅速投靠了刘邦,他要为母亲报仇雪恨。

【韩信点评了项羽之后,又开始点评刘邦了。

项羽不会用人,但您会任用天下勇武之人,您完全不用担心您的敌人无法被诛灭。

这话可真有意思啊,韩信的意思是您用我,用得非常对!高明!您真英明!】

韩信面带羞涩,倒也不用这么直接把他的心思广而告之吧……

群臣:……

呵呵……确实,韩信和陛下还真像,同样地脸皮厚。

【您到时候率领一心想回老家的将士们打回去,这种迫切的心情,战打起来一定是非常顺利。

还有往后您可不能学项羽那个抠东西,咱们该封赏就封赏。

这些话把刘邦说得一愣一愣的,是啊,条条都反驳不了,说到了刘邦的心里去。

韩信又对巴蜀之外的三秦王进行了批判,这三玩意原本是秦国的将领,他们率领着秦国的子弟兵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他的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甚至还欺骗他的部将们投降了项羽,导致了二十万的兄弟们被坑杀了。

可是偏偏这三玩意却一点儿事都没有,甚至还封王了……

他们的部下、关中的百姓对这三人恨之入骨,这三人就是大秦的内奸,他们三在关中根本没人拥戴他们,是项羽以武力压迫,强行给他们封王,老百姓忌惮项羽才没有暗戳戳搞死这哥三人。

这一点,您就不同了,当时您对关中的百姓那叫一个“秋毫无犯”,甚至还废除了秦苛酷法,您与他们约法三章,秦国的百姓无不想拥戴您在关中称王。

你的群众基础那可是杠杠的啊,甚至当年义帝的约定,您也是理所应当在关中称王的,但你却被派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关中百姓全部看在眼里,他们更加怨恨项羽了。

以上种种,只要您号令一声,直接打过三秦,立刻便能收复关中。

韩信的这一番话,直接把刘邦的cpu干烧了,总之,韩信的意思就是,现在、立刻、马上就得打回去,趁热打铁!乘着刘邦在关中的影响力还在!】

刘邦沉声道:“不错,时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年那会儿确实是最好的时机了。”

楚汉争霸时期,三秦大旱,粮价飞涨,但当年他在前线时粮草却并不是大问题,兵源也源源不断,就是因为关中地区,乃至所有秦人心中的仇恨,是他们自发地想要为他剿灭项羽出一份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